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溪黄草中3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泽青 帅欧 +3 位作者 林励 邱戊盛 欧先涛 吴攀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6-29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溪黄草中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及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ynergi 4u Fusion RP 80A C18(250mm×4.6mm,5μm,Phenomenex company)色谱柱;流动相:甲醇(A)-0.2%磷酸水(B)(V∶V=9∶1);等度洗脱;流速:0.6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溪黄草中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及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ynergi 4u Fusion RP 80A C18(250mm×4.6mm,5μm,Phenomenex company)色谱柱;流动相:甲醇(A)-0.2%磷酸水(B)(V∶V=9∶1);等度洗脱;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及熊果酸分别在0.111~1.111mg/mL(r=0.9999)、0.026~0.256mg/mL(r=0.9999)、0.307~3.067m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2%、97.08%和97.46%(n=6),RSD分别为1.24%、1.62%和1.2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溪黄草3种主要成分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三萜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钱胆通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小瑜 黄诺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进一步完善金钱胆通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在原标准基础上对处方中茵陈、柴胡的薄层鉴别项的供试品溶液提取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增加了连钱草的定性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虎杖中有效成分虎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本法平... 目的:进一步完善金钱胆通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在原标准基础上对处方中茵陈、柴胡的薄层鉴别项的供试品溶液提取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增加了连钱草的定性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虎杖中有效成分虎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本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9%、RSD为1.12%(n=9);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胆通口服液 虎杖 虎杖苷 含量测定 薄层扫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力宝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小瑜 黄诺嘉 马安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进一步完善脑力宝丸质量标准。方法: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南五味子、石菖蒲、川芎、维生素E的薄层鉴别,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异丙醇(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4nm;测定维生素... 目的:进一步完善脑力宝丸质量标准。方法: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南五味子、石菖蒲、川芎、维生素E的薄层鉴别,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异丙醇(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4nm;测定维生素E含量。流动相:0.5%冰醋酸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6 nm;测定维生素B1含量。结果:可在同一薄层板上同时检出南五味子、石菖蒲、川芎、维生素E;薄层色谱特征明显,定性鉴别各阴性对照均无干扰。维生素E、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和99.54%,RSD分别为1.66%和1.87%。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结果令人满意,作为药品标准可有效地控制脑力宝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宝丸 TLC 维生素E 维生素B1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血当归精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辛美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补血当归精 当归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清热片中挥发油成分的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59-860,共2页
关键词 挥发油 Β-环糊精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木注射液成分抑制SARS-CoV-2的研究
6
作者 赵广健 翟德设 +4 位作者 于日磊 李以诺 李俪 徐锡明 初燕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从苦木注射液中寻找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化合物组分,为抗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寻找抗SARS-CoV-2的相关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和结合自由能计算,预测苦木注射液的主要化合物分子与7个冠状病毒靶点的结合... 本文从苦木注射液中寻找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化合物组分,为抗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寻找抗SARS-CoV-2的相关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和结合自由能计算,预测苦木注射液的主要化合物分子与7个冠状病毒靶点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研究的28个苦木注射液组分中,有5个可能具有抗新冠病毒作用。苦木注射液可能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其中的5个组分有希望被进一步开发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注射液 SARS-CoV-2 分子对接 结合自由能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