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工艺对酸性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亦澜
常忠义
+5 位作者
蒲金平
谭静
陈季武
金明飞
高红亮
崔红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6-248,253,共4页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作为稳定剂,研究了大豆多糖添加工艺对酸性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pH、调酸温度和均质压力对成品沉淀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作为稳定剂,研究了大豆多糖添加工艺对酸性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pH、调酸温度和均质压力对成品沉淀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0.25%,pH3.8,均质压力20 MPa,调酸温度10℃。按照此条件生产的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明显提高,沉淀率为1.41%,且饮料颜色乳白均一,酸甜适宜,清爽可口,没有豆腥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大豆多糖
酸性大豆蛋白饮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酶法提高大豆分离蛋白酸溶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橙子
王静
+2 位作者
高红亮
崔红亮
常忠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植酸酶添加量、酶解时间、pH、温度和料液浓度对大豆蛋白酸溶度、透光率和料液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pH、温度、料液浓度和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量为0.6%时,酶解的最...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植酸酶添加量、酶解时间、pH、温度和料液浓度对大豆蛋白酸溶度、透光率和料液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pH、温度、料液浓度和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量为0.6%时,酶解的最佳条件组合为pH3.0,温度40℃,料液浓度10%,酶解时间45 min,此时大豆分离蛋白的酸溶度为45.79%,透光率为68.5%,与优化前相比,分别提高了30.65%和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酸溶性
植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性大豆纤维在戚风蛋糕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吕远
刘倩
+3 位作者
高红亮
金明飞
常忠义
崔玉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8-992,共5页
将提取过可溶性大豆多糖后的豆渣进行浸酸、均质处理后得到改性大豆纤维。添加面粉质量10%的改性大豆纤维能使蛋糕糊的泡沫稳定性达到240 min,且没有显著改变蛋糕的比容;还可在分别添加葡萄干、核桃仁馅料时表现出61%和90%的悬浮稳定性...
将提取过可溶性大豆多糖后的豆渣进行浸酸、均质处理后得到改性大豆纤维。添加面粉质量10%的改性大豆纤维能使蛋糕糊的泡沫稳定性达到240 min,且没有显著改变蛋糕的比容;还可在分别添加葡萄干、核桃仁馅料时表现出61%和90%的悬浮稳定性。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改性大豆纤维在戚风蛋糕中的最佳配方为纤维10g,面粉80g,鸡蛋100g,糖100g,油60g。保湿性实验表明改性大豆纤维可使蛋糕的含水量在第8天时依然保持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大豆纤维
戚风蛋糕
泡沫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
保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艺对酸性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谭静
常忠义
+4 位作者
高红亮
金明飞
鲁心安
张亦澜
崔红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45,共4页
水溶性大豆多糖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低粘度的稳定蛋白质,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以酸性乳沉淀率为指标对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促进其深入开发。单因素试验表明,pH、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大豆多糖得率及含量、蛋白含量和酸...
水溶性大豆多糖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低粘度的稳定蛋白质,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以酸性乳沉淀率为指标对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促进其深入开发。单因素试验表明,pH、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大豆多糖得率及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有显著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多糖中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的各因素的顺序为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水平组合为pH3.5、温度125℃、时间90 min。该工艺条件下,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多糖含量为65.05%,蛋白含量为3.69%,酸乳饮料的沉淀率为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糖
提取条件
多糖含量
蛋白含量
酸乳沉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工艺对酸性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亦澜
常忠义
蒲金平
谭静
陈季武
金明飞
高红亮
崔红亮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平顶山天晶植物蛋白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6-248,253,共4页
文摘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作为稳定剂,研究了大豆多糖添加工艺对酸性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pH、调酸温度和均质压力对成品沉淀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0.25%,pH3.8,均质压力20 MPa,调酸温度10℃。按照此条件生产的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明显提高,沉淀率为1.41%,且饮料颜色乳白均一,酸甜适宜,清爽可口,没有豆腥味。
关键词
可溶性大豆多糖
酸性大豆蛋白饮料
稳定性
Keywords
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
Acidic soybean protein beverage
Stability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酶法提高大豆分离蛋白酸溶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橙子
王静
高红亮
崔红亮
常忠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平顶山天晶植物蛋白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422)
文摘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植酸酶添加量、酶解时间、pH、温度和料液浓度对大豆蛋白酸溶度、透光率和料液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pH、温度、料液浓度和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量为0.6%时,酶解的最佳条件组合为pH3.0,温度40℃,料液浓度10%,酶解时间45 min,此时大豆分离蛋白的酸溶度为45.79%,透光率为68.5%,与优化前相比,分别提高了30.65%和29.4%。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酸溶性
植酸酶
Keywords
ASoy protein isolate (SPI)
Acid-soluble properties
Phytas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大豆纤维在戚风蛋糕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吕远
刘倩
高红亮
金明飞
常忠义
崔玉红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平顶山天晶植物蛋白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8-99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422)
文摘
将提取过可溶性大豆多糖后的豆渣进行浸酸、均质处理后得到改性大豆纤维。添加面粉质量10%的改性大豆纤维能使蛋糕糊的泡沫稳定性达到240 min,且没有显著改变蛋糕的比容;还可在分别添加葡萄干、核桃仁馅料时表现出61%和90%的悬浮稳定性。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改性大豆纤维在戚风蛋糕中的最佳配方为纤维10g,面粉80g,鸡蛋100g,糖100g,油60g。保湿性实验表明改性大豆纤维可使蛋糕的含水量在第8天时依然保持在20%以上。
关键词
改性大豆纤维
戚风蛋糕
泡沫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
保湿性
Keywords
Modified soybean fiber
Chiffon cake
Stability
Moisture retention
分类号
TS213.2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艺对酸性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谭静
常忠义
高红亮
金明飞
鲁心安
张亦澜
崔红亮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平顶山天晶植物蛋白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4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422)
文摘
水溶性大豆多糖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低粘度的稳定蛋白质,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以酸性乳沉淀率为指标对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促进其深入开发。单因素试验表明,pH、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大豆多糖得率及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有显著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多糖中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酸乳沉淀率的各因素的顺序为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水平组合为pH3.5、温度125℃、时间90 min。该工艺条件下,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多糖含量为65.05%,蛋白含量为3.69%,酸乳饮料的沉淀率为0.72%。
关键词
大豆多糖
提取条件
多糖含量
蛋白含量
酸乳沉淀率
Keywords
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conditions
Polysaccharides content
Protein content
Sediment ratio of acid dairy beverages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工艺对酸性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张亦澜
常忠义
蒲金平
谭静
陈季武
金明飞
高红亮
崔红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酶法提高大豆分离蛋白酸溶性的研究
黄橙子
王静
高红亮
崔红亮
常忠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性大豆纤维在戚风蛋糕中的应用
吕远
刘倩
高红亮
金明飞
常忠义
崔玉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艺对酸性乳稳定性的影响
谭静
常忠义
高红亮
金明飞
鲁心安
张亦澜
崔红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