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合收获机的花生适机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兆秀 陈圣银 +2 位作者 陈湘瑜 陈树玉 徐日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3-809,共7页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行机械收获,测定地面损失率以验证最佳的种植方式...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行机械收获,测定地面损失率以验证最佳的种植方式。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籽仁产量效应主次排序为A>C>B>D,以处理6(A_2B_3C_1D_2)的小区平均籽仁产量最高,但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组合为A_2B_3C_1D_3,即:花生品种福花8号在沙性土壤中栽培,在基本苗27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以畦宽90cm(含沟30cm),畦面宽55cm、行距33cm,组合交错(7~19cm)种植,全生育期施用纯N 52.5kg·hm^(-2)(N∶P_2O_5∶K_2O=1∶1.2∶0.8,其中P肥全部用作基肥,N、K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1∶1),花生出苗后13d采取畦边撒施(覆土)的方式追施苗肥,盛花期叶面撒施450kg·hm^(-2)石灰的种植方式为佳。机械收获地面损失测定结果,组合交错种植方式的地面损失率是传统等位等距种植方式的1/6,是等距交错种植方式的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花生 栽培技术 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平潭县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圣银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根据平潭县冬种马铃薯种植生产获得高产所需气候条件要求及1981~201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在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上提出有针对性地利用气象因子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冬种马铃薯 生产 影响 平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风沙地福桔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雄 《福建热作科技》 2007年第4期21-22,共2页
滨海风沙地肥力低,有机质缺乏,干旱风蚀,保水保肥能力差,不利于福桔生长、结果。结合我县栽培经验,滨海风沙地福桔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关键:营造防风林带是福桔栽培首要条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根据福桔生长特性适时、适... 滨海风沙地肥力低,有机质缺乏,干旱风蚀,保水保肥能力差,不利于福桔生长、结果。结合我县栽培经验,滨海风沙地福桔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关键:营造防风林带是福桔栽培首要条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根据福桔生长特性适时、适量施肥;配套水利设施,确保福桔夏秋干旱季节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结合树体修剪,推广蔬花、蔬果,控制树体合理负载量;及时防治病虫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风沙地 福桔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圣银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67-69,共3页
筛选几个平潭县常栽品种和正在参加区域试验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荷兰7号、费乌瑞它等3个品种综合性状均表现良好,可以在当地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品系)比较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圣银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17-20,共4页
对14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惠花2号和闽花9号产量极显著高于泉花10号(CK1)和白沙1016(CK2),且综合性状好,可在平潭县示范栽培;福花4号和闽花6号增产稳产,综合性状好,抗病性、抗逆性强,可作为主导品种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