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翔 金国峰 黄海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所收治住院的57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HAP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分析发现老年性脑卒中HAP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意识障... 目的:分析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所收治住院的57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HAP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分析发现老年性脑卒中HAP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意识障碍、球麻痹、侵袭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H2受体拮抗剂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57例患者行痰培养,48例检出病原菌,共分离出7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2株,占58.3%,革兰氏阳性菌24株,占33.3%,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是HAP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多为耐甲氧西林菌株,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交叉耐药,且耐药率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发生HAP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是H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预防HAP的关键是根据老年性脑卒中患者HAP致病特点,避免医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戚振红 陈家鑫 +4 位作者 杨延斌 马明远 潘永 徐杰 张云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23-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入院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别采用CRRT治疗或药物降温方法在降温效果、改善GCS...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入院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别采用CRRT治疗或药物降温方法在降温效果、改善GCS评分及预后的比较结果。结果:CRRT组平均体温达标时间为(110.3±27.3)min,对照组为(165.7±58.8)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CRRT组及对照组在24h内体温复燃率分别为71.0%、7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RRT组与对照组两组的28d死亡率分别为38.7%、51.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GCS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RT在中枢性高热患者中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利用CRRT技术来降低过高体温以达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的临床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林贤 陈富荣 +1 位作者 余声荣 王坚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的CHF患者共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卡...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的CHF患者共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卡维地洛6.25~50mg口服治疗,疗程24周。作治疗前、后NYHA分级、心功能的对照。结果治疗后NYHA分级、心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HF24周后,能抑制CHF的恶化,改善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充血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微 康萍 +3 位作者 钟祥柱 唐琳 陈建芳 成红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中重度OSAHS患者58例,纳入治疗组,门诊体检健康者32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液流变学、hs-CR...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中重度OSAHS患者58例,纳入治疗组,门诊体检健康者32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液流变学、hs-CR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治疗组经CPAP治疗3个月后再检测血液流变学、hs-CRP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红细胞压积(HCT)、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经CPAP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HCT、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AHS患者血液流变学、hs-CRP水平升高,CPAP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液流变学、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液流变学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董微 康萍 +4 位作者 钟祥柱 唐琳 陈建芳 成红英 彭伟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诊疗常规予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诊疗常规予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48周时血清CRP水平、肺功能[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及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变化。结果:在12周时,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FEV1、FVC%pred及CAT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血清CRP水平及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pr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周时,两组血清CRP水平、FEV1、FVC%pred及CAT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减轻COPD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他汀类药物 肺功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坚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安全、简便的临时起搏器安置方法。方法 选取22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旁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将临时起搏漂浮电极导管在观察起搏信号情况下送入右心室,通过测定阈值及QRS波群形态确定电极位置。结果...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安全、简便的临时起搏器安置方法。方法 选取22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旁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将临时起搏漂浮电极导管在观察起搏信号情况下送入右心室,通过测定阈值及QRS波群形态确定电极位置。结果 22例患者穿刺均获得成功,从穿刺到右心室起搏平均时间(8±3)min,起搏阈值均〈1.0V,起搏电压2.0~5.0V,起搏天数平均5(1~12)d。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漂浮电极导管法是一种操作方便、快速、安全的临时起搏器安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电极 临时起搏 锁骨下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