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研究
1
作者 李书旺 牛国浩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51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再狭窄...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51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再狭窄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51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非再狭窄组,均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由研究者查阅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做详细统计,观察两组患者TC/HDL-C比值情况,分析TC/HDL-C比值与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并探讨TC/HDL-C比值对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狭窄组患者TC、TC/HDL-C比值高于非再狭窄组,HDL-C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Fontaine分期、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TC、TC/HDL-C比值与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呈正相关(r>0,P<0.05),HDL-C与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呈负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TC、HDL-C、TC/HDL-C比值预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TC/HDL-C比值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TC/HDL-C比值与下肢ASO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且该比值可用于预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HR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宏升 李腾飞 +4 位作者 张蕊 石翔 王朝栋 党国际 张慧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Deoxy–2–fluoro–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原发性肺... 目的: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Deoxy–2–fluoro–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金标准。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及HRCT检测。计算对比18F-FDG PET/CT检测、HRCT检测对原发性肺癌检出率。分析18F-FDG PET/CT检测、HRCT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整理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22例患者确诊91例为原发性肺癌,31例为肺部良性病变。18F-FDG PET/CT诊断结果显示原发性恶性病灶76例,HRCT扫描原发性恶性病灶73例。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为82.89%(63/76)、特异度为39.13%(18/46)、阳性预测值为69.23%(63/91)、阴性预测值为58.06%(18/31)。HRCT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为79.45%(58/73)、特异度为32.65%(16/49)、阳性预测值为63.73%(58/91)、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18F-FDG PET/CT与HR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9.41%(76/85)、特异度为59.45%(22/37)、阳性预测值为83.52%(76/91)、阴性预测值为70.97%(22/3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原发性肺癌SUVmax值及SUVmax≥2.5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P<0.05)。结论:18F-FDG PET/CT、HRCT联合检查能提升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联合检测 HRCT 原发性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成人胸腰椎骨折脱位围术期的辅助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军 郝申申 +5 位作者 刘志斌 郭丽萍 刘延雄 李长红 王飞 杜璠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成人胸腰椎骨折脱位术前医患沟通与手术规划、操作中的辅助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9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谈话、术前规划及手术操...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成人胸腰椎骨折脱位术前医患沟通与手术规划、操作中的辅助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9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谈话、术前规划及手术操作中是否辅助应用3D打印技术分为3D组23例和常规组26例。3D组术前医患沟通、手术方案设计及手术操作辅助应用3D打印技术,常规组术前医患沟通、手术方案设计及手术操作根据CT、MRI等常规影像资料。观察两组术前医患沟通情况、手术情况、手术疗效。结果 3D组术前谈话时间短于常规组,沟通满意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3D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两组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 01),但两组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成人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前沟通及手术规划、操作中辅助应用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但在术后康复和关节功能改善方面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脱位 3D打印技术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在脊柱侧弯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洪珂 董胜利 +3 位作者 刘帅 李长红 王飞 薛小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3期300-306,共7页
目的介绍三维(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的置钉方法,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 目的介绍三维(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的置钉方法,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14~39岁,平均年龄25.2岁;主弯Cobb角45.0°~90.0°,平均主弯Cobb角67.5°;特发性脊柱侧弯17例,先天性脊柱侧弯5例;主弯方向左侧11例,右侧11例;主弯部位胸椎16例,腰椎6例。12例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完成置钉记为3D组。10例采用常规徒手置钉方法完成置钉记为徒手组。采用CT扫描评估置钉可接受率。记录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率、置钉可接受率、主弯矫形率和置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术中无置钉相关的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徒手组术后出现1例背部疼痛,2例下肢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3D组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小于徒手组[(110.4±33.5)min vs(151.7±42.8)min、(810.5±104.1)mL vs(1102.6±150.6)mL、(8.8±3.2)次vs(18.5±6.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置钉准确率、置钉可接受率大于徒手组(97.0%vs 89.3%、95.5%vs 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与徒手组主弯矫形率比较[(71.3±10.2)%vs(68.1±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术螺钉置入可优化术中操作,提升置钉准确率和置钉可接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椎弓根螺钉 置钉时间 置钉效果 3D打印导航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振甫 贾水淼 +1 位作者 孟赛克 郭阿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髓核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髓核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高,且总有效率(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6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较小、恢复时间短且总有效率高的特点,该手术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空肠裤形吻合与毕Ⅰ式吻合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涛 焦光辉 林功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805-2808,共4页
目的比较胃空肠裤形吻合与毕Ⅰ式吻合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为裤形吻合组(43例)和毕Ⅰ式吻合组... 目的比较胃空肠裤形吻合与毕Ⅰ式吻合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为裤形吻合组(43例)和毕Ⅰ式吻合组(47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1、2、3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胃镜RGB分级、胃镜洛杉矶分级、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裤形吻合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毕Ⅰ式吻合组(P<0.05),裤形吻合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少于毕Ⅰ式吻合组(P<0.05)。术后1、2 d裤形吻合组VAS评分低于毕Ⅰ式吻合组(P<0.05)。裤形吻合组术后6、12个月,食物残留、胃炎、胆汁反流的胃镜RGB分级≥1级率均低于毕Ⅰ式吻合组(P<0.05)。裤形吻合组术后6、12个月胃镜洛杉矶分级≥A级率分别为23.26%、23.26%,低于毕Ⅰ式吻合组的44.68%、48.94%(P<0.05)。裤形吻合组术后6、12个月生活质量优于毕Ⅰ式吻合组(P<0.05)。结论胃空肠裤形吻合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且可有效改善术后胆汁反流的问题,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空肠裤形吻合 毕Ⅰ式吻合术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靖悦 杨运芳 +1 位作者 郑光辉 王福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亚叶酸钙(LV)]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物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亚叶酸钙(LV)]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物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CR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化疗。