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上林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廖超明 李宥儒 +1 位作者 卢燕 吕日清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依托现代遥感技术,实现土地覆被信息有效提取及LUCC产品产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上林县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林县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3阶段作为时空格局演变监测的目标年份... 依托现代遥感技术,实现土地覆被信息有效提取及LUCC产品产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上林县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林县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3阶段作为时空格局演变监测的目标年份,基于GEE平台获取Landsat卫星数据,融合地类样本及随机森林模型,实现土地覆被信息准确提取,利用众数滤波算法对解译成果进行优化处理,以探究上林县15年间土地资源开发及国土空间演变趋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众数滤波算法及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结果进行多次迭代优化,可有效去除“椒盐噪声”现象,分类结果平滑;4期解译结果总体精度介于0.82~0.86,Kappa系数处于0.76~0.81,经同期、同方位高分辨率影像目视比对检核,确定分类结果与实际地物具备较好一致性,精度整体可靠;2005—2020年,上林县建设用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反映城市化扩张对土地资源需求旺盛,社会经济活动保持一定热度。林地面积呈增长趋势,与之相反,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主要向建设用地、林地发生转变。与之相仿,其他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与林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增长相辅相成,社会发展促使人类对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发掘,符合经济建设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 土地利用 时空格局演变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晓丹 赖明治 +3 位作者 卢燕 吕新强 凌聪聪 黄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135,152,共5页
本文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为例,将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建模中,探索适合对岩画、雕刻、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数字化档案归档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初始地形影... 本文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为例,将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建模中,探索适合对岩画、雕刻、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数字化档案归档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初始地形影像数据建立初始地形模型,以初始地形模型为基础规划精细化航线,开展贴近、高分辨率摄影测量,建立的精细化三维模型分辨率高、纹理清晰、人物信息还原准确,可为自然文物保护等涉及地理空间信息采集的相关领域提供精细化三维建模技术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近摄影测量 精细化航线规划 三维建模 无人机 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广西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廖超明 韦媛媛 +3 位作者 王荣 谭绵方 卢燕 覃允森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72-76,81,共6页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用地变化率研究广西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进一步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转型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效应带来的影响。...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用地变化率研究广西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进一步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转型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效应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西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林地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和桂东南,耕地分布在桂中地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于南宁市、桂林市和柳州市城区;研究期内,土地利用转型主要以耕地和林地的相互转化以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并且耕地转移强度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平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耕地和林地的相互转化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因此,政府应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护耕地质量、数量,积极落实保护林草地政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时空演变 生态环境效应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