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模式对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 冯珊珊 +8 位作者 金毅 黄宝明 贺碧霞 李玉 薛有安 王汝仙 谢泳娇 王茜 李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2-1840,共9页
目的:使用不同饮食模式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确认模型结果并探索饮食模式对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47只SD大鼠分别以正常饮食(维持饲料且自由摄食,n=25)、控制饮食(维持饲料但减量... 目的:使用不同饮食模式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确认模型结果并探索饮食模式对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47只SD大鼠分别以正常饮食(维持饲料且自由摄食,n=25)、控制饮食(维持饲料但减量20%,n=25)和高脂饮食(高脂饲料且自由摄食,n=97)分组喂养后注射低剂量STZ,以空腹血糖是否达到糖尿病造模标准再分为未成模大鼠和成模大鼠,追踪动物的摄食、饮水和体重,通过组织病理学分析各组大鼠肾脏病变,采集各阶段的血浆样品并检测内源性代谢产物进而开展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不同饮食模式联合低剂量STZ可不同程度诱发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管空泡变性,累及部分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高脂饮食组的糖尿病成模率(89.2%)和肾脏病变率均最高(造模前期7/10,造模后期57/59),控制饮食组肾脏病变率最低(造模前期0/12,造模后期3/13)。相比正常饮食组,控制饮食组能量代谢和糖异生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如L-肉毒碱,不饱和脂肪酸二十四碳四烯酸(24:4n-6),氨基酸及其衍生物L-胱硫醚、4-氯-L-苏氨酸、L-酪氨酸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促进大鼠糖尿病及其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适当限制饮食量可促进大鼠的能量代谢和糖异生作用,有利于减轻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脏病变 饮食模式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