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确定度比较法的标准样品均匀性检验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崇华 丁志勇 +2 位作者 田勇 蚁乐洲 黄宁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9-1453,共5页
我国国家标准GB/T15000.2-1994对均匀性的定义为:以相同的结构或成分存在,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的物料的一种状态。对具有一定规格的标准样品,不论此标准样品是否取自同一包装(如瓶、包),通过检验,其被测定的特性值都落在规定的不确定... 我国国家标准GB/T15000.2-1994对均匀性的定义为:以相同的结构或成分存在,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的物料的一种状态。对具有一定规格的标准样品,不论此标准样品是否取自同一包装(如瓶、包),通过检验,其被测定的特性值都落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就该标准样品的这一特性而言称为均匀[1]。可见均匀性是标准样品最基本的属性,样品是否均匀是相对某事先已规定的不确定度(即样品的目标不确定度)而言,其是一个相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性检验 标准样品 不确定度 比较法 应用 GB/T 国家标准 特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羊毛质量管理与检验对我国进口羊毛检验监管的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卓 袁长祥 +3 位作者 刘中勇 叶湖水 宋治 钟怀宁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2,共4页
中国和新西兰在羊毛贸易上具有互为重要的依存关系。文章概述了新西兰羊毛的生产与中新双边羊毛贸易状况,介绍了新西兰羊毛质量的管理与检验,分析了中国进口羊毛的检验现状,提出了对进口羊毛检验监管的建议:一要结合进口商品分类管理办... 中国和新西兰在羊毛贸易上具有互为重要的依存关系。文章概述了新西兰羊毛的生产与中新双边羊毛贸易状况,介绍了新西兰羊毛质量的管理与检验,分析了中国进口羊毛的检验现状,提出了对进口羊毛检验监管的建议:一要结合进口商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制订,积极转变检验监管方式;二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分析工作和不合格案例信息报送制度;三要加强系统内羊毛检验实验室的调整规划;四要完善羊毛检验的质量保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新西兰 质量 检验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检疫对进口种羊疫病传入的风险控制
3
作者 康伟 陈永泰 +3 位作者 方葵 林志雄 陈增荣 陈文生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5年第10期27-29,共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畜牧业企业向畜牧业传统发达国家引进优良种畜的行为屡见不鲜,2014年我国累计进口种牛13万多头,种羊2万多头。2015年,我国和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后势必会促进两国畜牧业间的交流,种畜在国与国之间流...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畜牧业企业向畜牧业传统发达国家引进优良种畜的行为屡见不鲜,2014年我国累计进口种牛13万多头,种羊2万多头。2015年,我国和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后势必会促进两国畜牧业间的交流,种畜在国与国之间流动日益频繁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控制 隔离检疫 种羊 进口 疫病 自由贸易协定 畜牧业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产地隔离检疫对进口种牛疫病传入的风险控制
4
作者 康伟 陈永泰 +3 位作者 方葵 林志雄 陈增荣 陈文生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第10期60-63,共4页
1概况 原产地隔离检疫,是指在原产地国隔离检疫场对预备出口中国的种用动物进行多个步骤的临床检疫和实验室动物疫病检测,排查动物传染病,将健康的优良种畜引进回国的检疫手段。原产地隔离检疫具体分为隔离检疫前的农场检疫和原产... 1概况 原产地隔离检疫,是指在原产地国隔离检疫场对预备出口中国的种用动物进行多个步骤的临床检疫和实验室动物疫病检测,排查动物传染病,将健康的优良种畜引进回国的检疫手段。原产地隔离检疫具体分为隔离检疫前的农场检疫和原产地隔离检疫两个部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检疫 疫病检测 原产地 风险控制 动物传染病 种牛 进口 临床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境林木种苗疫情分析与检疫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祥 李凯兵 +4 位作者 谈珺 林莉 刘海军 马骏 胡学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83-86,共4页
对2011年全国48个种苗指定口岸进境种苗截获的有害生物进行了统计分析,来自我国港台地区和亚洲地区的林木种苗截获的有害生物比例很大,其次是欧美地区,并且昆虫所占比例较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截获率较高的是港台地区、欧美地区和亚洲... 对2011年全国48个种苗指定口岸进境种苗截获的有害生物进行了统计分析,来自我国港台地区和亚洲地区的林木种苗截获的有害生物比例很大,其次是欧美地区,并且昆虫所占比例较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截获率较高的是港台地区、欧美地区和亚洲地区,分别达到7.25%、3.64%和2.82%,其中台湾的非洲大蜗牛、泰国的短体线虫属(非中国种)、意大利的栎树猝死病菌、荷兰的短体线虫属(非中国种)和南芥菜花叶病毒以及乌拉圭的红火蚁截获率较高,检疫风险较大。进一步分析了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检疫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 林木种苗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口岸截获的软体动物及其检疫防控对策
6
作者 周焯辉 李凯兵 +6 位作者 李海林 谈珺 李伟文 王祥 刘海军 戴舒灵 胡学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8-80,90,共4页
对2011年全国口岸截获的软体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全国口岸共截获软体动物10种,316批次,主要包括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ch)、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散大蜗牛(Helix aspersa Müller)、攻击茶蜗牛(T... 对2011年全国口岸截获的软体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全国口岸共截获软体动物10种,316批次,主要包括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Bowdich)、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散大蜗牛(Helix aspersa Müller)、攻击茶蜗牛(Thebaimpugnata Mousson)、中国琥珀螺(Succinea chinensis Pfeiffer)、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6种有害生物,还有4种未鉴定到种,只鉴定到腹足纲、巴蜗牛科等,其中非洲大蜗牛、散大蜗牛是检疫性软体动物,需加强检疫,以防止其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 软体动物 检疫 疫情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性害虫美柏肤小蠹的形态特征及危害
