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岗岩采石场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实例研究及效果评价
1
作者 杨芝乙 徐华 +3 位作者 李胜伟 韩富庆 刘晶晶 陆玲玲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91,共12页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沿线存在大量的废弃采石场边坡,其地质条件复杂,植被恢复困难,极易诱发滚落石、崩塌甚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行车安全。以广东粤西地区一典型的废弃花岗岩采石场为研究对象,针对场区复杂的地形地...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沿线存在大量的废弃采石场边坡,其地质条件复杂,植被恢复困难,极易诱发滚落石、崩塌甚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行车安全。以广东粤西地区一典型的废弃花岗岩采石场为研究对象,针对场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采用“一区段一方案”的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方案解决边坡高陡破碎易垮塌以及植被难以恢复等难题,达到生态防护和植被恢复目的;通过植被混凝土现场喷播试验及理化性质测试,对植被覆盖率、植被生长速度、植物株高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植被混凝土喷播后,能够快速封闭坡面,28天的无侧限强度高达637 kPa。同时,5~7天植物种子发芽,28天坡面植被覆盖率90%,45天达到95%以上,3个月坡面植物完全遮盖裸露坡面。该研究实现了坡面防护与植被恢复的目标,有效防治了边坡溜塌、垮塌及滚落石等地质灾害,修复了花岗岩采石场边坡脆弱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生态修复 花岗岩 采石场 地质灾害防治 现场试验 粤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表高压旋喷加固的浆液渗透范围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华 张瑜 +3 位作者 郭国和 蔡敏 李奕信 陈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64-2072,2128,共10页
由于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地表高压旋喷加固后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及渗透性低等优点,已被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但高压旋喷浆液的渗透范围受到孔隙率、渗透路径及施工参数的影响难以确定。通过考虑岩土体性质、浆液流体力学特性及渗透路径... 由于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地表高压旋喷加固后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及渗透性低等优点,已被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但高压旋喷浆液的渗透范围受到孔隙率、渗透路径及施工参数的影响难以确定。通过考虑岩土体性质、浆液流体力学特性及渗透路径等因素影响,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浆液渗透范围的平面分析模型,推导出高压旋喷浆液的径向渗透范围计算公式,分析其适用范围及参数取值方法;结合现场开挖验证理论计算公式的可靠性,探讨影响浆液渗透范围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的浆液渗透径向范围分别为成桩半径的0.630倍、0.618倍,两者相差仅2%,能较好地体现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特性及各施工参数的影响;随岩土体孔隙率、浆液水灰比、旋喷压力的增大以及迂曲度的减小,浆液渗透范围呈增大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为隧道软弱围岩地表高压旋喷加固的桩间距及桩径设计、加固效果评价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浅埋段 高压旋喷 圆孔扩张理论 浆液渗透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投影线探测的高墩位姿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富庆 郭国和 +3 位作者 杨承昆 吴勇生 王伟力 李彩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135,150,共7页
针对目前超高桥墩垂直度检测方法存在危险系数较高、精度难以保证或自动化程度与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点云数据超高桥墩位姿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海量墩面点云双向分层;然后依条件选择分层文件... 针对目前超高桥墩垂直度检测方法存在危险系数较高、精度难以保证或自动化程度与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点云数据超高桥墩位姿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海量墩面点云双向分层;然后依条件选择分层文件探测点云投影线并划分桥墩面缓冲区;最后根据缓冲区自动提取墩面点云并进行位姿检测。本文以某山区高速桥梁高墩位姿检测为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无接触测量、高自动化、高工作效率及检测范围全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高墩桥梁 海量点云 直线检测 缓冲区 位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天环境下的交通流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俊 江凡 +1 位作者 彭德猛 寇子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为降低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升高速公路在恶劣环境下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利用元胞自动机(CA)中的NaSch模型,构建交通仿真环境,研究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限速策略;其次,通过分析雨天环境下的交通流影响因素,构建考虑雨天... 为降低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提升高速公路在恶劣环境下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利用元胞自动机(CA)中的NaSch模型,构建交通仿真环境,研究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限速策略;其次,通过分析雨天环境下的交通流影响因素,构建考虑雨天环境下驾驶人心理特性的NaSch模型,进而建立雨天环境下的道路交通流模型;最后,在4种不同降雨强度下,选取平均密度、平均车间距、累积排队长度等作为道路交通运行水平评价指标,通过模拟仿真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道路交通运行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而确定不同降雨强度下的限速策略。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高,道路的适应性下降速度越快,交通运行状况的恶化速度越快;随着降雨强度降低,道路对高限速的适应性显著好转,而对低限速的适应性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在高降雨强度水平下,根据限速值可以将道路情况分为适宜限速区、低限速区,而在中、低降雨强度水平下,可以将道路情况分为高限速区、适宜限速区、低限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降雨强度 能见度 最佳限速 元胞自动机(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