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中合理麻醉平面的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游玉媛 区锦燕 +1 位作者 陈增宝 廖荣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19-920,共2页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 (PPH )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 12 0例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3 0例 ,均在椎管内麻醉下施行PPH ,调整麻醉平面上界 ,使各组不同 ,观察记录各组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及击发钉合器时...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 (PPH )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 12 0例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3 0例 ,均在椎管内麻醉下施行PPH ,调整麻醉平面上界 ,使各组不同 ,观察记录各组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及击发钉合器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阿托品用量 ,观察术中恶心呕吐、腹部牵拉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 4组病人中 ,当麻醉阻滞平面在L1~T11范围时 ,病人麻醉诱导期和击发钉合器时血压、心率最稳定 ,牵拉反应最轻。结论 :通过调整麻醉推药速度及调整病人体位 ,调整麻醉平面在L1~T11之间 ,既能达到平稳的较好的麻醉效果 ,又能减少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痔上黏膜钉合术 麻醉 PPH 不良反应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氯胺酮麻醉并发症73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沛泉 区锦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35-436,共2页
关键词 氯胺酮 麻醉 并发症 儿童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输液对低位硬膜外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关剑文 周炯雄 +1 位作者 王杰华 谭沛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术前输液对低位硬膜外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关剑文,周炯雄,王杰华,谭沛泉本文采用××G-E型无创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就术前输液对低位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进行监测与讨论。资料和方法本组57例,男4... 术前输液对低位硬膜外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关剑文,周炯雄,王杰华,谭沛泉本文采用××G-E型无创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就术前输液对低位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进行监测与讨论。资料和方法本组57例,男45例,女12例,年龄14~74岁,平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硬膜外麻醉 血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琥珀酰明胶、6%羟乙基淀粉和12%缩合葡萄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罗富荣 钟广玲 +2 位作者 陈志维 区锦燕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目的 研究 4 %琥珀酰明胶 (佳乐施 ,GF)、6 %羟乙基淀粉 (贺斯 ,HES)和 12 %缩合葡萄糖 (益极疏 ,PG)三种胶体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健康人静脉血 (n =10 ) ,分为对照组 (NS组 )、GF组、HES组和PG组。以全血值为基础值 ,... 目的 研究 4 %琥珀酰明胶 (佳乐施 ,GF)、6 %羟乙基淀粉 (贺斯 ,HES)和 12 %缩合葡萄糖 (益极疏 ,PG)三种胶体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健康人静脉血 (n =10 ) ,分为对照组 (NS组 )、GF组、HES组和PG组。以全血值为基础值 ,每组分为 8:2和 6 :4两个稀释度。以二磷酸腺苷 (ADP)为诱导剂 ,观察各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PAgTmax)和聚集坡度 (Slope)的变化 (涡流密度测量法 )。结果 排除稀释因素影响 ,各胶体组均不同程度地抑制血小板聚集 ,PG的抑制作用最强 ,其次是HES ,GF作用最小。结论 胶体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其抑制凝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应根据病人凝血功能状态合理选择不同的胶体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琥珀酰明胶 6%羟乙基淀粉 12%缩合葡萄糖 血小板聚集 止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返吸注给药法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廖荣宗 史誉吾 +3 位作者 区锦燕 张习良 李振威 王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63-665,共3页
目的 探讨往返吸注给药法 (barbotage,Bbt)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调控作用。方法 16 0例随机等分四组 :Ⅰ组 (对照组 ) ,单次慢注 ;Ⅱ组 ,慢注加Bbt 2次 ;Ⅲ组 ,快注加Bbt 2次 ;Ⅳ组 ,快注加Bbt 4次。结果 慢Bbt组比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 ... 目的 探讨往返吸注给药法 (barbotage,Bbt)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调控作用。方法 16 0例随机等分四组 :Ⅰ组 (对照组 ) ,单次慢注 ;Ⅱ组 ,慢注加Bbt 2次 ;Ⅲ组 ,快注加Bbt 2次 ;Ⅳ组 ,快注加Bbt 4次。结果 慢Bbt组比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 (达标 )快、作用持续时间 (持效 )短 (P <0 0 5 ) ;运动阻滞达标快、持效短 (P <0 0 0 1) ;阻滞平面固定虽快及其持时虽长 ,但无明显差异。两快Bbt组比对照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达标更快、持效更短、平面固定更快及其持时更长 (P <0 0 0 0 1)。两快Bbt组比慢Bbt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达标快、持效短 (P <0 0 5 ) ;阻滞平面固定快 (P <0 0 0 1) ,而其持时长 (P <0 0 5 )。两快Bbt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1)Bbt法阻滞起效快、持效短 ,而感觉平面固定较快、持效较长。 (2 )注药速度比Bbt次数的作用明显。用Bbt法腰麻施行下肢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阻滞 往返吸注给药法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合谷和内关穴对颈椎前路手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伟 陈耀雄 区锦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和内关穴对颈椎前路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颈椎骨折入院,择期经颈前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电针组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和内关穴,分别于术前30 m...