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MePP2CAa基因克隆、表达及蛋白互作分析
1
作者 曾坚 李丽珍 +6 位作者 沈梓欣 林墁 刘博婷 吴春来 李冰 胡伟 曾力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为探究2C型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在木薯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木薯Arg7叶片cDNA扩增MePP2CAa基因,分析该基因序列、启动子活性、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以及与ABA受体PYLs之间的互作关系。序列分... 为探究2C型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在木薯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木薯Arg7叶片cDNA扩增MePP2CAa基因,分析该基因序列、启动子活性、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以及与ABA受体PYLs之间的互作关系。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ePP2CAa基因全长1311 bp,编码436个氨基酸,具有PP2C家族的结构域特征,与橡胶树和麻风树的PP2C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78.95%和74.09%,在C端保守;qRT-PCR分析结果显示,MePP2CAa基因在木薯储藏根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茎、叶中的表达量;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甘露醇、NaCl、ABA、MeJA、低温和SA处理可以显著诱导MePP2CAa基因的表达;MePP2CAa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启动子包含ABA应答元件(abscisic acid responsive element,ABRE)、MeJA响应元件、干旱诱导元件等;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MePP2CAa能够与MePYL1互作。以上结果表明,MePP2CAa基因可能响应木薯的非生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脱落酸 2C型蛋白磷酸酶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配比对红壤双季稻田氮磷平衡及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洪曦 宫殿林 +7 位作者 罗尊长 涂赛军 刘琼峰 吴姹 胡诗鹏 黄维辉 乐嘉子 郑建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1期1-6,共6页
为筛选出生态与经济效益最优的施肥配比,开展了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全化肥、低量和高量化肥配施有机肥、习惯施肥、缺氮和缺磷化肥配施处理红壤区双季稻田氮磷平衡,并评价了各处理生态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除不施肥对照外,各处理年均... 为筛选出生态与经济效益最优的施肥配比,开展了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全化肥、低量和高量化肥配施有机肥、习惯施肥、缺氮和缺磷化肥配施处理红壤区双季稻田氮磷平衡,并评价了各处理生态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除不施肥对照外,各处理年均氮平衡均为盈余状态;除不施肥对照和不施磷处理外,各处理磷素为盈余状态。习惯施肥、不施磷、不施钾处理施肥配比的氮素盈余量较高,60%有机肥配施化肥、习惯施肥和不施钾处理施肥配比的磷素盈余量较高。30%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的生态与经济综合评价值最高,能够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田 施肥配比 氮磷平衡 生态与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MeERF1.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曾坚 吴伟姗 +8 位作者 谢彩虹 沈梓欣 叶晓雪 颜彦 李冰 陈志晟 彭红元 胡伟 曾力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目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乙烯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成员,克隆并分析其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PPD)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能为进一步研究乙烯信号在木薯PPD过程中... 【目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乙烯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成员,克隆并分析其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PPD)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能为进一步研究乙烯信号在木薯PPD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木薯栽培品种华南8号(SC8)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木薯MeERF1.2基因,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如遗传进化关系、结构域、蛋白质结构预测、理化性质等。对MeERF1.2基因在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进行确认,并用qRT-PCR技术分析MeERF1.2基因在木薯块根PPD过程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的MeERF1.2基因全长为660 bp,编码的氨基酸残基数为219,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04 kD和5.61,含有AP2家族结构域,和橡胶HbERF1B-like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达到88.74%。MeERF1.2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和对照0 h相比,MeERF1.2基因的表达量在木薯块根的采后过程中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即MeERF1.2基因的表达受到PPD过程的诱导。【结论】克隆得到的MeERF1.2基因包含ERF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属于ERF基因家族;MeERF1.2基因的表达在采后过程中受到诱导,可能参与了木薯块根的PPD过程,为后续进一步分析乙烯信号转导通路在PPD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乙烯 ERF 活性氧 采后生理性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岳春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案导学” 中学 设计 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