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雪灾害对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机械损伤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霞 沈孝清 +7 位作者 黄世能 罗鑫华 骆土寿 曾繁助 张娜 余伟盛 肖以华 王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在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700~1000m的植被群落中设置4个固定样地,研究雨雪冰冻灾害对其木本植物的机械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冰雪灾害对木本植物的机械损伤包括断梢、压弯、断干、翻蔸、倒伏等类型,其中压弯占的比... 在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700~1000m的植被群落中设置4个固定样地,研究雨雪冰冻灾害对其木本植物的机械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冰雪灾害对木本植物的机械损伤包括断梢、压弯、断干、翻蔸、倒伏等类型,其中压弯占的比例最高,超过总株数的50%;2)胸径≤3.0cm的林木受危害株数最多,其次是3.1~5.0cm,7.1~9.0cm的株数最少;平均胸径≤5.0cm的林木,主要危害表现为压弯,其他危害类型的平均胸径大多超过5.1cm;3)树高≤5.0m的林木受害较多,翻蔸的平均树高在5.0m以上,5.0m以下的大多是压弯和倒伏,断梢和断干的高度一般在3.1~5.0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灾害 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 机械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灾害对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栲类林建群种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旭 黄世能 +4 位作者 周光益 李家湘 邱治军 赵霞 邹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7,共7页
以广东乐昌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严重受损天然林为对象,研究冰雪灾害对该区域天然次生林建群种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区森林建群种以甜槠、南岭栲、小红栲、雷公青冈、冬青、虎皮楠和交让木为主,具有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分布;2)灾害对... 以广东乐昌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严重受损天然林为对象,研究冰雪灾害对该区域天然次生林建群种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区森林建群种以甜槠、南岭栲、小红栲、雷公青冈、冬青、虎皮楠和交让木为主,具有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分布;2)灾害对冬青损害最轻,虎皮楠损害最重,南岭栲、甜槠、小红栲、雷公青冈等栲类种和交让木损害居中;3)建群种各受损类型中胸径1.0~5.0cm以倒伏、压弯和正常类型最多,5.1~10cm以断干和翻蔸类型最多,15.0cm以上以断梢最多,10.0~15.0cm在各受损类型受损最低;4)海拔和坡度对不同的建群种受损程度影响不同,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地形因子对林木严重受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灾害 阔叶林 建群种 受损程度 南岭 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化管理在自然保护区资源巡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邝兆勇 李义平 +1 位作者 余光灿 罗鑫华 《热带林业》 2018年第3期59-63,共5页
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依托统一的地域管理和数字化平台,在保护区管理辖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结果表明:网格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管护工作效率,通过加强对关键位置和事件的巡查,实现责任管理到位、人员管理到岗、事件管理到点... 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依托统一的地域管理和数字化平台,在保护区管理辖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结果表明:网格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管护工作效率,通过加强对关键位置和事件的巡查,实现责任管理到位、人员管理到岗、事件管理到点,较好的促进管护模式由粗放型向科学化转变,达到全方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自然保护区 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中段冰灾受损群落和植物区系特征及保护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家湘 王旭 +3 位作者 黄世能 周光益 邹滨 罗鑫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72,共7页
南岭山地是我国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陈灵芝,1993),是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之间的一条自然地理分界带,阻挡北来寒潮和南来热带暖流的屏障,是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的重灾区。
关键词 冰雪灾害 常绿阔叶林 植物区系 保护生物学 南岭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杨东山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冠截留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邱治军 周光益 +2 位作者 吴仲民 邹滨 罗鑫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161,共5页
林冠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降雨的第一作用层。降雨经过林冠后,被进一步分为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作用不仅改变了降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影响了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李振新等,2004)。目前,已有大量文献... 林冠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降雨的第一作用层。降雨经过林冠后,被进一步分为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作用不仅改变了降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影响了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李振新等,2004)。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我国热带雨林(周光益,1997;张一平等,200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崔向慧等,2006)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万师强等,1999)的林冠截留特征。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次生林 林冠截留 水文生态效应 穿透雨 树干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灾害后的粤北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被引量:16
6
作者 肖以华 佟富春 +4 位作者 杨昌腾 陈康华 罗鑫华 肖荣高 邹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105,共7页
