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育种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志亮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2期55-56,共2页
猪作为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对于提高猪肉产量、改善肉质以及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猪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表型选择和遗传参数的估算,这种方法不仅周期长、效率低,而且受到环境、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猪作为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对于提高猪肉产量、改善肉质以及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猪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表型选择和遗传参数的估算,这种方法不仅周期长、效率低,而且受到环境、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干扰。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育种技术应运而生,为猪育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分子育种技术通过深入解析猪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实现了对猪遗传信息的精准操控。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还能准确预测猪的生长性状、抗病性等关键经济性状,从而帮助育种者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育种技术 猪育种 育种周期 育种效率 表型选择 育种策略 生长性状 猪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治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亮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22-24,共3页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养殖场内病猪的临床症状,从病死猪剖检病变和实验室送检结果来看,确诊病情属于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症。该疾病具有急性、传染性、死亡率高等特点,若在发病初期阶段未能及时诊治,不仅会造成养殖场内...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养殖场内病猪的临床症状,从病死猪剖检病变和实验室送检结果来看,确诊病情属于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症。该疾病具有急性、传染性、死亡率高等特点,若在发病初期阶段未能及时诊治,不仅会造成养殖场内大量猪只死亡,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此,通过结合该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发病特点等,选择合适的诊治技术,避免患病猪死亡,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该疾病发生概率,保障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蓝耳病 传染性胸膜肺炎 混合感染 诊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解酒功能发酵乳的制备及功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冬梅 李晴晖 +4 位作者 李宝玉 郝志明 梁锦钊 文炎 李春莲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
以纯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提取液,研制一款口味和解酒功效俱佳的藤茶功能发酵乳。通过单因素试验,以二氢杨梅素(DMY)含量、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感官评价为综合评价指标,筛... 以纯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提取液,研制一款口味和解酒功效俱佳的藤茶功能发酵乳。通过单因素试验,以二氢杨梅素(DMY)含量、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感官评价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发酵剂菌种和各成分最佳添加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藤茶发酵乳的配方,并采用体外和体内小鼠试验评价其解酒功效。结果表明,藤茶发酵乳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采用66菌型发酵剂,藤茶提取液添加量12%、纯牛奶添加量75%、木糖醇添加量6%、菌种添加量0.125%。在此最佳条件下,藤茶发酵乳综合评价为68.33,二氢杨梅素含量为0.62 mg/mL。藤茶解酒功能发酵乳对解酒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ALDH)激活率分别为70.05%和82.38%、SOD酶活力达72.66 U/g;且能极显著延长醉酒小鼠酒精耐受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P<0.01)。藤茶发酵乳功能因子明确,功效成分含量高,解酒功效优良,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发酵乳 配方优化 响应面法 解酒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糖修饰对碱-热诱导蛋清蛋白凝胶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万俊 张孝芹 +2 位作者 谢哲权 王梓源 艾民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8-96,共9页
