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
3
1
作者
魏绪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方法52例疑似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TVS-SHG)、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的超声表现、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表现。结果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方法52例疑似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TVS-SHG)、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的超声表现、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表现。结果52例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其中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5%(45/52)。误诊7例,误诊率为13.5%(7/52),其中内膜息肉4例,肌壁间肌瘤2例,人流术后残余1例。经CDFI检查52例,显示彩色血流52例,血流检出率为100.0%(52/52)。经TVS-SHG检查15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15/15)。宫腔线Y状分离、弯曲、中断或消失,宫腔间见异常回声团块,等回声肌瘤充满宫腔时,子宫内膜不易分辨。宫腔积液时,肌瘤的大部分可被液性暗区包绕,可显示子宫内膜与瘤体的关系。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患者中,单发性35例,多发性10例,肌瘤直径4~36 mm,平均肌瘤直径16 mm。①低回声团块,大部分瘤体内回声较均匀,部分瘤体间可有散在的小暗区。共39例,占75.0%(39/52)。②高回声团块伴蜂窝状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共10例,占19.2%(10/52)。③中等回声团块,共6例,占11.5%(6/52)。在瘤体周边可见彩色鲜明的血流回声,当带蒂瘤体延伸入宫颈口时可见其周边环绕走行的血管,瘤体根部可见与宫体肌层相延续。52例均显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43~0.79,平均RI 0.61,A/B 1.80~7.50,平均A/B 3.50。在充满液体的宫腔内,可见肌瘤呈圆形、葡萄状等多种形态,有蒂的小肌瘤可在液体内飘动。隐藏在内膜下的小肌瘤亦可显露无遗,其中对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连续性中断尤其清晰,可明确与内膜息肉、内膜团块状增生等相鉴别。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有效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进行诊断,结合TVSSHG、CDFI,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应与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人工流产后残留等疾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
阴道超声
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阴道彩超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润珊
何淑媚
+4 位作者
卢翠碧
杨帆
郑楠
陈杰恒
陈巧珠
《北方药学》
2016年第7期196-196,共1页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生理性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服用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95例,对其进行阴道彩超检查,评判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癌与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经...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生理性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服用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95例,对其进行阴道彩超检查,评判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癌与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并将结果与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有较高相关性。结论:阴道彩超作为无创性检查,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彩超
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三苯氧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
3
1
作者
魏绪龙
机构
广东东莞第五人民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价值。方法52例疑似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TVS-SHG)、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的超声表现、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表现。结果52例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其中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5%(45/52)。误诊7例,误诊率为13.5%(7/52),其中内膜息肉4例,肌壁间肌瘤2例,人流术后残余1例。经CDFI检查52例,显示彩色血流52例,血流检出率为100.0%(52/52)。经TVS-SHG检查15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15/15)。宫腔线Y状分离、弯曲、中断或消失,宫腔间见异常回声团块,等回声肌瘤充满宫腔时,子宫内膜不易分辨。宫腔积液时,肌瘤的大部分可被液性暗区包绕,可显示子宫内膜与瘤体的关系。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患者中,单发性35例,多发性10例,肌瘤直径4~36 mm,平均肌瘤直径16 mm。①低回声团块,大部分瘤体内回声较均匀,部分瘤体间可有散在的小暗区。共39例,占75.0%(39/52)。②高回声团块伴蜂窝状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共10例,占19.2%(10/52)。③中等回声团块,共6例,占11.5%(6/52)。在瘤体周边可见彩色鲜明的血流回声,当带蒂瘤体延伸入宫颈口时可见其周边环绕走行的血管,瘤体根部可见与宫体肌层相延续。52例均显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43~0.79,平均RI 0.61,A/B 1.80~7.50,平均A/B 3.50。在充满液体的宫腔内,可见肌瘤呈圆形、葡萄状等多种形态,有蒂的小肌瘤可在液体内飘动。隐藏在内膜下的小肌瘤亦可显露无遗,其中对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连续性中断尤其清晰,可明确与内膜息肉、内膜团块状增生等相鉴别。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有效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进行诊断,结合TVSSHG、CDFI,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应与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人工流产后残留等疾病进行鉴别。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
阴道超声
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阴道彩超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润珊
何淑媚
卢翠碧
杨帆
郑楠
陈杰恒
陈巧珠
机构
广东
省
东莞
市
第五
人民医院
超声
科
出处
《北方药学》
2016年第7期196-196,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生理性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服用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95例,对其进行阴道彩超检查,评判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癌与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并将结果与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有较高相关性。结论:阴道彩超作为无创性检查,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阴道彩超
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三苯氧胺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诊断
魏绪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阴道彩超对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发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万润珊
何淑媚
卢翠碧
杨帆
郑楠
陈杰恒
陈巧珠
《北方药学》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