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学从业人员职业辐射剂量测量的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恒飞 李灵军 +2 位作者 陈创举 王黎洲 周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5-668,共4页
目的:随着介入手术过程趋向复杂化,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受照的辐射剂量、时间也日益增加。因此,关于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是目前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监测介入放射学职业人员受照的职业辐射剂量,评估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 目的:随着介入手术过程趋向复杂化,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受照的辐射剂量、时间也日益增加。因此,关于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是目前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监测介入放射学职业人员受照的职业辐射剂量,评估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度职业辐射剂量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5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受照的职业辐射剂量(有效剂量与剂量当量),辐射剂量通过a、b两枚个人剂量计进行检测(a:一枚佩戴在外衣上;b:一枚佩戴在铅衣上)。结果:将本院于2014—2015年进行的介入手术筛选出2 202例,纳入本研究的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包括:6名介入医师、3名护士、3名放射技师,其年度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00±1.50(0.84~6.17)mSv/y、1.34±0.55(0.70~2.20)mSv/y及0.60±0.48(0.02~1.43)mSv/y,剂量当量分别为:19.84±12.45(7.0~48.5)mSv/y、4.73±0.72(3.9~6.2)mSv/y及1.30±1.00(0.2~2.7)mSv/y。对于介入医师A组、A+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02±0.74)mSv/y、(3.00±1.50)mSv/y(P<0.001)。对于护士(P=0.186)与放射技师(P=0.186),A组较A+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均更低。结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年度受照的职业辐射剂量:介入医师>护士>放射技师。而A组的职业辐射剂量远远小于A+B组的。因此,为了正确评估职业辐射剂量,应使用a+b两枚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CD4^+CD25^+Tr细胞和sICAM-1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恒飞 朱洁 +3 位作者 李灵军 马慧贤 王黎洲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CD4^+CD25^+Tr细胞(Treg)、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SAH患者108例(观察组)和非器质性神经病变伴头痛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多色技术...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CD4^+CD25^+Tr细胞(Treg)、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SAH患者108例(观察组)和非器质性神经病变伴头痛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多色技术检测脑脊液中Tre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L-6、sICAM-1。比较两组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析它们与Treg的关系。分析Hunt-Hess分级、脑血管痉挛与sICAM-1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Treg、IL-10、TGF-β1分别为(1.09±0.21)%、(0.67±0.17)%、(0.29±0.0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CAM-1、IL-6分别为(793.1±84.8)pg/ml、(47.2±24.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发性SAH患者Treg、NIHSS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外伤性SAH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外伤性SAH患者(P<0.05)。Treg、IL-10、TGF-β1与GCS评分呈正相关,与NIHSS评分、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随着Hunt-Hess分级增加,sICAM-1与IL-6逐渐升高,各Hunt-Hess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痉挛患者sICAM-1、IL-6显著高于脑血管非痉挛患者(P<0.05)。结论 Treg下降对自发性SAH发生影响较大,sICAM-1升高可加速SAH病情并向脑血管痉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子宫动脉栓塞联合静脉化学治疗晚期宫颈癌伴阴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恒飞 杨学刚 +1 位作者 周石 李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静脉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伴阴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0年38例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加载顺铂70 mg/m^(2))经子宫动脉栓塞联合静脉化疗(紫杉醇135 mg/m^(2))局部晚期...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静脉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伴阴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0年38例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加载顺铂70 mg/m^(2))经子宫动脉栓塞联合静脉化疗(紫杉醇135 mg/m^(2))局部晚期宫颈癌伴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近期疗效、手术切除率、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1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全部停止。治疗后1个月有效率为68.4%(26/38),肿瘤控制率为100.0%(38/38),手术切除率为94.7%(36/38)。中位生存时间为68.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78.6%、64.6%。未见特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载药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联合静脉化学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伴阴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栓塞 CalliSpheres微球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