为有效调控蛋清蛋白的凝胶性能,该研究以蛋清蛋白为原料,通过与葡萄糖、D-半乳糖和D-木糖构建湿法糖基化修饰体系,并在碱-热诱导下形成凝胶,分析了蛋清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性、流变特性、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和微观形貌,以探究... 为有效调控蛋清蛋白的凝胶性能,该研究以蛋清蛋白为原料,通过与葡萄糖、D-半乳糖和D-木糖构建湿法糖基化修饰体系,并在碱-热诱导下形成凝胶,分析了蛋清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性、流变特性、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和微观形貌,以探究不同单糖修饰对碱-热诱导蛋清蛋白凝胶结构的差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单糖质量分数的增加,添加葡萄糖、D-半乳糖和D-木糖修饰的蛋清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增加,分别由155.71、142.11和182.94 g显著(P<0.05)上升至193.79、184.368及269.04 g。糖基化修饰蛋清蛋白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明显(P<0.05)。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糖基化蛋清蛋白凝胶中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峰值和面积显著增加(P<0.05),β-折叠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D-木糖修饰的蛋清蛋白凝胶最为显著,从36.75%下降至15.77%。由糖基化蛋清蛋白制备的凝胶通过非特异性交联和二硫键形成稳定结构,碱诱导和碱-热诱导蛋清蛋白凝胶形成三维网状多孔的微观结构,而仅热诱导蛋清蛋白凝胶形成紧密聚集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旨在为碱诱导蛋白凝胶产品质地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糖基化 凝胶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地区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霞 黄雪欢 +5 位作者 邬雨倩 王存敏 詹泽强 高凤磊 廖明 张建民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8年分离于广州市及佛山市禽样品中36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利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和采用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 为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8年分离于广州市及佛山市禽样品中36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利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和采用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对四环素的耐药性达100%,环丙沙星为55.6%,头孢噻肟为30.6%,97.2%(35/36)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β-内酰胺酶的质粒blaOXA-1、blaTEM、blaCTX-M-55检出率分别为47.2%、13.9%和2.8%,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parC和gyrA突变率分别为86.1%和61.1%,在质粒中aac(6’)-Ib-cr、qnrS和qnrB检出率分别为58.3%、36.1%和11.1%;36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共有32种PFGE基因指纹图谱,且基因型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禽产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感染源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纳沙门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花生套作栽培技术研究
6
作者 朱剑辉 梁玉敏 +4 位作者 林佰恒 邝佩玲 房海媚 刘文 贺立红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第2期76-81,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花生品种与剑麻的间作效应,研究以仲恺花1号花生、仲恺花2号花生、仲恺花12号花生、仲恺花99号花生和东一号剑麻为试验材料,在广州市增城区剑麻园进行田间间作试验,测定剑麻、花生间作的土壤pH值、含水量和电导率,新生剑麻... 为了明确不同花生品种与剑麻的间作效应,研究以仲恺花1号花生、仲恺花2号花生、仲恺花12号花生、仲恺花99号花生和东一号剑麻为试验材料,在广州市增城区剑麻园进行田间间作试验,测定剑麻、花生间作的土壤pH值、含水量和电导率,新生剑麻叶长和宽、纤维质量、纤维长度和直径,花生根长、主茎长、侧枝长和荚果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剑麻园间作花生提高土壤电导率,降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剑麻、花生间作能有效促进剑麻生长,提高新生剑麻叶片纤维率,提高剑麻产量和品质;剑麻、花生间作还能在保证剑麻园丰产稳产的情况下使花生增收,从而提高麻园的经济效益。其中与仲恺花99号花生间作的剑麻生长和产量效果较理想;花生品种仲恺花1号和仲恺花2号产量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剑麻 间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对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万俊 张孝芹 +1 位作者 杨樱洁 艾民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6,共10页
【目的】揭示黄原胶(XG)对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特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添加复合黄原胶的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为对象,测定凝胶的褐变强度、色泽、质构、流变、分子构象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黄原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蛋清蛋白泡... 【目的】揭示黄原胶(XG)对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特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添加复合黄原胶的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为对象,测定凝胶的褐变强度、色泽、质构、流变、分子构象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黄原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的a*值和褐变强度显著增加,而L*值和b*值显著降低;当黄原胶质量分数为1.2%时,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的硬度、回复性、咀嚼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9.18 g、0.16和49.04 g;添加黄原胶显著提高了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的弹性模量(G′)和储能模量(G″),增强了凝胶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中的总巯基、二硫键的质量摩尔浓度和内源性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而游离巯基的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当黄原胶质量分数为0.6%~1.2%时,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形成更小且更致密的网络微观结构。