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和内关穴对颈椎前路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颈椎骨折入院,择期经颈前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电针组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和内关穴,分别于术前30 min,手术结束缝皮时继续电针治疗。麻醉方式及用药两组相同。结果:1)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电针组术前、拔管前、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术中比较P<0.01,拔管后与拔管前比较P>0.05。药物组拔管后与拔管前比较平均动脉压P<0.01,心率P<0.05。2)意识恢复,拔管时间:电针组明显短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两组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2 h,4 h,8 h,12 h,24 h进行VAS和Ramsay评分显示,电针组在拔管后4 h内镇痛镇静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 h内镇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6例发生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电针组1例。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药物组共计116次,电针组2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合谷和内关穴可有效减轻颈椎手术后急性疼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短,苏醒快,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降低,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合谷 内关 急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返吸注与改变注药速度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廖荣宗 史誉吾 +4 位作者 区锦燕 彭健泓 陈耀雄 周曙 韩月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64-466,共3页
目的比较往返吸注(barbotage,Bbt)与改变注药速度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特征的影响。方法240例随机等分为六组,均用0.75%布比卡因1.2ml(9mg)蛛网膜下隙阻滞,前三组为单次注射的慢速(0.1ml/s)、中速(0.3ml/s)和快速(1.0ml/s)组,后三... 目的比较往返吸注(barbotage,Bbt)与改变注药速度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特征的影响。方法240例随机等分为六组,均用0.75%布比卡因1.2ml(9mg)蛛网膜下隙阻滞,前三组为单次注射的慢速(0.1ml/s)、中速(0.3ml/s)和快速(1.0ml/s)组,后三组注速同前但均加用Bbt。用反映阻滞特征的6项指标及有关成功率的4项指标共10项指标,对6种注药法进行分析排序,筛选出其中较好的方法。结果(1)慢速+Bbt组与中速组、中速+Bbt组与快速组,以及快速+Bbt组和快速组间分别比较,阻滞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中速+Bbt组的阻滞特征属最佳之一,操作成功率和痛觉阻滞达标率均最高,且无偏麻。结论为改善蛛网膜下隙阻滞效果,建议采用0.33ml/s的注射速度,并加用往返吸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返吸注 注药速度 蛛网膜下隙阻滞 BBT 注药速度 布比卡因 痛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与转归 被引量:6
8
作者 区锦燕 周曙 +1 位作者 廖荣宗 王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手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瑞芬太尼泵注速度对上肢骨折手术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耀雄 罗富荣 +2 位作者 廖荣宗 张习良 张兴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859-3861,共3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患儿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泵注速度范围。方法:选择25例2~12岁上肢骨折患儿,面罩吸氧,未行气管内插管,手术开始前泵注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从0.100μg/(kg·min)开始,之后每间隔5min增加0.025μg/(kg·min),...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患儿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泵注速度范围。方法:选择25例2~12岁上肢骨折患儿,面罩吸氧,未行气管内插管,手术开始前泵注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从0.100μg/(kg·min)开始,之后每间隔5min增加0.025μg/(kg·min),直至出现呼吸抑制。观察不同瑞芬太尼泵注速度时患儿的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和体动情况。结果:3名患儿在泵注速度0.175μg/(kg·min)时出现呼吸抑制,18名患儿在泵注速度0.200μg/(kg·min)时出现呼吸抑制,4名患儿在泵注速度0.225μg/(kg·min)时出现呼吸抑制。停药和加压面罩给氧后所有患儿呼吸恢复,术后患儿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和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瑞芬太尼泵注引起呼吸抑制的ED05为0.17023μg/(kg·min),ED50为0.18806μg/(kg·min),ED95为0.20775μg/(k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呼吸功能不全 瑞芬太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钾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荣宗 张习良 +1 位作者 区锦燕 王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95-295,共1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治疗仪治疗腰麻后头痛 被引量:1
11
作者 区锦燕 周曙 廖荣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腰麻后头痛 治疗方法 VAS 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单侧腰麻中的临床对比观察
12
作者 王杰华 区锦燕 +2 位作者 廖荣宗 张习良 彭健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单侧腰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术中输液对K^+Na^+CO_2CP和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关剑文 杨延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3-63,共1页
小儿术中输液对K+Na+CO2CP和血糖的影响关剑文1杨延斌2保持小儿术中术后电解值酸碱平衡是麻醉管理需考虑的。本文观测术中输注不同液体,对K+、Na+、CO2CP和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小儿48例,AS... 小儿术中输液对K+Na+CO2CP和血糖的影响关剑文1杨延斌2保持小儿术中术后电解值酸碱平衡是麻醉管理需考虑的。本文观测术中输注不同液体,对K+、Na+、CO2CP和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小儿48例,ASAⅠ级,均为上肢手术(上止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科手术 输液 血糖 CO2CP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