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步在线翻转课堂在研究型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会强 李金玉 +4 位作者 宁焕宸 张伟 王小静 赵惠新 帕提曼·阿布力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高校同步在线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将现有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整合为研究型实验模块,利用同步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微生物实验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三年4个学期8个班级248名学生的教学实践,发... 以高校同步在线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将现有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整合为研究型实验模块,利用同步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微生物实验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三年4个学期8个班级248名学生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新教学模式的学生对各实验模块教学打分较好。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非常认同(56%),微课、探究实验、课堂演示实验、雨课堂等教学方式认同度显著高于其他教学方式,学生对微生物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操作熟练程度进步。利用翻转课堂+线上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设计实验项目能力,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教学 翻转课堂 在线学习 长江雨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行菜LaAP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艳红 曾卫军 +3 位作者 李金玉 葛风伟 朱艳蕾 赵惠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2-770,共9页
AP2/ERF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一些参与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帮助植物提高逆境胁迫能力。为了深入探讨LaAP2在独行菜耐受低温萌发及幼苗耐受低温生长中的功能,该研究基于前期对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转录... AP2/ERF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一些参与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帮助植物提高逆境胁迫能力。为了深入探讨LaAP2在独行菜耐受低温萌发及幼苗耐受低温生长中的功能,该研究基于前期对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转录组数据库分析,克隆获得一个显著上调表达的AP2/ERF家族序列LaAP2。该基因cDNA全长为1 005 bp,编码氨基酸序列包含一个AP2和一个B3结构域,属于AP2/ERF转录因子RAV亚家族。推定的LaAP2蛋白分子量为37.744 67 kD,等电点为9.49。该蛋白氨基酸序列同亚麻荠、拟南芥、油菜等物种显示出较高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与拟南芥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表明,LaAP2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不具备信号肽区段,无跨膜区,不属于分泌蛋白,可能为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为56.5%,定位于细胞核的可能性为21.7%;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α-螺旋。Real-time PCR分析独行菜幼苗中LaAP2在低温4℃处理下的表达,显示LaAP2表达受低温胁迫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这表明LaAP2在独行菜幼苗抵抗低温胁迫中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行菜 AP2/ERF转录因子 LaAP2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低温耐受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地区8种草本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庄伟伟 王明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6-909,共14页
为深入了解荒漠植物营养元素计量特征,认识元素间的交互作用,揭示不同生长期、不同沙丘部位植物元素含量差异。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8种优势草本植物(4种1年生植物,4种短命植物)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生长期(旺盛期、枯萎期)、不同沙丘部位... 为深入了解荒漠植物营养元素计量特征,认识元素间的交互作用,揭示不同生长期、不同沙丘部位植物元素含量差异。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8种优势草本植物(4种1年生植物,4种短命植物)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生长期(旺盛期、枯萎期)、不同沙丘部位(坡上、腹地)的植株,测定全株植物的10种营养元素(C、N、P、K、Na、Mg、Al、Mn、Cu、Zn)。结果表明:(1)8种植物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植物因遗传特性不同而对元素选择吸收的特点,含量为:C(230.19~401.82 mg·g^(-1))、N(11.31~18.85 mg·g^(-1))、P(0.95~2.08 mg·g^(-1))、K(16.12~29.79 mg·g^(-1))、Na(0.88~3.31 mg·g^(-1))、Mg(3.38~5.31 mg·g^(-1))、Al(0.33~1.99 mg·g^(-1))、Mn(51.35~105.32 mg·kg^(-1))、Cu(4.14~6.38 mg·kg^(-1))、Zn(11.64~21.43 mg·kg^(-1))。不同种的元素含量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大小排序为:C>N>K>Mg>Na>P>Al>Mn>Zn>Cu,典型特征为富K,贫Cu、Zn,属于N制约性植物,表明环境对各类植物元素含量的一致影响。(2)元素含量受物种、生长期和沙丘部位的影响显著。4种黎科植物(Chenopodiaceae)Na含量显著比4种短命植物高。与生长旺盛期相比,8种植物在枯萎期的C、N、P、Mg、Mn、Cu、Zn含量普遍降低,而Na、K含量有不同幅度的升高,并且碱蓬、沙蓬的K含量显著升高。受土壤水分和养分丰富程度的影响,沙丘腹地植物元素含量普遍比坡上同种植物高。(3)相关性分析表明:C与P,N与Na、Mg、Cu、Zn,K与P、Al,Na与Mg,Mn与Na、Mg、Cu,Zn与Cu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P与Cu,C与Cu、Zn,K与Mn、Cu、Zn之间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综上所述,荒漠植物元素含量的这些特征体现了其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和土壤等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草本植物 生长期 营养元素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的生存现状、问题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14
4
作者 米尔卡米力·麦麦提 刘忠权 +2 位作者 马晓东 张宏祥 田中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00-2109,共10页
新疆野苹果是天山野果林的优势种,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是世界苹果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疆野苹果种群分布面积急剧下降。然而,导致新疆野苹果种群衰退的原因尚不明确,尚无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该文在总结前人研... 新疆野苹果是天山野果林的优势种,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是世界苹果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疆野苹果种群分布面积急剧下降。然而,导致新疆野苹果种群衰退的原因尚不明确,尚无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该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野苹果的分布现状及面对虫害、干扰和种群更新困难等问题。发现新疆野苹果在保护和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新疆野苹果的起源和演化,仍然存在分歧。第二,新疆野苹果种群的分布面积锐减,其中3个县的分布面积减少到60年前的三分之一。第三,虽然新疆野苹果的虫害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虫害预防监测体系未能全面建设。第四,新疆野苹果过度干扰的问题仍然存在,即使农田开垦和人类砍伐得到一定控制。第五,新疆野苹果更新困难的问题仍然突出,现有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深入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一步研究新疆野苹果的起源和演化。第二,建立新疆野苹果资源监测体系,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及时有效监测新疆野苹果的资源现状。第三,建立虫害预防监测系统,及时有效监测和防治病虫害的爆发。第四,建立新疆野苹果保护区,加强原位保护和法律宣传,强化当地居民对濒危植物的保护。第五,开展新疆野苹果更新机理方面的研究,同时加强迁地保护等措施。