对冰雪灾害后粤北地区的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和生态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将研究区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3个功能类群,其中腐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占比例最大,而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占优势,捕食性动物两者所占比例较... 对冰雪灾害后粤北地区的森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和生态特性进行初步调查,将研究区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3个功能类群,其中腐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占比例最大,而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占优势,捕食性动物两者所占比例较小。土壤动物生物量最大的类群以寡毛纲蚯蚓为主,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DG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多样性指数(H)排序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均匀度指数(E)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C)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采样深度对大型土壤动物生态指数和功能类群的影响均为显著(P<0.01)。凋落物现存量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灾害 粤北 土壤动物 功能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3种林分凋落叶-根系-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非凡 孙冰 +2 位作者 裴男才 闫玮明 罗鑫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 分析人工林和次生林在养分分布方面的异同点和诱因,以掌握养分现状和变化规律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存在情况。 方法 以粤北南亚热带地区相近林龄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人工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人工林和次生林在养分分布方面的异同点和诱因,以掌握养分现状和变化规律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存在情况。 方法 以粤北南亚热带地区相近林龄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人工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凋落叶、根系及土壤(0~20 cm)全碳、全氮、全磷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 结果 ① 凋落叶全碳和全磷质量分数在3种林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红锥林凋落叶全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乐昌含笑林和次生林;根系的全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在3种林分间差异显著(P < 0.05),且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均为乐昌含笑林>次生林>红锥林;土壤的全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差异显著,且均为红锥林>次生林>乐昌含笑林。②碳氮比在3种林分中均为根系>凋落叶>土壤;碳磷比在红锥林和次生林中均为根系>凋落叶>土壤,而在乐昌含笑林中为凋落叶>根系>土壤;氮磷比在红锥林、乐昌含笑林和次生林中均为凋落叶>根系>土壤。而土壤的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在3种林分中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凋落叶的碳氮比、碳磷比均为乐昌含笑林最高,根系的碳氮比、碳磷比均为红锥林>次生林>乐昌含笑林。③红锥林根系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乐昌含笑林和次生林凋落物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以及根系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 0.05);3种林分凋落叶和根系的碳氮比和氮磷比无相关性(P>0.05);红锥林和乐昌含笑林的凋落叶、根系和土壤的碳磷比与氮磷比均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而次生林仅有凋落叶和土壤的碳磷比与氮磷比呈显著正相关(P < 0.05)。 结论 不同林分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规律不同;与全国土壤养分均值相比,研究区域呈高氮低磷的格局,说明当地土壤受全磷限制,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适当施磷改善土壤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凋落叶-根系-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红锥林 乐昌含笑林 次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不同林龄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孝清 周光益 +1 位作者 赵厚本 邹滨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在粤北地区选择不同林龄阶段(23、32、43、66 a)砍伐后飞播造林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阔叶混交林设立植物样地,开展野外调查研究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在各林龄阶段乔木层均占据主要优势,其重要值随林龄... 在粤北地区选择不同林龄阶段(23、32、43、66 a)砍伐后飞播造林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阔叶混交林设立植物样地,开展野外调查研究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在各林龄阶段乔木层均占据主要优势,其重要值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林龄23 a和32 a的阔叶树种以木荷(Schima superba)、甜槠(Castanopsis eyrei)、广东润楠(Machilus kwangtungensis)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林龄43 a和66 a的阔叶树种以鼠刺(Itea chinensis)、山茶(Camellia japonica)等低矮耐阴树种为主。马尾松早期促进了森林恢复和群落演替,后期则存在抑制作用。不同林龄阶段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灌木层则表现出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林龄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市1997-2017年森林火灾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国平 罗鑫华 赵厚本 《森林防火》 2018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乐昌市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1997-2017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17年,乐昌市森林火灾发生次数逐年下降,21年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减少了85.9%,防火成效显著。乐昌市森林火灾发生的月份主要在9月至次年4月,其中4月是... 对乐昌市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1997-2017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17年,乐昌市森林火灾发生次数逐年下降,21年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减少了85.9%,防火成效显著。乐昌市森林火灾发生的月份主要在9月至次年4月,其中4月是火灾最高发的月份,5~8月份灾情极少,这种季节差异主要是天气和人为活动造成的。乐昌市北片地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是南片地区的数倍,主要源于地质条件造成的森林植被发育差异和森林经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乐昌市 火灾统计分析 可燃物 火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乐昌市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邝兆勇 余光灿 +3 位作者 林军 邹滨 罗鑫华 吴仲民 《热带林业》 2018年第4期69-72,共4页
为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该文基于广东省乐昌市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农情条件展开思考,以实地访谈、调查问卷和线上查阅文献资料的形式获取有关数据。建议当地:1.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以... 为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该文基于广东省乐昌市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农情条件展开思考,以实地访谈、调查问卷和线上查阅文献资料的形式获取有关数据。建议当地:1.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2.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3.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特色文化价值;4.特色产业开发。通过"产品品牌化、农业特色化、生产规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打造出集餐饮、住宿、温泉、采摘、休闲、观光、娱乐、苗木、生态为一体的新时代乡村旅游特色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 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