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平泉市苹果树栽培现状与管理要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文韬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4期72-72,共1页
随着苹果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展,苹果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河北省平泉市作为苹果种植比较集中的地区,对于苹果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开展多年,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该文以河北省平泉市苹果种植为例,分析了当地苹果树的主要栽培品... 随着苹果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展,苹果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河北省平泉市作为苹果种植比较集中的地区,对于苹果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开展多年,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该文以河北省平泉市苹果种植为例,分析了当地苹果树的主要栽培品种与种植情况,并将栽培过程中幼苗与栽培地区选择、枝叶合理修剪、施肥效果的提升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加快苹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苹果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栽培 管理 品种 平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泉油松建筑材林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军 +3 位作者 罗桂生 贾茜 吴丹妮 贾忠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共12页
【目的】对河北省平泉市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并将立地质量分级,以期筛选出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的林地。【方法】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92块固定样地数据和42株解析木数据,采用主导因子分析法筛选... 【目的】对河北省平泉市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并将立地质量分级,以期筛选出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的林地。【方法】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92块固定样地数据和42株解析木数据,采用主导因子分析法筛选主导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根据立地指数表进行立地质量评价。选取林龄、密度一致,立地质量不同的9块样地,伐取优势木,分析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结果】由平泉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分布图可知,中土层油松人工林最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5.5%,薄土层次之,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7.9%,厚土层最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6%;阴坡油松人工林分布较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76.6%,阳坡分布较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3.4%。由立地指数分布图知,立地指数为9、10的地块占地面积14277.665 hm^(2),占总面积的28.1%;立地指数为6、7、8的地块占地面积33648.51 hm^(2),占总面积的66.1%;立地指数为4、5的地块占地面积2973.63 hm^(2),仅占总面积的5.8%。【结论】河北平泉地区立地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黄土梁子镇和柳溪满族乡为最佳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建筑材 主导因子 立地类型划分 立地质量评价 木材物理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山地刺槐克隆生长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天润 郭佳 +4 位作者 王紫怡 宋亚欣 张淑敏 杨敏生 张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7,共9页
【目的】以河北省平泉市黄土梁子林场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验证已开发刺槐SSR引物的多态性,探究刺槐萌蘖分布格局,为人工促进刺槐林萌蘖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北省平泉市黄土梁子林场选取3块刺槐萌蘖现象明显的样地,利用9对SSR引... 【目的】以河北省平泉市黄土梁子林场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验证已开发刺槐SSR引物的多态性,探究刺槐萌蘖分布格局,为人工促进刺槐林萌蘖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北省平泉市黄土梁子林场选取3块刺槐萌蘖现象明显的样地,利用9对SSR引物对125株刺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采用传统样地调查法和可变尺度的相邻格子法划分5个取样尺度(5 m×5 m、5 m×10 m、10 m×10 m、10 m×15 m、20 m×30 m),计算偏离指数(C)以及其t检验、Cassie指标(CA)、平均拥挤度(m*)、负二项指数(K)、Green指数(GI)和聚块性指标(PAI)6个格局判定参数,判断山地刺槐格局和规模。【结果】9对引物对样地内刺槐表现出良好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6。3块样地内,共有73个基因型,鉴定出76个克隆分株。刺槐萌蘖分布格局随取样尺度增大聚集格局逐渐减弱,尺度由小到大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在5 m×5 m尺度下具有最强聚集格局规模。【结论】基于SSR分子标记与生态学调查相结合,探索萌蘖扩散格局研究新方法,阐明山地刺槐萌蘖分布格局,对刺槐萌蘖更新理论有了进一步理解。无干扰状态下,刺槐林经历采伐后萌蘖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萌蘖植株在小范围聚集分布会造成基因型单一,不利于种群多样性,建议对距离过近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的个体进行疏伐,缓解竞争关系,提高林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SSR 萌蘖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刺槐种子园树体促矮促产措施
4
作者 于青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95-97,共3页