7
作者 李凯兵 刘海军 +6 位作者 李海林 谈珺 张永宏 袁淑珍 王祥 林莉 胡学难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0-1322,共3页
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1903)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无分布记录。对美柏肤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与近似种的区别、饲养方法、检疫方法、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介绍... 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1903)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无分布记录。对美柏肤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与近似种的区别、饲养方法、检疫方法、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介绍,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防止该虫传入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柏肤小蠹 形态特征 危害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前处理技术联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24种违禁降血糖、降血压和降血脂药物 被引量:20
8
作者 丁博 王志元 +4 位作者 谢建军 曾广丰 李荀 佘志刚 陈文锐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3-590,共8页
建立QuEChERS前处理技术联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LC-Q-TOF-MS)测定保健食品中24种违禁降血糖、降血压和降血脂药物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响应曲面设计实验优化了前处理萃取条件:乙腈与水体积比、硫酸镁与氯化钠用量和吸附... 建立QuEChERS前处理技术联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LC-Q-TOF-MS)测定保健食品中24种违禁降血糖、降血压和降血脂药物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响应曲面设计实验优化了前处理萃取条件:乙腈与水体积比、硫酸镁与氯化钠用量和吸附剂C18用量。依据目标物的一级母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二级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和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定性、定量地分析降血糖、降血压和降血脂违禁药物。结果显示,QuEChERS前处理技术与LC-Q-TOF-MS分析方法检测保健食品中违禁降血糖、降血压和降血脂药物的选择性好,检出限和定量限低,灵敏度高,线性关系良好(r2>0.997)。将该方法用于15个保健食品样品的检测,发现5个样品含有违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降血糖 降血压 降血脂 保健食品 响应曲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玩具中三价铬和超痕量六价铬 被引量:11
9
作者 严冬 邹振基 +2 位作者 宋娟娥 曾祥程 张之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8-1051,共4页
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EDTA及甲醇体系组成的流动相,结合生物惰性液相色谱仪(Bio-inert HPLC),建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LC-ICPMS)测定超痕量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数种反相色谱柱,优化LC和ICPMS方法,使得... 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EDTA及甲醇体系组成的流动相,结合生物惰性液相色谱仪(Bio-inert HPLC),建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LC-ICPMS)测定超痕量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数种反相色谱柱,优化LC和ICPMS方法,使得三价铬和六价铬检出限分别达到19.1 ng·L-1和18.8 ng·L-1.结合欧盟玩具法规(EN71-3,2013)的需求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玩具样品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析,并进行样品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2.0%—114%之间,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玩具 三价铬 六价铬 欧盟法规EN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品中限用化学物质的法规要求及相关检测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建国 蚁乐洲 +1 位作者 黄理纳 刘莹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4-1211,共8页
近期国内外市场相继发生多起消费品因含有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致癌芳香胺等有害化学物质而大规模召回的质量安全事件,引致各国陆续发布涉及消费品化学物质的技术性法规和标准,对其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该文研... 近期国内外市场相继发生多起消费品因含有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致癌芳香胺等有害化学物质而大规模召回的质量安全事件,引致各国陆续发布涉及消费品化学物质的技术性法规和标准,对其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该文研究了欧盟、美国和中国等国家涉及玩具、纺织品服装、电子电气产品、家具和食品接触材料等重要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技术法规的状况及相关的禁(限)用化学物质的要求,并针对检测这些化学物质所涉及的多种最新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先进仪器分析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满足其在生产和外贸通关的检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品 限用化学物质 法规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中勇 朱道中 +4 位作者 李少璃 冀君 毕英佐 谢青梅 曹永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组对应HA序列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RT-LAMP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了最佳...