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善皓 叶淦湖 +2 位作者 陈焕亮 刘小红 李义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3,共2页
骶髂关节病变所引发的腰腿痛是近年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据报道,骶髂关节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使正常的关节发生了微小错缝.即发生半脱位.诱发腰腿痛。这种改变在X线摄片上目前还不易得到反映。解剖结构改变以后.影响到骶髂关节的... 骶髂关节病变所引发的腰腿痛是近年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据报道,骶髂关节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使正常的关节发生了微小错缝.即发生半脱位.诱发腰腿痛。这种改变在X线摄片上目前还不易得到反映。解剖结构改变以后.影响到骶髂关节的生理功能.故出现肿胀疼痛嗍。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骶髂关节半脱位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诊断过程中医生的主观性太强.缺少可操作性。而一些被用来诊断骶髂关节半脱位的症状和体征.也同样会出现在腰骶部其他疾病当中。因此.为了明确目前临床报道较多的骶髂关节半脱位究竟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还是多种腰骶部疾病所共有的症候群。我们对148例骶髂关节半脱位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分析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半脱位 临床研究 骶髂关节病变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查 X线摄片 肿胀疼痛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义凯 朱洪民 +1 位作者 陈焕亮 李庐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3-735,743,共4页
目的:探讨并完善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以提高确诊率及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09年6月间不明原因的腰骶部疼痛患者410例,分别用两种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统计分析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410例患者... 目的:探讨并完善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以提高确诊率及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09年6月间不明原因的腰骶部疼痛患者410例,分别用两种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统计分析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410例患者中,应用修订的纽约标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者330例;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83.33%。4字试验和骶髂关节叩击痛在早期患者中更典型。结论: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简便易操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适合发现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筛选标准 临床研究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扩容技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锦华 黄建华 盖锡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73-3974,共2页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技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40例中度OSAHS患者,纤维鼻咽镜和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确定阻塞位置为鼻、鼻咽和腭咽平面,于内镜下鼻腔扩容治疗鼻腔病变...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技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40例中度OSAHS患者,纤维鼻咽镜和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确定阻塞位置为鼻、鼻咽和腭咽平面,于内镜下鼻腔扩容治疗鼻腔病变,术后2个月行主观ESS评分及复查多导睡眠监测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鼾声指数及ES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ESS评分从(14.65±6.19)下降到(5.35±3.15);鼾声指数从(185.63±90.58)次/h降至(82.73±41.56)次/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鼻腔扩容术可以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及鼾声指数,但不能改善OSAHS患者的AHI及LsaO2水平,说明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仍需行口咽部手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鼻腔扩容术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指标与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焕亮 祁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55-40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程度和活动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9例临床诊断为AS的患者,测定ESR、CRP水平并拍摄骨盆平片诊断骶髂关节炎分级,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程度和活动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9例临床诊断为AS的患者,测定ESR、CRP水平并拍摄骨盆平片诊断骶髂关节炎分级,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Ⅲ级的患者的CRP水平显著高于0级、Ⅰ级的CRP水平;(2)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Ⅳ级的患者ESR显著高于X线分级0级、Ⅰ级的ESR水平;(3)ESR和CRP与骶髂关节X线分级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ESR和CRP都对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结合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尽早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炎 相关分析 血沉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筋膜固定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伟雄 赵卫东 +3 位作者 叶淦湖 欧阳钧 钟世镇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评价自体筋膜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及循环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18具新鲜猪脊柱运动节段 (L4 ~L5)标本模型按正常组、滑脱组、筋膜固定组顺序进行试验。先对比观察各组在脊柱三维空间分析系统屈伸活动的水平位移。再用双轴液... 目的 :评价自体筋膜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及循环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18具新鲜猪脊柱运动节段 (L4 ~L5)标本模型按正常组、滑脱组、筋膜固定组顺序进行试验。先对比观察各组在脊柱三维空间分析系统屈伸活动的水平位移。再用双轴液压伺服生物材料测试系统进行载荷下屈伸试验。获得首次载荷循环及每间隔 2 5 0次 ,共 15 0 0次循环运动范围及初始刚度值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滑脱组水平位移大于正常组和固定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首次循环载荷下 ,滑脱组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组和固定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首次循环载荷 ,滑脱组屈、伸初始刚度均小于正常组及固定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固定组也明显大于正常组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P <0 .0 5 )。第 15 0 0次循环载荷下的初始刚度仍高于正常组。结论 :采用自体筋膜固定腰椎滑脱术后瞬时失稳和保持其稳定性是有效的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腰椎滑脱 腰椎失稳 自体筋膜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急诊X线摄影骨折漏诊17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其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急诊骨折X线漏诊原因,探讨创伤性急诊影像学检查方法与作用。方法对17例急诊X线摄影骨折漏诊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骨折的部位分别是:肋骨骨折2例,脊椎骨折3例,腕舟骨及颅底骨折各1例,髋关节、骶... 目的分析临床急诊骨折X线漏诊原因,探讨创伤性急诊影像学检查方法与作用。方法对17例急诊X线摄影骨折漏诊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骨折的部位分别是:肋骨骨折2例,脊椎骨折3例,腕舟骨及颅底骨折各1例,髋关节、骶髂关节骨折各2例,肘关节及膝关节骨折各3例。漏诊的原因有:X线投照体位及条件等技术因素6例,诊断医师没有注意骨折的间接征及细致检查患者5例,对隐匿部位骨折认识不足4例,其余2例重叠部位骨折。结论改进对急诊患者X线照片的质量,提高对常见隐匿部位骨折及骨折间接征象的认识、细致检查患者症状体征可以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X线摄影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肌间沟C_6横突位粗针分层注药臂丛神经阻滞法临床试用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福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487-487,共1页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法 股间沟C6横突位 粗针分层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筋膜固定腰椎失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叶淦湖 梁伟雄 +3 位作者 赵卫东 欧阳均 钟世镇 黄文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 :评价自体筋膜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使用 18具新鲜猪脊柱标本 (L4~L5)分成 3组 :正常组、失稳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组、经椎弓根用自体筋膜固定L4,5组。按顺序进行两种试验 :用脊柱三维空间分析系统对比观察各组标本... 目的 :评价自体筋膜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使用 18具新鲜猪脊柱标本 (L4~L5)分成 3组 :正常组、失稳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组、经椎弓根用自体筋膜固定L4,5组。按顺序进行两种试验 :用脊柱三维空间分析系统对比观察各组标本在 4 0N·m力矩下屈伸活动的水平位移 ,然后再用双轴液压伺服生物材料测试系统(MTS)进行载荷下屈伸试验 ,将首次载荷循环时及其后 15 0 0次循环中每间隔 2 5 0次循环时所测得的运动范围和初始刚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滑脱组水平位移大于正常组和固定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首次循环载荷下 ,滑脱组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组和固定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屈、伸初始刚度均小于正常组及固定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第 15 0 0次循环载荷下 ,固定组初始刚度仍高于正常组。结论 :自体筋膜固定方法对各种原因如退行性脊柱、椎间盘病变伴或不伴有滑脱或广泛椎板切除术后所致的腰椎失稳有稳定和固定作用 ,并可能防止固定节段上下相邻脊柱的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失稳 退行性腰椎滑脱 自体筋膜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的爱
9
作者 黄见可(词) 刘国辉(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