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冬季补光时间和强度对白羽王鸽产蛋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平 李国勤 +4 位作者 陶争荣 雷大义 温积辉 李春梅 卢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93-310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秋冬季不同补光时间和强度对白羽王鸽产蛋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280只健康的8月龄白羽王鸽(全为母鸽)进行两两配对,共140对即140笼,并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笼... 本试验旨在研究秋冬季不同补光时间和强度对白羽王鸽产蛋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280只健康的8月龄白羽王鸽(全为母鸽)进行两两配对,共140对即140笼,并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笼(14只)。各组补光时间和强度分别为:0 h、0 lx,4 h、31.2 lx,4 h、20.5 lx,6 h、31.2 lx,6 h、20.5 lx。试验期125 d。结果表明:1)4 h、20.5 lx,6 h、31.2 lx组产蛋率显著高于0 h、0 lx组(P<0.05),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无显著差异(P>0.05)。2)6 h、31.2 lx,6 h、20.5 lx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低于0 h、0 lx组(P<0.05)。4 h、31.2 lx,4 h、20.5 lx,6 h、31.2 lx和6 h、20.5 lx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均高于0 h、0 lx组(P>0.05)。3)各组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孕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0 h、0 lx组血清PRL含量高于其他各组,血清E2含量低于其他各组。4)与0 h、0 lx组相比,6 h、31.2 lx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物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0 h、0 lx,4 h、20.5 lx,6h、20.5 lx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6 h、31.2 lx组(P<0.05)。由此可见,补光时间和强度为4 h、20.5 lx时,白羽王鸽可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补光时间过长(6 h)且强度过高(31.2 lx)可显著降低白羽王鸽抗氧化能力,补光强度应不超过20.5 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季 补光 白羽王鸽 产蛋性能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与免疫性能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侯烁烁 李国勤 +6 位作者 刘均 陶争荣 雷大义 雷金翠 徐小钦 李春梅 卢立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35,共5页
为探讨饥饿法和氧化锌法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换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健康、体重相近的96对12月龄美国白羽王鸽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A组限饲8~14 d;试验B组饲喂高锌日粮,7 d后饲喂常规饲... 为探讨饥饿法和氧化锌法强制换羽对种鸽产蛋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换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健康、体重相近的96对12月龄美国白羽王鸽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A组限饲8~14 d;试验B组饲喂高锌日粮,7 d后饲喂常规饲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产蛋量分别提高19.78%(P〈0.05)和13.85%(P〉0.05),平均蛋重和日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畸形率和料蛋比均显著减少(P〈0.05)。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IgA、IgM和IgG含量均增加。换羽中期试验A、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换羽后期试验A、B组BMP4和FGF5 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换羽后产蛋期试验A、B组BMP4、FGF5 m 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两种强制换羽方法对蛋鸽第二周期的产蛋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法 氧化锌法 产蛋性能 血清免疫球蛋白 蛋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送料方式对蛋鸽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志远 余见栋 +4 位作者 林明星 林天锶 陈茂升 朱方俊 雷金翠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7-8,共2页
为探讨不同送料方式对蛋鸽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采用移动式自动送料机和传统的人工加料方法加料观察对蛋鸽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组蛋鸽902对采用移动式自动送料机加料饲喂方法,对照组蛋鸽608对采用... 为探讨不同送料方式对蛋鸽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采用移动式自动送料机和传统的人工加料方法加料观察对蛋鸽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组蛋鸽902对采用移动式自动送料机加料饲喂方法,对照组蛋鸽608对采用传统的人工加料饲喂方法,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组蛋鸽日均产蛋率9.98%与对照组的10.8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对均日耗料52.70±2.38 g,对照组为58.74±2.36 g,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饲料10.3%,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期内,试验组比对照组每100对蛋鸽月均增加利润42.12元,养殖效益提高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性能 饲料报酬 经济效益 移动式自动送料机 蛋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鸽一窝多蛋孵化及多乳鸽喂养技术研究
4
作者 蔡春芳 吴志远 +4 位作者 雷金翠 应英 陈桂延 余建栋 陈学谦 《浙江畜牧兽医》 2018年第2期1-2,共2页
为提高种鸽生产性能,采用种蛋拼孵办法进行种鸽一窝多蛋孵化及多乳鸽喂养技术研究。试验1组采用一窝孵3蛋育3雏方法;试验2组采用一窝孵4蛋育4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窝孵2蛋育2雏方法。经120 d,3个孵育周期试验,结果表明:(1)孵化率:... 为提高种鸽生产性能,采用种蛋拼孵办法进行种鸽一窝多蛋孵化及多乳鸽喂养技术研究。试验1组采用一窝孵3蛋育3雏方法;试验2组采用一窝孵4蛋育4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窝孵2蛋育2雏方法。经120 d,3个孵育周期试验,结果表明:(1)孵化率:对照组为97.66%,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下降3.6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试验2组比试验1组下降19.83个百分点;(2)乳鸽28日龄平均日增重:对照组为17.32 g,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0.46%和0.64%,乳鸽28日龄体重仍达500 g以上,符合市场要求;(3)种鸽生产性能:对照组平均每对种鸽生产乳鸽数5.81只;试验1组为6.69只,比对照组提高15.1%,试验2组与对照组同为5.81只;(4)饲料报酬:对照组为4.15∶1,试验1组为3.74∶1,比对照组提高10.96%,试验2组为4.17∶1,比对照组下降4.8%;(5)经济效益:试验1组比对照组每对种鸽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5.0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拼蛋孵化 多乳鸽哺育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