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材料的改性技术研究
1
作者 辛辉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09,共1页
自塑料材料被发明以来,其便以轻便、耐腐蚀、易加工等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及污染问题显现。塑料材料改性技术通过调整生产配方及工艺针对性解决此问题。当前,塑料材料改性技术推动塑料行业向高端... 自塑料材料被发明以来,其便以轻便、耐腐蚀、易加工等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及污染问题显现。塑料材料改性技术通过调整生产配方及工艺针对性解决此问题。当前,塑料材料改性技术推动塑料行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并在建筑工程、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本文将深入探究塑料材料改性的目的,系统分析改性技术的关键及应用,以期为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制造 性能缺陷 改性技术 建筑工程 塑料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和重金属复合胁迫降低生物除磷的机制解析
2
作者 王亚培 安璐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6-121,139,共7页
为了明确污水内广泛存在的药物和重金属复合胁迫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的影响,本工作选取双氯酚酸(DCF)和氯化镍(NiCl_(2))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其进水质量浓度考察了DCF和NiCl_(2)复合胁迫对EBPR运行效能、污泥特征及微生物代谢活性... 为了明确污水内广泛存在的药物和重金属复合胁迫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的影响,本工作选取双氯酚酸(DCF)和氯化镍(NiCl_(2))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其进水质量浓度考察了DCF和NiCl_(2)复合胁迫对EBPR运行效能、污泥特征及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F和NiCl_(2)复合胁迫严重抑制了EBPR运行效能。COD和磷酸盐去除效率分别低至80.9%和72.9%,均低于DCF或NiCl_(2)单一暴露组别。DCF和NiCl_(2)复合胁迫严重抑制了微生物的增殖并降低了有机质占比,导致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浓度下降至3.48 g/L。DCF和Ni复合胁迫组内刺激胞外聚合物(EPS)的大量分泌。在EPS组分方面,复合胁迫组内提高了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DCF和NiCl_(2)复合胁迫降低了胞内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合成但提高了糖原质的代谢。复合胁迫严重降低了比耗氧速率,提高了活性氧及乳酸脱氢酶的释放,从而降低了微生物代谢活性。研究结果为实现药物和重金属共存在条件下EBPR系统运行效能的高效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酚酸 氯化镍 强化生物除磷 胞内聚合物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菲的吸附效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剑飞 张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81-1486,共6页
为研究表面活性物质与疏水有机物的分离效能,以TX100(曲拉通100)为代表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PHE(菲)为代表性的多环芳烃,使用活性炭对二者共存体系进行静态吸附和固定床吸附.静态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对TX100和PHE的吸附均满足Langm... 为研究表面活性物质与疏水有机物的分离效能,以TX100(曲拉通100)为代表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PHE(菲)为代表性的多环芳烃,使用活性炭对二者共存体系进行静态吸附和固定床吸附.静态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对TX100和PHE的吸附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量分别为437.31和58.86 mg/g.固定床吸附时,对应于14.7 cm的活性炭柱高,PHE穿透10%和TX100穿透90%的时间分别是420和270 min,从BDST(bed depth service time)模型中可以得到TX100传质区长度小于PHE,这为二者分离提供了条件.通过活性炭固定床吸附可以在回收90%TX100的同时去除90%PHE,说明吸附法是一种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方法.利用微波法再生活性炭,可使购置活性炭的成本降低4/5,进一步提高了回收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可用于土壤洗涤工艺中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多环芳烃 活性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