针对刺槐无性系种子园母树树体高大、采摘种子困难,以及母树进入盛果期较晚,结实率低,有待提高种子产量及质量等问题,2015-2019年,我们在平泉市国有黄土梁子林场国家刺槐良种基地中选择部分母树树体进行促矮促产措施初步研究。提出了一... 针对刺槐无性系种子园母树树体高大、采摘种子困难,以及母树进入盛果期较晚,结实率低,有待提高种子产量及质量等问题,2015-2019年,我们在平泉市国有黄土梁子林场国家刺槐良种基地中选择部分母树树体进行促矮促产措施初步研究。提出了一种在初建种子园刺槐母树林促矮促产方法,主要运用整形、修剪、拉枝等人工措施,对初建形态刺槐良种基地的幼龄母树进行促矮,从小培养矮冠,优化树体结构,改善养分循环,促进树冠扩大,加快结果枝的培养,从而解决了采种困难问题,使其达到早产、高产的目的,并能够加快母树提前进入盛果期,创新刺槐种子园营造和管理经营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初级种子园 促矮 促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树不同发育时期胚珠石蜡切片制备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祁永梁 李亚鹏 +11 位作者 李世安 刘克林 岳涵 郑为军 余海 胡瑞阳 任俊杰 欧国范 张淑敏 于立新 孙宇涵 李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72,共9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宜槲树子房或胚珠石蜡切片的制作体系,为后续槲树胚胎发育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槲树雌花为试验材料,将材料以60 d为界分为60 d前和60 d后两部分,对材料处理方式(授粉60 d前后的材料分别进...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宜槲树子房或胚珠石蜡切片的制作体系,为后续槲树胚胎发育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槲树雌花为试验材料,将材料以60 d为界分为60 d前和60 d后两部分,对材料处理方式(授粉60 d前后的材料分别进行仅保留子房与胚珠处理)、浸蜡时间(18,24,36 h)与浸蜡条件(60℃烘箱内抽真空处理0,6,8,12 h)、切片厚度(6,8,10μm)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授粉70 d样品切片为材料,对染色方法(染色液分别为5 g/L苏木精、1 g/L甲苯胺蓝和10 g/L番红-固绿)及染色时间(1,2,5,10,15 min)进行优化,建立适合槲树胚珠的石蜡切片制备体系。【结果】授粉60 d前的样品仅保留子房部分,授粉60 d后的样品仅保留胚珠,两者在50℃烘箱经甘油乙醇浸泡48 h的软化处理后,所得切片效果最佳,可避免蜡带破裂等不良现象出现。将浸蜡时间延长至36 h,并于第1次浸纯蜡过程中在60℃烘箱内先进行12 h抽真空处理,可保证发育后期体积较大材料的充分浸蜡;脱蜡前将玻片进行3 h抽真空处理,可明显降低脱片率;授粉60 d前样品的切片厚度以8μm为宜,授粉60 d及以后的样品以10μm最佳。槲树胚株石蜡切片制备时,采用5 g/L苏木精染色5 min时的制片效果最好。【结论】建立并优化了槲树不同发育时期子房或胚珠石蜡切片的制备体系,采用该优化体系可获得蜡带连续、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背景清晰的槲树子房或胚珠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树胚珠 胚胎发育 石蜡切片 制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处理对刺槐无性系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曼 伍越 +4 位作者 孙宇涵 彭祚登 张淑敏 于立新 李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8,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对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分析不同光周期下根原基突出时间及不同阶段根系的生长状态和生理指标,探讨其生根能力,筛选出促进刺槐生根的最适光周期。【方法】以4个二倍体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设置5...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对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分析不同光周期下根原基突出时间及不同阶段根系的生长状态和生理指标,探讨其生根能力,筛选出促进刺槐生根的最适光周期。【方法】以4个二倍体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设置5种光周期处理,统计分析不同光周期下刺槐生根率及生理指标变化,并观察根外部形态变化,同时每天取根基部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根原基发生时间。【结果】1)解剖学观察显示,刺槐无性系组培苗生根过程分为3个时期:愈伤组织形成期(0~7 d)、不定根形成期(根原基诱导期)(7~10 d)、不定根伸长期(10 d后)。2)生根情况及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4个刺槐无性系中,D26-5①刺槐无性系根原基较早出现,同时生根能力最强,生根率为92%,且24 h/0 h光周期处理下根原基突出时间最早,生根率提高至97.8%。3)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随着光周期增加而上升,24 h/0 h光周期下含量最高。丙二醛含量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两者在24 h/0 h光周期处理下的含量都要小于16 h/8 h光周期,说明刺槐应对连续光照时可通过调节渗透物质等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结论】刺槐无性系组培苗不定根发生能力受光周期影响,在24 h/0 h光周期下根原基突出时间最早,生根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光周期 不定根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倍体与四倍体刺槐组培苗形态和生理性状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秀宇 董黎 +5 位作者 孙宇涵 李健康 刘晓迪 谭红岩 Saleem Uddin 李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5-612,共8页
为了比较二倍体与四倍体刺槐组培苗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分别测定二倍体刺槐组培苗和人工诱导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形态及生理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四倍体刺槐无性系的长势、抗逆性优于二倍体;二倍体与四倍体刺槐不... 为了比较二倍体与四倍体刺槐组培苗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分别测定二倍体刺槐组培苗和人工诱导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形态及生理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四倍体刺槐无性系的长势、抗逆性优于二倍体;二倍体与四倍体刺槐不同无性系以及不同形态、生理指标之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四倍体刺槐的变异更为丰富;各测定指标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在选择育种时,需综合考虑。根据试验结果,结合育种目标,可选育出优良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丰富刺槐种质资源,增加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刺槐倍性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二倍体 四倍体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龄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君 +5 位作者 张卫强 赵连清 张龙玉 罗桂生 贾茜 贾忠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树高、胸径生长过程。【结果】50年生油松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49 g/cm3,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顺纹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比分别为3.8%、5.7%、0.5%、9.7%、1.459,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分别为4005.75、3136、3247.75 N,抗弯强度为119.94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13.79 GPa,顺纹抗压强度为78.61 MPa。各项指标均优于30年、40年、60年生油松,且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指标等级均处于中等或较高级别,满足建筑用材的需要。油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5~2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36~0.40 m·a-1,平均生长量在10~30 a达到峰值,峰值为0.31~0.35 m·a-1。