【结论】添加适量黄原胶能有效改善蛋清蛋白泡沫型凝胶的特性和结构,为蛋清凝胶加工特性的创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蛋清蛋白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剑麻渣饲料对育成期肉牛体重、体尺等性能生长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高凤磊 张冠洲 +2 位作者 赵小倩 李绮晶 黎福德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3-5,共3页
为了研究发酵剑麻渣饲料对肉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本实验选择8~10月龄,平均体重约350 kg的育成期肉牛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个组别,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进行饲喂实验。对照组饲喂常规TMR全价饲料,实验组前30 d添加10%发酵剑麻渣饲... 为了研究发酵剑麻渣饲料对肉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本实验选择8~10月龄,平均体重约350 kg的育成期肉牛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个组别,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进行饲喂实验。对照组饲喂常规TMR全价饲料,实验组前30 d添加10%发酵剑麻渣饲料配置成全价料,第31~60天添加20%发酵剑麻渣配置成全价料。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牛,预实验期7 d,正式实验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20%的;发酵剑麻渣饲料在育成期肉牛的体重、体高、体直长、胸围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显著提高育成期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体斜长指标,这些数据表明发酵剑麻渣完全可以支持乃至促进育成牛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后期育肥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剑麻渣 育成牛 体重 体尺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催乳素的真核表达与生物活性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谢社风 韩贝贝 +5 位作者 高凤磊 马莹 李莉 张守全 邹娴 卫恒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目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具有广泛的生理调节作用,但其多效性机制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研究猪PRL的多效性,本研究制备猪源PRL真核重组蛋白并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猪PRL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 【目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具有广泛的生理调节作用,但其多效性机制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研究猪PRL的多效性,本研究制备猪源PRL真核重组蛋白并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猪PRL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GFP+Puro中,经慢病毒包装获得携带猪PRL基因的PRL-慢病毒;用浓缩的PRL-慢病毒感染CHO-K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能够分泌PRL重组蛋白的阳性细胞系CHO-K1-PRL;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进行LC-MS/MS质谱鉴定,利用HC11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验证PRL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猪PRL基因的pCDH-CMV-6His-PRL-6HisEF1-GFP+Puro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及浓缩后的PRL-慢病毒滴度为9.9×10^(8) TU/mL,其感染的CHO-K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得到阳性细胞系CHO-K1-PRL;从CHO-K1-PRL细胞培养液中成功纯化出重组蛋白,质量浓度为50μg/mL,LC-MS/MS质谱分析的覆盖率达94%,鉴定为猪PRL重组蛋白;重组PRL具有促进HC11细胞增殖及酪蛋白表达的生物活性。【结论】构建的细胞系CHO-K1-PRL可稳定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猪重组PRL,为猪PRL功能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CHO-K1细胞 真核表达 慢病毒载体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催花方法对‘台农16号’凤梨开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文 董斌 +4 位作者 叶子龙 谢月亮 张祥会 李荣喜 刘光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315-322,共8页
