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大气PM_(10)和PM_(2·5)污染水平及其微量元素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章现 蔡宝森 +1 位作者 张江石 王国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PM10) PM2.5 大气颗粒物 元素特征 污染水平 平顶山市 空气质量标准 河南省 微量 细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市大气PM_(10)、PM_(2.5)污染调查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章现 袁英贤 +1 位作者 张江石 王国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9,共4页
于2003年12月-2004年11月对平顶山市城区大气PM10、PM2.5污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大气PM10、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0.031mg/m^3~0.862mg/m^3、0.019mg/m^3~0.438mg/m^3;年均值分别为0.174mg/m^3、0.114mg/m^3,超... 于2003年12月-2004年11月对平顶山市城区大气PM10、PM2.5污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大气PM10、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0.031mg/m^3~0.862mg/m^3、0.019mg/m^3~0.438mg/m^3;年均值分别为0.174mg/m^3、0.114mg/m^3,超标0,74倍、6.60倍。PM10、PM2.5,污染的季节变化趋势是以冬季、春季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细颗粒(PM2.5)约占PM10 65%;As、Pb、Cd、S、Zn、Cu、Mn、Ca等元素是颗粒物中主要污染元素,易在PM2.5中富集。平顶山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煤炭燃烧、汽车尾气、城市基础建设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微量元素 富集 平顶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素厂生产车间粉尘及沥青烟治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章现 冯兴华 杨甲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7-841,共5页
通过炭素厂车间粉尘和沥青烟治理工程实例,阐述了在沥青熔化、粉碎、混捏、压型、焙烧工序采用快速沥青熔化技术、分散安装集气罩与集中袋式除尘系统一体化、焙烧炉多管静电除尘系统相结合的污染物控制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工程能使车... 通过炭素厂车间粉尘和沥青烟治理工程实例,阐述了在沥青熔化、粉碎、混捏、压型、焙烧工序采用快速沥青熔化技术、分散安装集气罩与集中袋式除尘系统一体化、焙烧炉多管静电除尘系统相结合的污染物控制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工程能使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净化效率达到83.9%~93.2%,大大降低了车间空气粉尘浓度。焙烧炉净化处理后烟尘排放质量浓度为20.0 mg/m3,沥青烟排放质量浓度为14.2 mg/m3,苯并[a]芘排放质量浓度为0.054×10-3 mg/m3,所有污染物均达到排放标准。为小型炭素厂粉尘及沥青烟的综合治理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素厂 粉尘 沥青烟 除尘系统 净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捕法净化焙烧炉沥青烟气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章现 蔡宝森 张胜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2-93,共2页
针对炭素焙烧炉烟气特点,采用雾化水预处理和电捕焦油技术,对某炭素厂焙烧炉烟气进行治理,达到既高效净化有害气体,又降低资金投入。处理后的烟气指标为:沥青烟浓度13.8mg/m3,苯并(a)芘浓度0.053×10-3mg/m3,烟尘浓度19.1mg/m3,各... 针对炭素焙烧炉烟气特点,采用雾化水预处理和电捕焦油技术,对某炭素厂焙烧炉烟气进行治理,达到既高效净化有害气体,又降低资金投入。处理后的烟气指标为:沥青烟浓度13.8mg/m3,苯并(a)芘浓度0.053×10-3mg/m3,烟尘浓度19.1mg/m3,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素焙烧炉 沥青烟 苯并(A)芘 烟尘 雾化水 电捕焦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COD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韦连喜 何艳 李朝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34,共2页
在COD测定时 ,通过对样品回流液的吸光度测定 ,建立吸光度对COD的回归曲线 ,利用该曲线 ,在测得样品回流液吸光度的情况下 ,可计算出COD。在大批样品测定时 ,能达节省时间和试剂的目的 ,测定效果较好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相关曲线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特大煤矿事故的时间规律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江石 刘章现 +1 位作者 李连山 李树彬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99-102,共4页
针对1970年以来1 400多起重、特大煤矿事故,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煤矿重、特大事故的时间规律以及不同事故类型与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发现重、特大煤矿事故与月份、每天不同时间段等有一定相关。每年11、4、35、、6等月份重、特大事... 针对1970年以来1 400多起重、特大煤矿事故,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煤矿重、特大事故的时间规律以及不同事故类型与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发现重、特大煤矿事故与月份、每天不同时间段等有一定相关。每年11、4、35、、6等月份重、特大事故较多,2月份事故次数最少(Asymp Sig=0.018),时间上重、特大事故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9:00—13:00(Asymp Sig=0.000)。自70年代以来单次事故死亡人数没有明显减少,不同事故类型与死亡人数有明显不同(Asymp Sig=0.000),瓦斯事故、煤尘事故、火灾、水灾、煤与瓦斯突出等单次影响较大,事故的时间规律在日期上显现不明显(Asymp Sig=0.262)。预防重、特大事故应尤其注意相应的时间段和相应的事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事故 煤矿 时间规律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蒙脱石吸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 被引量:6
7
作者 郭一飞 曹文平 张永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60,共5页
为研究蒙脱石吸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可行性和特性,将蒙脱石粉末投放到预曝气池中对污染较重的水源水进行了95d的生产性处理试验。运行结果表明:CODMn平均去除率达48.48%,出水色度为8~15倍;浊度平均去除率达96.42%;氨氮平均去除率... 为研究蒙脱石吸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可行性和特性,将蒙脱石粉末投放到预曝气池中对污染较重的水源水进行了95d的生产性处理试验。运行结果表明:CODMn平均去除率达48.48%,出水色度为8~15倍;浊度平均去除率达96.42%;氨氮平均去除率达80.77%;分析认为,蒙脱石吸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效果很好,说明利用蒙脱石吸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吸附氧化 微污染水源水 可行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负载TiO_2催化剂的制备与降解苯酚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乐观 朱新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7-580,共4页
以粉煤灰中分离的微珠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SEM技术对粉煤灰微珠负载TiO2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悬浮体系以苯酚为降解对象,研究了TiO2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负载TiO2催化剂在悬... 以粉煤灰中分离的微珠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SEM技术对粉煤灰微珠负载TiO2光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悬浮体系以苯酚为降解对象,研究了TiO2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负载TiO2催化剂在悬浮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催化剂负载4次,500℃煅烧2 h,降解苯酚的能力最强,在苯酚浓度为102 mg/L,120 min降解率达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微球 二氧化钛 光催化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空化作用于水中天然有机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胜华 靳慧征 张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8,共4页