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5~1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51~0.55 cm·a-1,平均生长量峰值在5~15 a,峰值为0.51~0.63 cm·-1。【结论】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树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树龄,且差异显著。油松在0~20 a时生长最快,20~30 a时林内竞争加剧,林木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且树干容易产生弯曲、节子、裂纹等现象,50 a以后生长速度再次下降。从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生长过程考虑,应在50 a时对油松建筑材进行采伐利用,期间为了保持良好的木材品质,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建筑材林 树龄 物理力学性质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皆伐前后油松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启越 张卫强 +5 位作者 赵连清 迟明峰 罗桂生 郑晓敏 贾忠奎 王清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目的】探讨油松人工林皆伐前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在油松林皆伐后植被恢复和发育阶段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林分结构稳定、发挥更高生态效益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经营措施建议。【方法】采用时序研究法,在河北... 【目的】探讨油松人工林皆伐前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在油松林皆伐后植被恢复和发育阶段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林分结构稳定、发挥更高生态效益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经营措施建议。【方法】采用时序研究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一致的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32年中龄林、40年近熟林、53年成熟林)和皆伐后不同时间(5、10、24 a)的天然更新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水分间的相关性。【结果】1)皆伐前后6种林分样地共出现灌木植物21种,草本植物65种,不同样地林下植物组成存在差异。胡枝子在各林分样地均有出现,且重要值均> 20%,在灌木层优势地位明显;草本层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8种,其次是蔷薇科和禾本科,分别为6种和4种。2)不同林分样地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皆伐前随着林龄增加林下植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皆伐后灌木层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且变化幅度明显,伐后10 a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分别为1.40、0.61、1.24和0.74,与53年样地差异不显著。皆伐后不同时间的天然更新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与伐前53年样地的差异不显著,皆伐对灌木层植物的影响较大。3)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较一致,表现为伐前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伐后5~10 a仍保持较高水平,伐后24 a出现下降,经相关分析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水分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草本层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伐前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林分密度降低、光照条件改善有关,伐后主要与油松天然更新及种间竞争有关。依靠油松天然更新恢复的林地保持了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在皆伐10 a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建议在此时对油松更新苗进行人工抚育、降低密度以维持植物多样性。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关键生态因子,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和林下植被的恢复和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皆伐 植物多样性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建筑材密度管理图的编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茜 贾忠奎 +4 位作者 孙启越 张晓文 赵连清 谭红岩 迟明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69,共5页
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 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大径级建筑材措施。结果表明:河北油松建筑材林的培育,阳坡中土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培育中大径材,期间经过2~3次间伐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阳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3 000~3 300株/hm2,10年生间伐强度12%,15年生强度20%,25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2 700~3 0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5%,19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2 200~2 5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0%,17年生强度25%,27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大径材。阴坡厚土林分,初植密度2 000~2 3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5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1 000~1 2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3年生强度20%,23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13~15 m,培育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 河北 油松人工林 密度管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皆伐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启越 谭红岩 +5 位作者 迟明峰 吴丹妮 张晓文 贾茜 张龙玉 贾忠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34,共11页
