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焦秀清 代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内...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及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豆 闫延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QCC)活动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CHD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均接受PCI,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QCC)活动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CHD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均接受PCI,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医护一体化QCC活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遵医行为评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MACE发生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遵医行为评分、CSMS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4.08%)较参照组(18.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工作积极性、发现问题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团队和谐度等护理人员护理技能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QCC活动可改善老年CHD患者PCI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降低MACE发生风险,增强护理人员护理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人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 经皮冠脉介入术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耀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2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应用40mg/...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2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应用40mg/d瑞舒伐他汀,且于术前2h应用一次40mg瑞舒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PCI术前、术后12h时CK-MB、cTNT改变情况,手术完成30d后心脏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在术后12h时的CK-MB、cTNT值都低于对照组,且术后30d不良症状出现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均为出现主要并发症。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PCI手术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出现几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焦秀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观察组,体检为健康者为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依病情应用β-受体阻滞剂、... 目的探讨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观察组,体检为健康者为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依病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肌酐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尿酸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尿酸随心功能加重逐渐增高,经相关分析尿酸与血浆BNP呈正相关。观察组经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可随心功能加重逐渐增高,可作为评价心功能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222-223,共2页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冠心病患者50例,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基本可以在30 min之...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冠心病患者50例,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基本可以在30 min之内初步恢复,症状减弱,血压和心率回归正常水平。结论对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预防诱因是减少发病的关键,同时合适的护理对其身体恢复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耀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130-131,共2页
目的研究并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我院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运用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 目的研究并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我院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运用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运用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T段明显回落,且患者治疗30 d的死亡率1.82%,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85.4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其发病6 h内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6h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满意度等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满意度以及知识健康掌握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时间提高医护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8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8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血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希望水平、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867-286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希望水平、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CH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希望水平、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CH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采用Hearth希望量表(HHI)、Jalowiec应对量表(JS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希望水平、应对方式、负性情绪(抑郁/焦虑)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HHI评分均较于预前升高,HAMA评分均较于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JSC屈服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CHD患者希望水平,促进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并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护理干预 希望水平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亚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552-55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2%比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65%比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整体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亚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88.10%比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7.52±2.37)分比(10.37±2.81)分],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综合护理 心力衰竭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