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虫情监测在平湖市水稻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曹斌 杨强 潘秋波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5-27,30,共4页
为实现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监测预警技术的智能化,达到测报工作省工、省时的目标,特开展了智能虫情测报灯、飞蛾类昆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远程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智能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 为实现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监测预警技术的智能化,达到测报工作省工、省时的目标,特开展了智能虫情测报灯、飞蛾类昆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远程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智能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监测效果均较好,两种害虫的发生动态曲线与田间监测基本一致,但是这两种智能监测方法对二化螟一代和二代的监测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测 水稻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平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除草剂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效果试验
2
作者 曹斌 杨强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5期96-97,共2页
为切实有效地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扩散与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选取5个不同组合的除草剂开展防除试验,研究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各个不同组合除草剂处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其中75%苯嘧... 为切实有效地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扩散与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选取5个不同组合的除草剂开展防除试验,研究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各个不同组合除草剂处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其中75%苯嘧·草甘膦+40%氧氟·草甘膦组合和5%氟氯氨草酯+25%草甘膦组合在速效性上表现最好,持效性方面甲嘧磺隆+33%草甘膦铵盐组合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除草剂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初报 被引量:5
3
作者 徐良根 朱晓海 +2 位作者 曹斌 潘文萱 杨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280-1282,共3页
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平湖市水稻二化螟为害程度逐年增重,严重威胁到平湖市的水稻生产安全。单一一种药剂长期连续使用,极易使二化螟产生抗药性,造成农药防治效果下降,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负... 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平湖市水稻二化螟为害程度逐年增重,严重威胁到平湖市的水稻生产安全。单一一种药剂长期连续使用,极易使二化螟产生抗药性,造成农药防治效果下降,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延缓二化螟对主流化学防治药物抗性的产生,在目前大量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措施的背景下,采用不同农药混配使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索市场上常用的化学防治药物的不同混比和浓度,筛选几种混配,既达到了预期防治效果,又延缓二化螟抗性的产生。通过本试验发现,喹硫磷+四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单剂、环虫酰肼+阿维菌素、阿维菌素+四唑虫酰胺对二化螟的防效都较理想,可作为防治二化螟的药剂,但考虑到延缓抗性产生,推荐使用混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二化螟 药效试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效果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斌 盛森杰 +2 位作者 陶嘉杰 陈丽 杨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2753-2755,共3页
为有效控制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选取几种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剂5%溴虫氟苯双酰胺450、600 mL·hm^(-2),25%乙基多杀菌素120、180、240 g·hm^(-2)对草地贪夜蛾表现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和保... 为有效控制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选取几种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剂5%溴虫氟苯双酰胺450、600 mL·hm^(-2),25%乙基多杀菌素120、180、240 g·hm^(-2)对草地贪夜蛾表现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性和保苗效果。药后3~7 d,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药后7 d保苗效果在85.21%~92.04%,药后15 d,保苗效果均达82%以上;乙基多杀菌素、溴虫氟苯双酰胺与生物农药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混配整体好于单剂处理,防治效果药后3~7 d均达94%以上,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乙基多杀菌素处理药后15 d防治效果78.76%,保苗效果8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田间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斌 郁婷仙 杨强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31-132,136,共3页
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治水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特选用4个不同药剂组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穗... 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治水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特选用4个不同药剂组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穗防效为75.31%,病指防效为85.26%,且小麦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50 mL/hm^(2)+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处理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60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组合药剂 药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