【目的】探讨油松人工林皆伐后天然更新成林的过程中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油松林的地力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演替时序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条件一致的中龄... 【目的】探讨油松人工林皆伐后天然更新成林的过程中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油松林的地力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演替时序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条件一致的中龄林(32年)、近熟林(40年)、成熟林(53年),皆伐后不同时间(5年、10年、24年)的天然更新林及皆伐后8年撂荒地作为对照,分0~10 cm、10~20 cm土层测定土壤肥力和酶活性,并对2组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1)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土壤质量持续提升,其中在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61.5%、379.1%和181.3%,各指标在10~20 cm土层也有显著提升(P <0.05)。(2)皆伐后5年天然更新林与成熟林相比土壤肥力和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 0.05),到伐后24年土壤肥力和酶活性逐渐下降,与伐后5年相比,土壤毛管持水量、全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在0~10 cm土层分别下降了24.4%、61.0%和28.8%,在10~20 cm土层各指标也均有明显下降(P <0.05),但伐后24年土壤肥力和酶活性仍高于中龄林和近熟林。(3)天然更新林的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显著高于撂荒地(P <0.05),天然更新林在0~10 cm土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相比撂荒地分别提高了43.7%、145.7%和116.6%,在10~20 cm土层各指标也显著高于撂荒地(P <0.05)。(4)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 <0.01),土壤肥力主要受土壤密度、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的影响,而土壤酶活性主要受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典型变量得分均表现为成熟林>伐后5年>伐后10年>伐后24年>近熟林>撂荒地>中龄林。【结论】油松人工林成熟林阶段土壤质量明显改善,随着时间推移皆伐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肥力和酶活性下降,但在皆伐迹地上及时实现植被恢复会显著减轻下降的程度,且土壤质量明显好于同一发育阶段的人工林。皆伐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可以有效地缓解地力衰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皆伐 天然更新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建筑材林最适主伐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茜 王清春 +5 位作者 贾忠奎 于青军 迟明峰 张龙玉 吴丹妮 马履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52,共8页
【目的】最适主伐年龄是依据不同的森林培育目标来确定合理采伐量、调整经营措施以及规划设计必不可缺的林业指标,对树种培育实现永续利用有重要的影响。探究基于建筑材目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最适主伐龄,旨在为森林的可... 【目的】最适主伐年龄是依据不同的森林培育目标来确定合理采伐量、调整经营措施以及规划设计必不可缺的林业指标,对树种培育实现永续利用有重要的影响。探究基于建筑材目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最适主伐龄,旨在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对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和经济收益获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河北平泉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先通过对比其他针叶建筑材树种材性指标,确定油松作为建筑材林培育的可行性。其次根据基本调查数据及当地造林资料,测定油松建筑材林材性指标,结合建筑材材种规格得出的不同径级木材出材量和出材率,考虑两者得到工艺成熟龄;测定经济指标,当投资收益最大化对应的年龄为经济成熟龄;测定材积生长量指标,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对应的年龄为数量成熟龄,综合三者得出最适主伐年龄。【结果】1)培育油松建筑材林初植密度宜小,控制在2500株/hm^2以下,在主伐前配合修枝措施、合理间伐以促进油松建筑材林的高效培育。2)培育中径级油松建筑材林的工艺成熟龄为47 a,培育大径级油松建筑材林的工艺成熟龄为50 a;经济成熟龄为47 a,数量成熟龄为35 a。【结论】油松作为建筑材林培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阴坡厚土上培育油松中径级建筑材的最适主伐年龄为47 a;培育大径级建筑材的最适主伐年龄为50 a,可适当延迟3~5 a,以获得较高品质的大径级建筑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 油松 主伐龄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伐龄油松建筑材林生长及土壤性质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梓名 赵明明 +5 位作者 任云卯 詹记平 李智尧 于立新 于青军 贾忠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8-101,共14页
【目的】以油松建筑材的最适主伐龄林分为研究对象,从密度效应入手,以期探明不同林分密度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机制,确定影响林木出材的限制因素,提高河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为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 【目的】以油松建筑材的最适主伐龄林分为研究对象,从密度效应入手,以期探明不同林分密度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机制,确定影响林木出材的限制因素,提高河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为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提供指导。【方法】以河北省平泉市油松建筑材50年、52年、56年生主伐龄期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密度梯度:低密度450~750株/hm^(2)、中密度750~1 050株/hm2、高密度1 050~1 350株/hm^(2),研究3种密度条件下的林木生长表现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各生长表现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林分生长表现和土壤质量,计算各密度油松建筑材林分综合得分后进行排名,并对其可持续经营潜力进行评价。【结果】(1)林分单位面积出材量不受林分密度的显著影响,但其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而减小,高密度林分的单位面积出材量最高,为107.87 m3/hm^(2)。(2)低密度油松建筑材林的平均单木出材量为0.256 4 m^(3),单位面积树干生物量为148.02 t/hm^(2),均极显著高于中密度和高密度(P <0.01),且超过中密度和高密度1倍以上。低密度林分的单木出材率和树干生物量占比分别达到了84.12%和68.56%,均显著高于中高密度。(3)在土壤物理性质中,密度效应对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土壤总孔隙度有显著影响(P <0.05);在土壤化学性质中,密度效应仅对土壤速效钾有极显著影响(P <0.01)。(4)单位面积出材量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平均单木出材量与树干生物量占比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非毛管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0.05)。树干生物量占比与土壤密度显著正相关(P <0.05),与饱和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显著负相关(P <0.05),与非毛管孔隙度极显著负相关(P <0.01)。(5)750~1 050株/hm^(2)的密度条件下林分综合质量最高,最利于油松建筑材林的可持续经营。【结论】低密度(450~750株/hm^(2))林分内林木可作为大径级建筑框架材,中高密度(750~1 350株/hm^(2))的可作为中小径级拼接材、家具等。土层主要影响土壤化学性质,林分密度主要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单位面积出材量与林木生长表现和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树干生物量的积累能促进单木出材量增大。实现油松建筑材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保留密度为750~1 05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建筑材林 林分密度 木材生长表现 土壤理化性质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助力森林经济效益的资源增长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红岩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3期47-47,77,共2页
