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代、北宋词“庭院楼台”意象的文化诗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旭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从文化诗学的观点来看,五代、北宋词中大量存在的“庭院楼台”意象,深刻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女性的一种典型状况:她们生活在狭小封闭的世界,与真正的大自然和纷繁的社会隔离;在以男性为抒情主人公的作品中,庭院楼台意象则反映了士大夫文... 从文化诗学的观点来看,五代、北宋词中大量存在的“庭院楼台”意象,深刻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女性的一种典型状况:她们生活在狭小封闭的世界,与真正的大自然和纷繁的社会隔离;在以男性为抒情主人公的作品中,庭院楼台意象则反映了士大夫文人拟身女子、侍君如妾的地位和人格意识上“向内转”的特有的历史内涵;联系中国诗歌史,这种情形凸现得更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楼台意象 文化诗学 女性 士大夫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与传统文化观念 大生命观的美学——天人合一与中国艺术精神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旭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5-161,共7页
中国古典美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它植根于深厚的文化渊源 ,体现出典型的传统文化观念。从哲学角度看 ,儒、释、道、易、玄固然各异 ,但其根本的文化观念则可归结为天人合一。由此在文艺中表现为 :主张效法天地之道 ,吸取生动形象传达... 中国古典美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它植根于深厚的文化渊源 ,体现出典型的传统文化观念。从哲学角度看 ,儒、释、道、易、玄固然各异 ,但其根本的文化观念则可归结为天人合一。由此在文艺中表现为 :主张效法天地之道 ,吸取生动形象传达宇宙造物的生命精神 ,以仁心感动天地 ,建立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无不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可以认为 ,传统文化观念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贯穿始终 ,构成其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本期编发的这三篇论文 ,或综论 ,或专论 ,都是从这一角度着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大生命观 美学 法天 取象 体仁 立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乐视野下的清代地方官府演剧初探——以直省地区的府厅州县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凡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本文尝试从戏曲与礼乐文化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清代地方官府演剧的戏曲史意义。文章认为,清代地方官府的戏曲活动主要有祭祀演剧、万寿庆典演剧及署宅堂会演剧三种类型;这些戏曲活动虽然功能、特点各异,但从礼乐视角看实际上都是一种配合... 本文尝试从戏曲与礼乐文化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清代地方官府演剧的戏曲史意义。文章认为,清代地方官府的戏曲活动主要有祭祀演剧、万寿庆典演剧及署宅堂会演剧三种类型;这些戏曲活动虽然功能、特点各异,但从礼乐视角看实际上都是一种配合地方诸礼而演的"乐";而各地官方仪式用乐的戏曲化,既是清代礼乐与戏曲交互发展演变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对清代戏曲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地方官府 演剧 礼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认斗争的符号化书写——解读铁凝的《谁能让我害羞》 被引量:2
4
作者 柯贵文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铁凝 《谁能让我害羞》 短篇小说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散文“平淡”风格的文体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旭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周作人散文“平淡”风格的文体学分析李旭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如果要推选一名最杰出的文体家,大概非周作人莫属。而他的文体,主要的特色是平淡。有人曾将他创造平淡美的艺术造诣同古希腊“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之美相提并论,说:... 周作人散文“平淡”风格的文体学分析李旭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如果要推选一名最杰出的文体家,大概非周作人莫属。而他的文体,主要的特色是平淡。有人曾将他创造平淡美的艺术造诣同古希腊“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之美相提并论,说:“我们景仰希腊艺术的不朽的美,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散文 文体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处理方法 客观事实 淡化方法 杂文 文字 《送董邵南序》 国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不应淡忘的红学研究成果──谈20世纪初侠人对《红楼梦》的评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章继光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9,共3页
20世纪初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同时问世的侠人关于《红楼梦》的评论运用西方现代观点肯定并高度赞扬了《红楼梦》抨击封建皇权、封建伦常、宗法制度的批判精神。它是维新派文学革新运动的产物,其观点对红学研究社会历史批评模式的确... 20世纪初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同时问世的侠人关于《红楼梦》的评论运用西方现代观点肯定并高度赞扬了《红楼梦》抨击封建皇权、封建伦常、宗法制度的批判精神。它是维新派文学革新运动的产物,其观点对红学研究社会历史批评模式的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研究 《红楼梦》 社会历史批评 《红楼梦评论》 文学 王国维 现代 维新派 封建皇权 宗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雍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60-63,共4页
按照“物名”与“事名”之分,并结合词的”立意”之义与“所指”之义的不同存在,来考察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得其主要规律:凡物名同源,或是立意之义相同,或是所指之义相类相关;凡事名同源,或是所指之事现象相类相关,或是所... 按照“物名”与“事名”之分,并结合词的”立意”之义与“所指”之义的不同存在,来考察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得其主要规律:凡物名同源,或是立意之义相同,或是所指之义相类相关;凡事名同源,或是所指之事现象相类相关,或是所指之事事理相因;凡物名与事名同源,或是事名所指之义即为物名立意之义,或是物名所指之物与事名所指之事直接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名 事名 立意之义 所指之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代小说研究的分歧
8
作者 李日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5-78,共4页
论古代小说研究的分歧李日星关于两种小说概念《庄子·外物》所谓“小说”,是指与“大达”不相干的“小道”,即不可与经世之论相比的世俗浅见,并非文体概念的界定。这是公论。汉代目录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和史学家班固借“小说... 论古代小说研究的分歧李日星关于两种小说概念《庄子·外物》所谓“小说”,是指与“大达”不相干的“小道”,即不可与经世之论相比的世俗浅见,并非文体概念的界定。这是公论。汉代目录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和史学家班固借“小说”一词用于学术源流和图书目录的分类、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文学研究 小说 概念 史学范畴 小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野下的新生代电影读解
9
作者 李静 《电影评介》 2009年第7期26-26,共1页
现代性,作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认真反思。置身于现代性的学术视野,第六代电影的读解可以从现代性反思、真实性深化、先锋性探索三方面进行探讨,审美现代性得以凸显,正是在此意义上,第六代电影提供了一份可资解读的文本。
关键词 现代性 新生代 真实性 先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