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应对数学“动态问题”的思维障碍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卢耀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9-61,共3页
数学"动态问题"的解决指向一个接一个的连续性信息加工和整合过程,伴随着位置关系和量的变化,产生于运动对象视角与视体的动静态转换,并包含了现实生活情境的动态模型建立,需要学生摆脱机械重复的逻辑推演,以"问题链&qu... 数学"动态问题"的解决指向一个接一个的连续性信息加工和整合过程,伴随着位置关系和量的变化,产生于运动对象视角与视体的动静态转换,并包含了现实生活情境的动态模型建立,需要学生摆脱机械重复的逻辑推演,以"问题链"的形式去承续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建立可逆性思维打破作为观察者的固定视觉,运用观察、猜想代替概括和归纳,通过生活化检索去抽象出数学模型,其意义不仅是为了证实,还是为了证伪,并证明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数学“动态问题” 思维障碍 观察视觉 证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材中结论缺失问题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69,共2页
使用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老师常常感到困惑:教材对课标前半句解释相对充分,对后半句阐释简单,如,“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岳鹿版新课标历史教材比较完整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但... 使用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老师常常感到困惑:教材对课标前半句解释相对充分,对后半句阐释简单,如,“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岳鹿版新课标历史教材比较完整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但关于“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材却只有一句象征性的阐述:“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又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岳鹿版新课标历史教材对“史实”描述比较完整,对“特点”则没有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材 教学探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人阶级政党 社会变革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山区应对高考新题型“听说考试”的办法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柳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1,共3页
一、广东高考英语科的改革 广东省考试院出台的2008年28号文件《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指出:“外语中的英语科考试,2010年笔试试卷包括听力试题;2011年始笔试试卷不包括听力试题,单独进行听说考试,笔试与听说考试... 一、广东高考英语科的改革 广东省考试院出台的2008年28号文件《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指出:“外语中的英语科考试,2010年笔试试卷包括听力试题;2011年始笔试试卷不包括听力试题,单独进行听说考试,笔试与听说考试分别进行,参加英语科考试的必须参加笔试和听说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考试改革 高考 西山区 题型 听力试题 2008年 2010年 英语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