催花技术是凤梨(Ananas comosus)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不同催花方法对凤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台农16号’凤梨为材料,比较了8种催花方法对开花率、形态、果实品质和性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 催花技术是凤梨(Ananas comosus)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不同催花方法对凤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台农16号’凤梨为材料,比较了8种催花方法对开花率、形态、果实品质和性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催花处理后,植株开花率可达97%以上。乙烯利和烯效唑、多效唑组合催花后,表现为植株的株高下降,叶长升高和裔芽数增加。乙烯利催花的果实外形饱满,单果重高,冠芽较长,但果柄偏小,容易弯曲。果实品质测定显示,乙烯利处理后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升高,总酸下降。17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吸芽长、果柄粗与果实的单果重和果纵径等产量指标相关性高,而裔芽数、果实含水量高会影响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总体来说,乙烯利催花处理具有较好的开花率、果实形状和品质,该方法可以作为珠三角地区‘台农16号’凤梨催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农16号 凤梨 催花效应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常见呼吸道疾病临床诊断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亮 《今日养猪业》 202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的】保障猪只健康、提高生长性能、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生物安全以及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临床观察,针对不同的病症表现判断猪的患病类型,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及实施有效的免疫预防策略。【... 【目的】保障猪只健康、提高生长性能、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生物安全以及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临床观察,针对不同的病症表现判断猪的患病类型,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及实施有效的免疫预防策略。【结论】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猪群保健和治疗方案,预防并控制规模化猪场中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传播。【结果】通过实施猪群保健方案和个体治疗,有效预防和控制规模化猪场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和传播,提高了猪群整体健康程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 临床诊断 猪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地区大蒜地方品种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刘文 杨一乐 +4 位作者 陈文娟 许君睿 张平坪 谢秀凤 董斌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16-21,共6页
为了分析广东和广西地区大蒜地方品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及发掘具有潜在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广东和广西12份大蒜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6个数量性状和17个质量性状的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 为了分析广东和广西地区大蒜地方品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及发掘具有潜在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广东和广西12份大蒜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6个数量性状和17个质量性状的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形态统计显示,两广地区大蒜品种表现为株型较矮,茎干和鳞茎较小,但变异类型丰富,17个质量性状共有48个变异类型,品种的变异系数为10.03%~32.78%。品种间的相关系数为0.83~0.99,主成分为0.95~0.99,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地区品种与当地种植定向选择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大蒜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的鳞茎性状表现好,属于鳞茎和青苗兼用型品种;第II类群的地上部分指标表现优异,属于青蒜类型品种;第III类群鳞茎变异类型丰富,且辛辣味浓。两广地区大蒜地方品种株型较小,属于叶用型品种,其表型多样性高,类型丰富,对于南方地区的大蒜特色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地方品种 表型多样性 种质资源 优异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簕菜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冬梅 李志阳 +3 位作者 杨君 郝志明 杨洁 林春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80-386,共7页
目的:探讨簕菜不同提取物的解酒护肝作用,为簕菜解酒护肝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白酒灌胃大鼠致酒精肝损伤模型,考察簕菜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大鼠酒精耐受、睡眠和醒酒时间的影响,检测大鼠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目的:探讨簕菜不同提取物的解酒护肝作用,为簕菜解酒护肝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白酒灌胃大鼠致酒精肝损伤模型,考察簕菜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大鼠酒精耐受、睡眠和醒酒时间的影响,检测大鼠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大鼠肝脏组织中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切片镜检肝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酒精模型组比较,除水提物低剂量组对醉酒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外,簕菜提取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酒精耐受时间,并缩短睡眠、醒酒时间(P<0.05,P<0.01);簕菜提取物均可极显著降低血清中乙醇含量(P<0.01);除水提低剂量组AST活力无显著变化外(P>0.05),簕菜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酒精引起的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P<0.05);极显著增加肝脏组织中ADH、ALDH、SOD活力和GSH含量(P<0.01),降低MDA含量(P<0.01);肝细胞镜检结果显示,簕菜提取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酒精导致的肝细胞变性程度。