针对中国森林培育与森林生态建设现状、森林培育与资源管理与控制等问题,分析了如何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和改善森林生态建设的方法。参与森林培育的技术可以提高森林培育率,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栽培树木可以提供可用的木材,森林资源的开发... 针对中国森林培育与森林生态建设现状、森林培育与资源管理与控制等问题,分析了如何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和改善森林生态建设的方法。参与森林培育的技术可以提高森林培育率,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栽培树木可以提供可用的木材,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强大,从而破坏了森林资源,影响森林培育质量和森林生态建设。目前,森林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森林生态建设的步伐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必须改善地段环境,提高原始森林的质量,达到保持森林生态资源增长的有效经济效益环境。既要创造高效的养殖模式,又要对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从而促进林分质量逐步提高。针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各行各业的效益平衡发展,充分发挥了树木独特的功能和多样化的效益功能,突出了不同层次的森林资源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技术 森林资源 现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柴艳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11期37-37,共1页
为了助力杨树的科学种植与速生丰产,本文归纳了杨树栽培管理过程中苗木选择、整地施肥、造林和抚育等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杨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杨树种植 栽培管理 速生丰产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育苗技术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柴艳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16-116,118,共2页
林业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育苗是林木生长的重要基础,育苗的技术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林木的成活率。本文总结了我国林业育苗技术与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大力发展林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育苗 技术 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红岩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6期54-54,60,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森林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必须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砍伐进一步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从保护、培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森林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必须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砍伐进一步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从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资源发展 开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树扦插育苗和造林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宗文斌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3期54-54,共1页
在维护生态平衡、美化自然环境及净化空气等方面,柳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极高的经济价值。采用合理化、科学化的造林技术及柳树扦插育苗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植入柳树的存活率,增加种植柳树... 在维护生态平衡、美化自然环境及净化空气等方面,柳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极高的经济价值。采用合理化、科学化的造林技术及柳树扦插育苗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植入柳树的存活率,增加种植柳树带来的经济效益。1扦插育苗技术在柳树种植中的运用1.1合理挑选柳树扦插育苗种植地。植物茁壮生长的基础就是合适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茁壮生长 造林技术 扦插育苗技术 市场发展前景 柳树 净化空气 自然环境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振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0期146-146,134,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新时代林业建设必然要朝着以"生态"为主的环保建设上不断前进。简单阐述了生态林业工程的内涵与原理,分析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讨论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的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新时代林业建设必然要朝着以"生态"为主的环保建设上不断前进。简单阐述了生态林业工程的内涵与原理,分析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讨论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业工程 基本原则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代萌生人工刺槐林近自然转化经营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淑敏 于青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29-31,共3页
针对多代萌生人工刺槐林林分质量退化的问题,采取近自然转化和培育技术,增加刺槐优良品种种、适宜树种的占比,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多种效益。通过人工诱导、疏伐补植、渐进式树种置换等方法,将萌生矮林转化为实生乔林,形成刺槐、油松... 针对多代萌生人工刺槐林林分质量退化的问题,采取近自然转化和培育技术,增加刺槐优良品种种、适宜树种的占比,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多种效益。通过人工诱导、疏伐补植、渐进式树种置换等方法,将萌生矮林转化为实生乔林,形成刺槐、油松、蒙古栎等树种的混交林分,抑制林分退化,改善养分循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人工林 多代萌生 近自然转化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