利用超声空化作用去除水中天然有机质(Natural Organic Matter,简称NOM)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研究了采用低频高功耗率的超声处理富里酸溶液,结果表明:由于超声空化的热解及氧化作用,随着声功率及富里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ORP逐... 利用超声空化作用去除水中天然有机质(Natural Organic Matter,简称NOM)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研究了采用低频高功耗率的超声处理富里酸溶液,结果表明:由于超声空化的热解及氧化作用,随着声功率及富里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ORP逐渐减小,溶液的温度、浊度逐渐增加,体系中加入盐酸后能够放大超声作用。作为水中NOM浓度的替代参数,UV_(254)在超声作用下缓慢增加,而总有机碳(TOC)的超声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规律,在20min超声作用之后,TOC去除率由21.2%增至31.6%,加入盐酸后,由24.7%增至34.8%。该研究可为超声协同其他工艺进行水处理提供放大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质(NOM) 富里酸 超声 UV254 TOC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商场PM_(10)、PM_(2·5)污染水平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章现 罗领先 史丽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0,共5页
利用便携式气溶胶监测仪,对平顶山市区的中原商场、商业大楼、食品城总店三家大型商场不同楼层空气PM10和PM2.5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显示,平顶山市大中型商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严重,PM10、PM2.5污染平均超标率分别为13.7%和48.0%;PM10、P... 利用便携式气溶胶监测仪,对平顶山市区的中原商场、商业大楼、食品城总店三家大型商场不同楼层空气PM10和PM2.5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显示,平顶山市大中型商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严重,PM10、PM2.5污染平均超标率分别为13.7%和48.0%;PM10、PM2.5的质量浓度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PM10中PM2.5所占比例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商场 PM10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吖啶橙修饰电极上对苯二酚的电催化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岩 吕鹏飞 李胜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26-728,共3页
将吖啶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并研究了此电极上对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发现聚吖啶橙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使其氧化电位降低,峰电流增大。在优化的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在6.8×101~吼... 将吖啶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并研究了此电极上对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发现聚吖啶橙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使其氧化电位降低,峰电流增大。在优化的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在6.8×101~吼6×10^-5mol·L^-1和3.5×10^-4~2.1×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零电位处闭路富集130S,测得其检出限为3×10^-7mol·L^-1,用于模拟废水样的分析,测得对苯二酚的回收率在97.3%~10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吖啶橙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负载纳米TiO_2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新锋 张君 杨家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5-277,29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复合磁性载体上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膜,得到了易于磁性固液分离的复合光催化剂,运用XRD、BET、SEM等方法表征它的物质性质,并以典型的偶氮染料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的光催化剂的活性。结...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复合磁性载体上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膜,得到了易于磁性固液分离的复合光催化剂,运用XRD、BET、SEM等方法表征它的物质性质,并以典型的偶氮染料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的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复合载体上负载4次,500℃保温2 h,得到的磁载催化剂活性最高,处理初始浓度为20 mg/L,pH值为7,2 h降解率达到46%,同时此催化剂能够用磁场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复合磁载体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吖啶橙修饰电极上多巴胺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伏安法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在玻碳电极上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吖啶橙修饰膜电极并研究了此电极上多巴胺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多巴胺在聚吖啶橙修饰电极上于0.50V和0.47V处出现一对灵敏、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2.8×1... 在玻碳电极上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吖啶橙修饰膜电极并研究了此电极上多巴胺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多巴胺在聚吖啶橙修饰电极上于0.50V和0.47V处出现一对灵敏、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2.8×10-7~5.3×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V处闭路富集150s,检出限为7.0×10-9mol·L-1,用于多巴胺针剂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含量测定 聚吖啶橙修饰电极 电化学行为 伏安法 玻碳电极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的净化处理
14
作者 刘章现 孙炳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平顶山市炭素厂以焦炭细末和中温煤沥青为主要原料生产炭素。由于炭素生坯块的主要原料是焦炭细末和作为粘结剂的沥青,所以,在炭素生坯块的焙烧过程中有沥青烟气产生。沥青烟气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必须对其进行治理。
关键词 沥青烟气 净化处理 焙烧炉 中温煤沥青 原料生产 平顶山市 焙烧过程 人体健康 污染环境 炭素厂 粘结剂 焦炭 生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回用水总铁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袁英贤 陈寒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38,42,共3页
根据印染工艺对水质中铁含量的监测要求,对GB/T5750-1985标准中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影响测定的因素(pH值、器皿洗涤方式、盐酸羟胺加入顺序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H值应控制在3.0~5.0,器... 根据印染工艺对水质中铁含量的监测要求,对GB/T5750-1985标准中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影响测定的因素(pH值、器皿洗涤方式、盐酸羟胺加入顺序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H值应控制在3.0~5.0,器皿在使用前应用1+1的盐酸浸泡,煮沸前加盐酸羟胺,以沸水浴加热代替直火加热,能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分光光度法 回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