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卢学理 王新财 +1 位作者 黄志荣 徐华林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0-16,共7页
在2013年至2015年间,利用路线法、笼捕法、访谈法和红外相机监测法,调查和分析了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区系特征和保护物种。据统计,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有18种,隶属于5目9科14属,其中,小灵猫(Vi... 在2013年至2015年间,利用路线法、笼捕法、访谈法和红外相机监测法,调查和分析了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区系特征和保护物种。据统计,广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有18种,隶属于5目9科14属,其中,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豹猫(Prionailurus benglensis)和黄鼬(Mustela sibirica)为保护物种。综合分析表明,红树林哺乳动物区系存在多种起源和演化途径。针对红树林哺乳动物的主要致危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哺乳动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钟晓青 黄卓 +1 位作者 司寰 昝启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通过对广东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侵入危害较严重的地段进行随机抽样及全面调查,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内伶仃岛上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作出了一个初步的评估。薇甘菊入侵造成内伶... 通过对广东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侵入危害较严重的地段进行随机抽样及全面调查,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内伶仃岛上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作出了一个初步的评估。薇甘菊入侵造成内伶仃岛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涵养水源、固定CO2、生产氧气、净化大气,减少污染、减少病虫害,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为383.49-862.86万元人民币。生物多样性损失为每年66.80-150.31万元人民币。估计全岛年损失近450.29-1013.17万元人民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入侵杂草 生态经济分析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之诠释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伯荪 张炜银 +1 位作者 昝启杰 梁士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6,共5页
探讨了红树和红树林的科学术语和定义以及红树植物的概念 ,认为mangrove一词应专指红树 ,不宜泛指红树和红树林。红树林应采用mangroveforest或mangal,mangal在国际上已被普遍采用 ,国内亦应认同和采用 ,以利于国际交流。红树林的简明... 探讨了红树和红树林的科学术语和定义以及红树植物的概念 ,认为mangrove一词应专指红树 ,不宜泛指红树和红树林。红树林应采用mangroveforest或mangal,mangal在国际上已被普遍采用 ,国内亦应认同和采用 ,以利于国际交流。红树林的简明定义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 ,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群落”。而红树植物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受潮汐影响的生境 ,具有特化的形态和生理机制的木本植物。把专一性生长于红树林生境的草本和附生、寄生、藤本等植物命名为“同生植物”而有别于红树植物和伴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 红树林 红树植物 同生植物 真红树 半红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胞外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长平 徐华林 +1 位作者 梁君荣 高亚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重金属镉在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易对底栖硅藻造成慢性毒害.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的细胞生长、蛋白质含量及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镉离... 重金属镉在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易对底栖硅藻造成慢性毒害.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的细胞生长、蛋白质含量及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镉离子显著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和蛋白质含量;0.001、0.01和0.1μg/mL实验组均显著抑制了EPS含量(p<0.05),浓度越高,抑制越强.但新月筒柱藻在不同生长阶段分泌附着胞外多糖(attached EPS,AEPS)和胶体胞外多糖(colloidal EPS,CEPS)不一样,在培养的前4d,CEPS含量高于AEPS含量10倍以上,4d后则AEPS含量高于CEPS.与0.001μg/mL的镉离子实验组相比,0.1μg/mL的镉离子促进CEPS的积累,而抑制AEPS的产生,特别是在生长前期.这说明细胞倾向于向培养基中分泌大量的CEPS,而不是在细胞周围形成大量的AEPS来缓解高浓度镉离子的胁迫.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镉离子在底栖硅藻集群的时空分布和沉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硅藻 胞外多糖 镉离子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浓度对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朗 高亚辉 +6 位作者 刘广发 梁君荣 赵龙 胡肖 徐华林 章军 陈长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5,共6页
有些海洋硅藻在不良的环境下会形成休眠孢子,这种过程与环境中的氮、磷浓度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氮、磷浓度下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休眠孢子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氮浓度在27μmol/L以下时即可形成休眠孢子,且... 有些海洋硅藻在不良的环境下会形成休眠孢子,这种过程与环境中的氮、磷浓度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氮、磷浓度下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休眠孢子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氮浓度在27μmol/L以下时即可形成休眠孢子,且培养基中氮初始浓度越低,休眠孢子出现得越早;单因子变量为磷浓度时,各组均在第3天形成休眠孢子,且培养基中磷浓度变化不大,其中磷浓度较高(50μmol/L)时,培养基中休眠孢子的密度和形成率均明显高于磷浓度较低的培养基(20μmol/L和10μmol/L)。低氮高磷(氮:20μmol/L,磷:50μmol/L)组休眠孢子密度和形成率在四组中最高,说明布氏双尾藻休眠孢子的形成受氮、磷两种因子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 休眠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苦槛蓝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键 许会敏 +3 位作者 赵万义 昝启杰 陈里娥 廖文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7,共10页
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Sieb.etZucc.)A.Gray]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高潮带的常绿灌木,常出现于红树林陆岸外滩,属于半红树植物。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护堤功能,在海岸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Sieb.etZucc.)A.Gray]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高潮带的常绿灌木,常出现于红树林陆岸外滩,属于半红树植物。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护堤功能,在海岸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苦槛蓝的种群分布特征、土壤特性、叶片与茎部结构特征、叶片生态学特性和自身繁殖特性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苦槛蓝现生种群多为单优群落,其土壤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其分布影响较大,而与pH和盐度相关性不大;2)在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上,苦槛蓝的叶片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器分布,且都具有盐腺,是一种泌盐植物;3)在叶片生态学特性上,广东高桥苦槛蓝种群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最高,其次为福建漳浦种群,福建泉州种群最低。浙江西门岛、福建九龙江、广西高坡和广西山口4个地区种群的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没有显著性差异,苦槛蓝相对较低的单位面积叶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耐盐性不强;4)在繁殖特性上,苦槛蓝具有双花期现象,采用不同的扦插条件进行繁育试验发现苦槛蓝生根大约需8~10d,由于其90.0%的果实具有虫害现象,其种子的繁殖成功率受到较大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槛蓝 半红树植物 生态生物学特性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