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组对应HA序列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RT-LAMP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了最佳的LAMP反应条件。扩增后产物形成的焦磷酸离子和溶液中的镁离子结合而形成焦磷酸镁沉淀,结果可视。同时用特异性内切酶HhaⅠ对所获得的产物进行酶切鉴定,所得的酶切产物大小与理论值完全符合。用已建立的RT-LAMP技术检测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符合率均达到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猪流感病毒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一种适用于现场诊断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亚型猪流感病毒 血凝素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口岸进境红火蚁截获动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骏 胡学难 +2 位作者 吴佳教 赵菊鹏 陈乃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对广东口岸自2005年至2007年截获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进行了分析,表明广东口岸近年来红火蚁截获批次逐年增加,其传带货物来源的国家和地区多、种类复杂,检疫查验形势严峻。提出了以加强来自疫区高风险货物的检疫质量... 本文对广东口岸自2005年至2007年截获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进行了分析,表明广东口岸近年来红火蚁截获批次逐年增加,其传带货物来源的国家和地区多、种类复杂,检疫查验形势严峻。提出了以加强来自疫区高风险货物的检疫质量、扩大口岸进境货物的检疫范围、建立口岸监测体系以及提高检疫除害处理的检疫监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检疫截获 检疫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T与仿真技术的橘小实蝇传入定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白尼 侯柏华 +2 位作者 郑大睿 马骏 张润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9,共8页
检疫性害虫传入风险定量评估是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计划评审法(PERT)和Monte Carlo仿真技术分析了2007年春夏两季(5~8月)入穗外地水果(香蕉、芒果、番石榴)经过采摘、运输、销售、丢弃等环节后,传入广州地区... 检疫性害虫传入风险定量评估是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计划评审法(PERT)和Monte Carlo仿真技术分析了2007年春夏两季(5~8月)入穗外地水果(香蕉、芒果、番石榴)经过采摘、运输、销售、丢弃等环节后,传入广州地区的橘小实蝇的数量及其风险概率。结果表明,橘小实蝇累计传入数量为590~598头,能够形成295~372对潜在交配成虫,经典PERT模型和Monte Carlo仿真的计算结果很接近,传入风险确实存在,为100%。同时灵敏度分析显示,遭受橘小实蝇危害的水果比例、1kg受害水果所含橘小实蝇幼虫的数量、有限时间内3龄幼虫的逃逸比率是影响害虫传入数量的3个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T MONTE Carlo仿真 橘小实蝇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辉 钟志光 张海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40-42,51,共4页
针对传统煤质分析方法检测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后续处理复杂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煤质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准确、快速检测煤中水分;近红外光谱... 针对传统煤质分析方法检测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后续处理复杂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质分析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煤质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准确、快速检测煤中水分;近红外光谱技术测硫时选择性高、重复性好;测氢时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测定工业分析和发热量时,可大幅减少分析时间,准确度高。提出未来应加快煤质分析中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加强近红外光谱在煤质分析的标准编制,研究近红外光谱在其他煤炭检测项目中的应用,加强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模型研究,研究煤质项目谱图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分析 近红外光谱 工业分析 发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RT-PCR技术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长保 肖性龙 +4 位作者 鱼海琼 田纯见 林志雄 余以刚 吴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荧光RT-PCR 蓝耳病病毒 高致病性 技术检测 种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莨绸生产工艺技术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淳 陈南生 +2 位作者 柯惠琪 曹维强 任忠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莨绸是一种采用纯手工织造和植物染料染整制作而成的蚕丝面料,其生产工艺已有500年历史,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莨绸传统的生产工艺入手,系统地阐述了莨绸生产依赖的自然环境条件、技术条件,特别介绍了天然染色原料在莨绸生产过... 莨绸是一种采用纯手工织造和植物染料染整制作而成的蚕丝面料,其生产工艺已有500年历史,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莨绸传统的生产工艺入手,系统地阐述了莨绸生产依赖的自然环境条件、技术条件,特别介绍了天然染色原料在莨绸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包括薯莨选择、薯莨汁的用途、塘泥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薯莨汁和塘泥作为天然染色剂的染色机理,并对莨绸生产目前存在的技术与标准化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在深入研究染色机理和建立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莨绸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提升莨绸品质和开发多样化产品,促进莨绸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莨绸 生产工艺 染色机理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芒果螨类资源调查及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莉 梁帆 胡学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经过1年来对芒果果园的调查,共调查鉴定出2目7科15属32种螨类;共调查到益螨18种、害螨14种。