结论:簕菜醇提物、水提物均具有较好的防醉酒和解酒护肝作用,比较而言,醇提物效果优于水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菜 醇提物 水提物 酒精性肝损伤 大鼠 解酒护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佛手瓜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利鹏 刘波 +1 位作者 黄丽 郑耿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4期197-200,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研究了一种佛手瓜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佛手瓜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如下:预处理的佛手瓜片置于含0.15%偏重亚硫酸钠、0.2%维生素C和0.3%柠檬酸钠的护色液中浸泡30min;浸泡在含0.75%柠檬酸和10%蔗糖的增味溶液中120min;...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研究了一种佛手瓜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佛手瓜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如下:预处理的佛手瓜片置于含0.15%偏重亚硫酸钠、0.2%维生素C和0.3%柠檬酸钠的护色液中浸泡30min;浸泡在含0.75%柠檬酸和10%蔗糖的增味溶液中120min;再浸泡于含0.05%乳酸钙的硬化处理溶液中45min;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其控制条件为升华阶段真空度80~100Pa,加热板温度为40℃;解析阶段真空度为50~60Pa,加热板温度为50℃。该方法解决了佛手瓜在传统加工过程中颜色褐变、风味丧失、营养流失及等问题,干燥后的佛手瓜冻干片口感酥脆,酸甜适口,保存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瓜 真空冷冻干燥 正交试验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剑麻渣对黄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凤磊 黄标 +5 位作者 黎陛成 黄小华 梁渭铭 莫福根 陈舒慧 郑继昌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7,共4页
试验研究发酵剑麻渣(FSR)对黄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平均体重为480 g的黄花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黄花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5%和10... 试验研究发酵剑麻渣(FSR)对黄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平均体重为480 g的黄花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黄花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5%和10%发酵剑麻渣。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5%发酵剑麻渣日粮组黄花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发酵剑麻渣日粮组黄花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发酵剑麻渣日粮组黄花鸡的胴体重显著高于10%剑麻渣组(P<0.05),5%发酵剑麻渣日粮组黄花鸡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黄花鸡的胸肌和腿肌的嫩度、pH值及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黄花鸡日粮中添加适量发酵剑麻渣可显著提高黄花鸡生长和屠宰性能,以5%添加量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剑麻渣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黄花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二氢杨梅素口服液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冬梅 郑耿扬 +3 位作者 梁鼎 李志宏 郑璇燕 文炎 《农业工程》 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
以藤茶为原料,制备二氢杨梅素口服液。采用热水浸提工艺,重结晶5次,得二氢杨梅素纯度为95%。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得出适宜制作口服液的最佳工艺参数:0.03%二氢杨梅素添加量,0.20%甘草酸一钾,0.18%羧甲基纤维素钠,0.03%柠... 以藤茶为原料,制备二氢杨梅素口服液。采用热水浸提工艺,重结晶5次,得二氢杨梅素纯度为95%。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得出适宜制作口服液的最佳工艺参数:0.03%二氢杨梅素添加量,0.20%甘草酸一钾,0.18%羧甲基纤维素钠,0.03%柠檬酸。该配方调配的口服液,无色、澄清透明,酸甜适口、有甘草特有的香气且回甘。成品经检测,二氢杨梅素含量为0.028g/100mL,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中合剂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二氢杨梅素 保健 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紫色卷叶病田间调查和其传病因子的分析
17
作者 刘后伟 廖章鹏 +4 位作者 李瑞莹 洪利鹤 李霖枫 黄标 姚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2-138,共7页
