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铵伊利石质矸石氮的溶出实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钦甫 刘龙涛 +3 位作者 沈少川 丁述理 郑丽华 程宏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2-1026,共5页
利用铵伊利石含量较高的泥质矸石,采用静态浸泡淋滤实验,通过对淋滤液中不同形态氮的测定,探讨了铵伊利石矿物氮的溶出机理和行为.研究发现,铵伊利石矿物中的NH4+易于被水溶出.在初始pH值为中性和酸性的淋滤体系中,NH4+具有相似的溶出行... 利用铵伊利石含量较高的泥质矸石,采用静态浸泡淋滤实验,通过对淋滤液中不同形态氮的测定,探讨了铵伊利石矿物氮的溶出机理和行为.研究发现,铵伊利石矿物中的NH4+易于被水溶出.在初始pH值为中性和酸性的淋滤体系中,NH4+具有相似的溶出行为.NH4+在碱性条件下比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易溶出.不管淋滤液初始酸碱度如何,随时间增加,淋滤液均趋于中性—弱碱性,说明铵伊利石矿物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铵氮是淋滤液中氮的主要形式,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则很少.不同形态氮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随时间的增长,铵态氮逐渐向硝态氮转化,碱性条件可加速转化过程.模拟实验与实际水体的检测表明:铵伊利石矸石在长期的风化淋滤过程中,其溶出的NH4+对矸石堆周围水体和土壤中氮的富集和污染可能有潜在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伊利石 煤矸石 淋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伊利石矿物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钦甫 郑丽华 +2 位作者 沈少川 程宏飞 刘龙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2,共6页
通过室内对含铵伊利石粘土岩样品加热处理,利用DTA、XRD、FTIR、氮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铵伊利石的热稳定性,发现铵伊利石矿物中的氮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铵伊利石矿物晶格结构在500℃之前,具有稳定性,层间的N表现为缓慢释... 通过室内对含铵伊利石粘土岩样品加热处理,利用DTA、XRD、FTIR、氮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铵伊利石的热稳定性,发现铵伊利石矿物中的氮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铵伊利石矿物晶格结构在500℃之前,具有稳定性,层间的N表现为缓慢释放的特征。在500—600℃温度区间,层间N的释放速率加剧。600℃开始向半晶质化方向发展,700℃以上晶格结构破坏,层间NH4^+消失。加热到700~800℃高温相中,仍残留有0.3%-0.5%的氮,这表明矿物中的N在高温下通过与Si、Al和O原子化学结合,仍具有比较高的相对稳定性。本研究对于认识地球系统幔源物质演化、运移、分异、脾气作用和氮循环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伊利石 热稳定性 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