其中,植绥螨科的长颈真绥螨、武夷钝绥螨为广东新纪录,大赤螨科的快捷大赤螨、Anystis wallacei为中国新纪录。同时,对各月份芒果螨类发生的个... 经过1年来对芒果果园的调查,共调查鉴定出2目7科15属32种螨类;共调查到益螨18种、害螨14种。其中,植绥螨科的长颈真绥螨、武夷钝绥螨为广东新纪录,大赤螨科的快捷大赤螨、Anystis wallacei为中国新纪录。同时,对各月份芒果螨类发生的个体数量以及种数进行了统计、比较,基本了解了芒果螨类在一年中的高发期及低发期。种群优势及丰富度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属还是从种的水平看,叶螨科、植绥螨科均为优势类群。说明芒果园螨类大多数的科级类群是寡属及寡种的类群,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螨类 资源调查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常温扩增(RT-RPA)技术检测菜豆荚斑驳病毒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永江 魏霜 +3 位作者 袁俊杰 乾义柯 李桂芬 魏梅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96-98,共3页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简称BP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建立快速灵敏的一步法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简称RT-RPA)技术用于对BPMV的检测。根据BPM...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简称BP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建立快速灵敏的一步法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简称RT-RPA)技术用于对BPMV的检测。根据BPMV基因组的保守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简称RPA)技术特异性引物,对BPMV、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简称SBMV)、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简称SMV)、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简称Ar MV)及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简称TRSV)共5种病毒进行RT-RPA特异性验证;并设计5个模板浓度梯度,以验证RT-RPA方法的灵敏性。结果表明,建立的RT-RPA检测方法能够从BPMV样品中检测到198 bp的特异性条带,且仅需在40℃下恒温反应40 min,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特异性验证试验表明,除BPMV能检测到特异性条带外,其他4种病毒SBMV、SMV、Ar MV、TRSV均未检测到特异性条带,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好; RT-RPA检测BPMV的灵敏度达到10-4稀释度,说明所建立的RT-RPA方法灵敏性高。综上所述,建立的RT-RPA方法检测BPMV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合实验室或者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荚斑驳病毒 RT-RPA检测 植物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一步法多重荧光定量PCR分型鉴定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爱云 帅江冰 +6 位作者 曾若雪 孙涛 鱼海琼 朱道中 朱宇宁 张晓峰 李肖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为建立鉴别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各基因型的方法,本研究基于HEV1、HEV3和HEV4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保守扩增引物和3条型特异性探针,通过体系优化,建立了用于鉴别检测不同型HEV感染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内... 为建立鉴别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各基因型的方法,本研究基于HEV1、HEV3和HEV4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保守扩增引物和3条型特异性探针,通过体系优化,建立了用于鉴别检测不同型HEV感染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内部质控,确保整个诊断流程的准确和有效。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HEV扩增为阳性,而对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核酸扩增均为阴性,特异性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HEV 1、HEV3和HEV 4的最低检测限均为50个基因组拷贝/反应,敏感性高。分析表明一步法多重荧光定量PCR对不同浓度的HEV 1、HEV3和HEV4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4%,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重复性和稳定性。对采集自浙江、安徽、江西、上海和福建省等地区的猪粪便、猪血清和人血清等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传统套式PCR及测序的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该多重荧光定量PCR对于临床样品的检测具有高准确性,可用于临床HEV隐性感染或早期感染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为该病的有效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荧光定量PCR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食品样品跟踪监控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凌翔 张小清 钟怀宁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2期59-61,共3页
针对当前检验检疫等技术机构在食品样品检验过程中,无法实时获取样品的动态信息来跟踪监管样品流转的现状,在此提出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对食品检验样品进行电子监管,以RFID电子标签为数据信息载体,来实时跟踪、监控样品从封装、交接、流转... 针对当前检验检疫等技术机构在食品样品检验过程中,无法实时获取样品的动态信息来跟踪监管样品流转的现状,在此提出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对食品检验样品进行电子监管,以RFID电子标签为数据信息载体,来实时跟踪、监控样品从封装、交接、流转、检验到处理的全过程,从而实现食品检验样品的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电子标签 电子监管 样品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