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力疲劳对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威 廖开放 +3 位作者 高崇 卞超 赵少聪 黎涌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9,共18页
脑力疲劳对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是近10余年竞技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系统梳理和综述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运动员科学的训练、比赛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等提供建议。文献梳理结果显示:(1)竞技体育领域主要采用30~60 min以STROOP任务为... 脑力疲劳对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是近10余年竞技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系统梳理和综述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运动员科学的训练、比赛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等提供建议。文献梳理结果显示:(1)竞技体育领域主要采用30~60 min以STROOP任务为代表的心理认知类方案诱导脑力疲劳,并以主观法结合客观法对脑力疲劳进行测量;(2)脑力疲劳会负面影响运动员有氧、协调、重复灵敏、技术、战术和决策等竞技表现,但对无氧、最大力量、肌肉爆发力、冲刺、重复冲刺、灵敏等竞技表现影响较小;(3)前额叶皮层α、θ波功率增强及血氧浓度下降,前扣带皮层腺苷浓度增加及多巴胺浓度下降,精神加强系统激活不够,精神抑制系统活动增强等是运动员脑力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RPE升高、执行功能破坏等是脑力疲劳负面影响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可能机制;(4)脑力疲劳诱导方案和诱导效果判定标准等的优化,脑力疲劳影响运动员竞技表现在受试者群体、竞技表现和测试场景等方面的研究拓展以及相关机制的进一步确认和完善等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我国可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上述方向开展研究,认识脑力疲劳对运动员竞技表现影响的客观事实,并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削弱或消除脑力疲劳对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疲劳 运动员 竞技表现 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应用基础与训练效果 被引量:32
2
作者 廖开放 高崇 +3 位作者 杨威 李博 闫琪 黎涌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0-104,共15页
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Velocity Based Training,VBT)是利用速度与最大力量百分比(%1RM)、速度与动作重复次数、速度与疲劳的强相关关系,制定、监控和调整力量训练负荷的新方法,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和普适性特点。通过系统检阅Web of Scie... 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Velocity Based Training,VBT)是利用速度与最大力量百分比(%1RM)、速度与动作重复次数、速度与疲劳的强相关关系,制定、监控和调整力量训练负荷的新方法,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和普适性特点。通过系统检阅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有关研究文献,从应用基础和训练效果方面对VBT的研究证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①常用的多关节力量训练动作的平均速度/平均推动速度均与%1RM呈强负相关关系,构建的个体速度与%1RM关系模型能使动作速度精确关联%1RM;②速度损失百分比与重复次数百分比呈强正相关关系,能够准确利用两者的关系模型推算特定速度区间的完成次数;③速度损失百分比与疲劳关系紧密,能量化疲劳和刺激水平,控制力量训练中过度疲劳带来的负面效应;④VBT能有效提升力量水平,相比传统力量训练方法,VBT能在疲劳程度和训练量更小的情况下提升运动表现;⑤VBT是实现力量训练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应对其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 训练强度 训练量 疲劳 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速度损失监控力量训练疲劳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廖开放 卞超 +2 位作者 陈志力 袁子航 黎涌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5年第7期550-559,共10页
背景:常用的力量训练疲劳监控指标难以实现实时反馈和高频次采集,速度损失(velocity loss,VL)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然而,目前支撑VL作为有效疲劳监控指标的证据存在不足。目的:探究四种(5%、10%、20%和最大)VL力量训练对神经肌肉、血乳... 背景:常用的力量训练疲劳监控指标难以实现实时反馈和高频次采集,速度损失(velocity loss,VL)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然而,目前支撑VL作为有效疲劳监控指标的证据存在不足。目的:探究四种(5%、10%、20%和最大)VL力量训练对神经肌肉、血乳酸代谢、主观感知的急性影响,及VL与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频谱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设计,17位大学生运动员采用5%、10%、20%和最大四种VL进行75%1RM强度下的保加利亚蹲,在此前后进行单腿纵跳、血乳酸、主观疲劳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测试或采集。采集最大VL对应保加利亚蹲向心收缩阶段臀大肌、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的sEMG数据,分析每次向心收缩阶段VL与sEMG平均频率(mean frequency,M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PF)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四种VL保加利亚蹲均会诱发疲劳水平的显著增加。随着VL的增加,单腿纵跳、血乳酸、RPE和VAS所反映的疲劳水平随之加深,但各疲劳指标之间的变化幅度存在异步性。VL与sEMG的频谱指标MF(r:0.55~0.64)和MPF(r:0.31~0.44)的变化趋势分别存在显著的中度和低度相关关系。结论:VL能有效监控力量训练的疲劳。建议在力量训练实践中采用VL监控疲劳,以精准控制训练应激和预防过度疲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速度损失 表面肌电 力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