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肥牛科学饲养技术及日常保健要点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慧敏 丁磊 董宜浩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育肥在养牛生产中属于见效和收益都比较快速的饲养方式,但是实际生产中仍然有很多饲养者没有熟练掌握科学规范的饲养技术,对于日常牛群的保健要点也欠缺了解,这样就会造成部分牛不能够及时出栏并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更进一步会影响牛肉... 育肥在养牛生产中属于见效和收益都比较快速的饲养方式,但是实际生产中仍然有很多饲养者没有熟练掌握科学规范的饲养技术,对于日常牛群的保健要点也欠缺了解,这样就会造成部分牛不能够及时出栏并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更进一步会影响牛肉的实际品质,最终造成饲养者的经济收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本文主要是依据日常养牛实践工作经验而总结牛群的科学饲养技术,并介绍相关的重要保健措施,针对以上内容进行探索和讨论,以期为养牛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牛 饲养技术 日常保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场暴发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以及综合防控分析
2
作者 丁磊 董宜浩 李慧敏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5期243-245,共3页
鸡新城疫在养鸡生产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急性、热性、败血性及高度接触性等特点,临床上感染性较强,在鸡群中的传播速度快且致死率较高。若养鸡场出现新城疫的流行,要确保及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有效控制交叉感染... 鸡新城疫在养鸡生产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急性、热性、败血性及高度接触性等特点,临床上感染性较强,在鸡群中的传播速度快且致死率较高。若养鸡场出现新城疫的流行,要确保及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从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入手分析,阐述患病鸡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减少饲养者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流行特点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对断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淑慧 刘玉平 韩子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3期1-3,共3页
试验以“杜×长×大”三元杂交断乳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选择21日龄断乳、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的仔猪80头,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20头仔猪... 试验以“杜×长×大”三元杂交断乳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选择21日龄断乳、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的仔猪80头,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20头仔猪。对照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1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1%的黄芪多糖;试验2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2%的黄芪多糖;试验3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4%的黄芪多糖。试验周期为28 d。试验结束,检测各组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断乳仔猪的试验末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98%和8.83%(P <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3.91%和18.01%(P <0.05);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9.64%和11.17%(P <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断乳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22.51%,56.77%,65.34%(P <0.05)。研究表明,养殖生产中使用0.2%和0.4%的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改善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生长性能 断乳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羊养殖形势发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希芝 赵庆 +2 位作者 翟现军 张国栋 付崇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9期89-90,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处于稳步增长态势。受饲养周期、生产成本、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全国羊肉供给偏紧的趋势将继续存在。随着现代形势的发展,国内养羊业向规模化、质量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肉羊 养殖形势 发展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控制鸡群的均匀度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召明 赵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8期127-127,共1页
鸡群的均匀度高可以确保鸡群的产蛋率快稳定的增长,保证良好的生产性能。体况的均匀度和性成熟的均匀度要比体重的均匀度重要,在鸡群均匀度不高的情况下,对鸡群进行合理的分群,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饲喂和管理,可有效的提高鸡群的均匀度。... 鸡群的均匀度高可以确保鸡群的产蛋率快稳定的增长,保证良好的生产性能。体况的均匀度和性成熟的均匀度要比体重的均匀度重要,在鸡群均匀度不高的情况下,对鸡群进行合理的分群,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饲喂和管理,可有效的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在养鸡生产中,鸡群均匀对其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均匀度高的鸡群的产蛋率可以得到快速稳定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度 饲养密度 限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6
作者 刘玉平 杜淑慧 韩子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7期193-194,共2页