对湛江农垦成龄和幼龄剑麻紫色卷叶病田间调查发现,一般抗病苗与普通苗发病率为18%~33%,之间无显著差异,而高抗病苗能有效对抗紫色卷叶病(发病率近0);列联表分析表明剑麻的抗病、发病、死亡等现象不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存在未知关联;... 对湛江农垦成龄和幼龄剑麻紫色卷叶病田间调查发现,一般抗病苗与普通苗发病率为18%~33%,之间无显著差异,而高抗病苗能有效对抗紫色卷叶病(发病率近0);列联表分析表明剑麻的抗病、发病、死亡等现象不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存在未知关联;根据田间剑麻种植布局,每株周围剑麻分为直接接触和非直接接触两类,调查发现直接接触生病剑麻数量水平决定了发病率高低(相关系数为0.976),每增加一株病麻,剑麻发病率提高13.6%,而非直接接触生病剑麻数对发病率的影响呈弥散状,说明直接接触传染是紫色卷叶病扩散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单块成龄或幼龄剑麻田,还是二者合并,紫色卷叶病发病率分布都存在不发病和高发病2个峰,推测存在2种以上的因子影响剑麻发病,为此提出抗病因子和非抗病因子2个因子共同决定剑麻紫色卷叶病的双因子模型,这2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剑麻染病、恢复、再染病、再恢复的循环,能够解释目前紫色卷叶病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调查 紫色卷叶病 发病率 直接接触传染 传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瓜盐味功能性饮料制作工艺及澄清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黄丽 刘旭光 林丹琼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4期32-36,42,共6页
为研究出具有保健功能且口味独特的佛手瓜盐味原汁饮料,以佛手瓜为原材料,以葡萄糖酸锌、异抗坏血酸为护色剂,以果胶酶、明胶为澄清剂,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为稳定剂,以蔗糖、食盐、柠檬酸为调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 为研究出具有保健功能且口味独特的佛手瓜盐味原汁饮料,以佛手瓜为原材料,以葡萄糖酸锌、异抗坏血酸为护色剂,以果胶酶、明胶为澄清剂,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为稳定剂,以蔗糖、食盐、柠檬酸为调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进行最佳配方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方为:选八成熟以下佛手瓜为原材料,柠檬酸添加量0.05%,食盐添加量0.2%,蔗糖添加量2%;最佳工艺为葡萄糖酸锌添加量0.05%复合异抗坏血酸添加量1.5%护色处理20 min,果胶酶添加量0.05%复合明胶添加量0.3%进行澄清处理,CMC-Na添加量0.2%复合黄原胶添加量0.01%进行稳定处理。根据上述方法研制出的佛手瓜盐味原汁饮料呈现淡绿色,口感细腻,具有佛手瓜特有的清香味,是一款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口味独特的天然果蔬汁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瓜 盐味饮料 原料配方 澄清工艺 稳定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蔗区8个主栽宿根蔗品种的第3年品质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罡腾 朱剑辉 +4 位作者 张祥会 李荣喜 董斌 刘文 贺立红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广东湛江蔗区推广种植的强宿根蔗品种,同时为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了湛江蔗区8个主栽宿根蔗品种第3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比较与综合评价。[结果... [目的]筛选出适宜广东湛江蔗区推广种植的强宿根蔗品种,同时为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了湛江蔗区8个主栽宿根蔗品种第3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比较与综合评价。[结果]方差分析表明,桂糖49号和粤糖61号在蔗糖含量、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性状上表现较优,综合性状最好。相关分析表明,蔗糖产量与茎径、节间长度、单茎重、有效茎数、蔗糖分和蔗茎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分蘖率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分成4个主成分,分别是“蔗茎产量因子”“有效茎数因子”“株高和蔗糖产量因子”和“叶片因子”。8个品种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排名为:粤糖61号>桂糖49号>桂糖58号>桂糖08-120>海蔗22号>桂糖42号>台糖93/031>桂柳05-136。[结论]参试宿根蔗品种中,桂糖49号和粤糖61号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湛江蔗区推广种植;在引进和筛选宿根蔗新品种时,建议优先考虑茎径、单茎重、蔗茎产量和蔗糖分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蔗区 宿根蔗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剑麻种质资源调查及其纤维品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文 张泽钊 +4 位作者 贺立红 田夏红 董斌 刘季平 郑继昌 《中国麻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70-177,共8页
我国热区分布着大量野生剑麻,收集其种质资源和分析其纤维品质,有利于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试验通过调查和收集广东省兴宁盆地的历史产业和种质资源,分析和比较了野生剑麻和栽培种东一号形态、含麻量和纤维品质。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热区分布着大量野生剑麻,收集其种质资源和分析其纤维品质,有利于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试验通过调查和收集广东省兴宁盆地的历史产业和种质资源,分析和比较了野生剑麻和栽培种东一号形态、含麻量和纤维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兴宁盆地历史上曾经有完整的剑麻产业链,目前仍至少有5个镇有大量野生剑麻分布,其主要生境为干旱贫瘠坡地。形态和产量结果显示,东一号和野生剑麻的叶长相近,野生剑麻的叶宽和叶基部厚度高于东一号剑麻,野生种的单叶重约1345 g,大约是栽培种的3倍。野生种叶片不同部分的含麻量(1.51%~2.19%)比东一号(2.60%~2.82%)低0.41%~1.31%,野生剑麻纤维长度为44~60 cm,约为栽培种的一半,其纤维直径(0.15~0.19 mm)比东一号(0.12~0.14 mm)高0.04 mm。总的来看,兴宁盆地分布的野生剑麻资源较多,耐干旱和耐贫瘠性好,叶宽、叶基部厚度、叶片重量和纤维直径指标优于主栽品种东一号,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宁盆地 野生剑麻 种质资源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