对比两组疗效、病灶直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癌胚抗原(CEA)、VEGF、COX-2、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40.82%(20/49)]、疾病控制率[73.47%(36/49)]高于对照组[18.37%(9/49),53.06%(26/49)](P<0.05);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病灶直径小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MMP-9、CEA、VEGF、COX-2、CA24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晚期CRC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病灶减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血清肿瘤标志物 FOLFOX4化疗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红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高黏度组与低黏度组,各27...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高黏度组与低黏度组,各27例。低黏度组接受低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高黏度组接受高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提高,Cobb角减小,高黏度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低黏度组,Cobb角小于低黏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组1例骨水泥渗漏,低黏度组8例骨水泥渗漏。高黏度组骨水泥渗漏率[3.70%(1/27)]较低黏度组[29.63%(8/27)]低(P<0.05)。术前,两组VAS、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ODI评分降低,高黏度组低于低黏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椎体结构,减轻患者疼痛,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高黏度骨水泥 脊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比值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邵一民 董文刚 石梦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4期2590-2593,共4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碱性磷酸酶(ALB/ALP)比值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9例腹腔镜手术后预后良好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另收集医... 目的探讨白蛋白/碱性磷酸酶(ALB/ALP)比值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9例腹腔镜手术后预后良好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49例腹腔镜手术后预后不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由研究者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询和统计,使用Cox生存回归分析ALB/ALP比值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预后不良组TNM分期Ⅲ期占比、CEA、ALP高于预后良好组,ALB及ALB/ALP比值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生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以及CEA、ALP高表达为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子(HR>1,P<0.05);ALB、ALB/ALP比值高表达为其保护因子(HR<1,P<0.05)。结论ALB/ALP比值与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有关,可增加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白蛋白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技术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技术及效果。方法 6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粉碎穿刺针对患者进行颅内消肿。结果患者在首次引流后血肿清除率在50%以上的有37例,硬膜下的血肿均在90%以上,在拔管前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技术及效果。方法 6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粉碎穿刺针对患者进行颅内消肿。结果患者在首次引流后血肿清除率在50%以上的有37例,硬膜下的血肿均在90%以上,在拔管前对患者进行脑部CT的复查,血肿清除率在70%以上的20例,硬膜下血肿均为100%。结论针对颅内血肿的患者,在正确选择适应证及严格进行手术前的观察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治疗的方式使患者的康复率明显提高,且治疗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颅内血肿 技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亚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208-209,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 100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 目的分析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 100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可积极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胃瘫综合征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红杰 刘帅 +1 位作者 董胜利 张豪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3期4332-4336,共5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TOVCF)患者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采取弯角穿刺PVP治疗的T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明确治...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TOVCF)患者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采取弯角穿刺PVP治疗的T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明确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的诊断,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均衡患者一般资料,以1∶1比例匹配有效组和无效组。最终以48例PVP治疗有效的TOVCF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有效组,48例PVP治疗无效的TOVCF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无效组。由研究者查阅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找出影响TOVCF患者弯角穿刺PVP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无效组合并高脂血症、有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水泥分布为致密型占比高于有效组,术前骨密度T值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伤椎节段、术前Cobb角、麻醉方式、骨水泥推注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脂血症、骨水泥分布为致密型占比高是TOVCF患者弯角穿刺PVP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前骨密度T值高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高脂血症可增加TOVCF患者弯角穿刺PVP治疗无效的风险,且骨水泥分布类型、术前骨密度T值是TOVCF患者采取弯角穿刺PVP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高脂血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残胃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洋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残胃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残胃出血患者70例,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5)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35)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 目的:探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残胃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残胃出血患者70例,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5)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35)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8.5%,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不会影响治疗,症状在用药结束后都已经自行缓解及消失。结论:在对残胃出血进行治疗时,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止血效果也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小进 裴建灰 王远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082-2085,共4页
目的:探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不同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8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4)进行常规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不同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8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4)进行常规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5)给予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在术后24 h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 of Pain,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在手术前及手术1 w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水平;同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胆漏、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腹腔感染的人数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NO、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入路,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结石性胆囊炎 免疫功能 创伤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袁宏莉 吕晓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胃癌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心理、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胃癌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和社会活动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QO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胃癌 术后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