猪腹泻是一类临床具有腹泻症状疾病的统称,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导致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不利于养猪业发展。这类疾病对仔猪危害较大,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会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猪腹泻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措施
7
作者 李慧敏 赵庆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8年第3期53-54,共2页
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小病毒所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症,该病的发病症状以胎儿和胚胎的感染、死亡,并出现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以及病弱仔猪等为主要特征.目前,还没有关于非妊娠母猪感染此病毒的研究报道,而妊娠母猪的临床症状则... 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小病毒所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症,该病的发病症状以胎儿和胚胎的感染、死亡,并出现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以及病弱仔猪等为主要特征.目前,还没有关于非妊娠母猪感染此病毒的研究报道,而妊娠母猪的临床症状则通常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感染 猪细小病毒 防治 妊娠母猪 繁殖障碍症 发病症状 临床症状 木乃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免疫注射技术
8
作者 李慧敏 《农业知识》 2020年第15期26-29,共4页
免疫注射是养殖业应用最频繁的技术之一,及时合理地给动物注射疫苗或者药物,可以有效保护动物免受疾病的侵害,降低动物死亡率,减少养殖者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生猪免疫注射技术及其注意事项进行简介,希望对广大养猪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注射技术 免疫注射 注射疫苗 生猪免疫 动物死亡率 养殖业 注意事项 养猪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黄粉虫需要注意的问题
9
作者 王钰龙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4年第12期32-33,共2页
从近15年虫业发展过程看,无论从发展速度、产业链条完善、生产自动化程度,还是从带动就业、助民致富上看,黄粉虫都是虫业发展成功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今年,黄粉虫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让更多寻找养殖项目的朋友跃跃欲试。从事黄粉虫养... 从近15年虫业发展过程看,无论从发展速度、产业链条完善、生产自动化程度,还是从带动就业、助民致富上看,黄粉虫都是虫业发展成功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今年,黄粉虫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让更多寻找养殖项目的朋友跃跃欲试。从事黄粉虫养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饲养 养殖项目 自动化程度 发展速度 产业链条 高位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户如何饲养在产奶牛
10
作者 张新民 王钰龙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4年第8期42-43,共2页
奶牛产奶期指母牛分娩后到干奶前这一时期,一般为305天,一般分为泌乳早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
关键词 产奶牛 奶牛户 饲养 泌乳早期 泌乳盛期 泌乳后期 泌乳中期 分娩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
11
作者 赵庆 王召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7期145-145,共1页
鸡VA缺乏症是鸡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蛋鸡体内无法合成VA,当其日粮中长时间缺乏VA或机体发生消化吸收障碍,就会引起发病。该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皮、黏膜角化变质,停止生长,并伴有夜盲症、干眼病,且产蛋性能... 鸡VA缺乏症是鸡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蛋鸡体内无法合成VA,当其日粮中长时间缺乏VA或机体发生消化吸收障碍,就会引起发病。该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皮、黏膜角化变质,停止生长,并伴有夜盲症、干眼病,且产蛋性能降低。1 VA的来源、代谢及生理功能V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指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统称。动物肝脏和鱼肝油中都含有非常丰富的VA,另外心脏、肾脏、胰脏中也含有较多的VA。植物中所含的胡萝卜素的结构类似于VA,其在动物体内能够转化生成VA,因此也叫做“VA原”。鸡自身只能够合成非常少的VA,且只有少量的胡萝卜素才能够生存VA,因此必须在鸡饲料额外补充适量的VA,从而满足现代化养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症 蛋鸡 VA缺乏 防治 脂溶性维生素 胡萝卜素 营养缺乏病 吸收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常见的四种肢蹄病
12
作者 王钰龙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5年第7期34-35,共2页
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持和运动器官,通过运动可以发挥供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目前,奶牛常见肢蹄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 肢蹄病 奶牛 运动器官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感染皮炎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及诊治初探
13
作者 董宜浩 李慧敏 丁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7期156-158,共3页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的稳步发展,养殖场疾病暴发风险增加,皮炎肾病综合征是临床生产中常见的疾病。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该病的主要病原,此外,蓝耳病毒引发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病例也有报道。感染病猪的耳、脸及腹侧等部位可见...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的稳步发展,养殖场疾病暴发风险增加,皮炎肾病综合征是临床生产中常见的疾病。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该病的主要病原,此外,蓝耳病毒引发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病例也有报道。感染病猪的耳、脸及腹侧等部位可见红色或棕色出血性病斑,导致猪只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显著降低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基于多年实践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病的流行情况,阐述了感染猪的发病流行及病理变化,总结了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肾病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