该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可为新疆野苹果的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种群分布 种群更新 虫害 人为干扰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对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淑兰 李进 +3 位作者 马永慧 巫利梅 李莹 朱丽春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本试验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下外源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的响应。试验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和幼苗进行不同浓... 本试验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下外源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的响应。试验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和幼苗进行不同浓度SLs处理,测定各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叶绿素、脯氨酸(Proline,Pr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SLs浸种对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果;干旱胁迫下对幼苗喷施适宜浓度SLs,可显著提高其叶绿素、Pro含量(P<0.05),同时有增强T-AOC、降低MDA积累的作用;主成分分析显示1μmol·L-1 SLs处理能够增强黑果枸杞的抗旱能力。综上所述,SLs不仅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抑制,还能增强幼苗抗旱性,最佳使用浓度为1μmol·L-1。本研究为SLs应用于黑果枸杞人工种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干旱胁迫 独脚金内酯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短命植物不同生长期化学计量特征与生境土壤因子关系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明明 庄伟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深入了解荒漠短命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境土壤因子与植物生存策略的关系。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假狼紫草(Nonea caspica)、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飘带果(Lactuca un... 深入了解荒漠短命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境土壤因子与植物生存策略的关系。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假狼紫草(Nonea caspica)、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飘带果(Lactuca undulata)为植物材料,测定不同深度(0~5、5~10、10~15 cm)的土壤理化性质,野外原位多时段采样比较分析4种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4种短命植物碳(C)、氮(N)、磷(P)含量普遍较低,化学计量特征存在物种间差异,但在不同生长期内变化规律大致相似。N、P含量从幼苗期到结实期逐渐减少,而C含量则长期趋于稳定。整个生长期内,P、C∶P的变异幅度较大,相反,C、N∶P的变异幅度较小。4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化学计量特征差异与生长期、植物种类存在显著相关性。(2)0~5 cm土层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含量最高,且随土层的加深逐渐减少。随着植物的生长,0~5 cm土层中SOC和TN含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而TP含量却呈现抛物线状变化趋势。在植物不同生长期内,土壤TP含量稳定性最强,SOC、TN的变异性较强,较低的N含量及TN∶TP比显示出该区域土壤属于N素缺乏类型。3个土层土壤在不同生长期的化学计量特征差异受土层、生长期的影响显著。(3)4种植物与各层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无一致规律。植物化学计量指标仅与0~10 cm土层SOC、SOC∶TP相关性较强,而大部分化学计量特征间未显示出相关性。上述结果说明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并非全部由土壤养分特征直接决定,其明显的种间差异显示了植物自身遗传特性在土壤—植物计量特征耦合关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短命植物 荒漠土壤 相关性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与干旱双重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对外源水杨酸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马永慧 李永洁 李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8-675,共8页
干旱、盐分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在干旱与NaCl双重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探究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对盐旱逆境的适应性,该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NaCl与干旱胁迫共同作用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 干旱、盐分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在干旱与NaCl双重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探究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对盐旱逆境的适应性,该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NaCl与干旱胁迫共同作用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盐旱逆境下黑果枸杞幼苗对外源水杨酸(SA)的生理响应,探究提高NaCl与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外源SA(0.1、0.5 mmol·L^(-1))处理下,盐旱双重胁迫下黑果枸杞叶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且0.5 mmol·L^(-1)SA处理效果优于0.1 mmol·L^(-1)处理。综上结果可知,黑果枸杞对于轻度盐旱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宜浓度SA可提高盐旱逆境中黑果枸杞叶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盐旱双重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盐旱胁迫 水杨酸 生理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LrPIP1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外施水杨酸对其在干旱胁迫下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马永慧 李进 可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0-319,共10页
植物质膜水通道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PIPs)是一类参与植物众多生理活动的多功能蛋白。为探究PIP基因在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分离得到PIP基因,命名为LrPIP1... 植物质膜水通道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PIPs)是一类参与植物众多生理活动的多功能蛋白。为探究PIP基因在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分离得到PIP基因,命名为LrPIP1。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序列进化进行分析,以及预测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并构建基因树等。将幼苗进行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与外施水杨酸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无外源SA处理下,轻度干旱胁迫D1可诱导LrPI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CK处理显著上调,中度D2、重度胁迫D3时,LrPI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CK有一定程度的上调,但相较于D1表现为显著下降;外源喷施SA可影响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LrPI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轻度胁迫下,外源SA诱导LrPIP1基因表达量较CK下调;较CK处理,中、重度胁迫下SA可诱导LrPIP1基因表达量上调。上述表明,LrPIP1基因可能在黑果枸杞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LrPIP1基因 干旱 黑果枸杞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山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鼓藻类中国新记录 被引量:2
9
作者 艾克拜尔·依米提 阿力马斯·克力木 吕海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3-1757,共5页
分别于2016年7月和2017年8月在阿尔泰山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鼓藻类植物标本,经显微镜观察,发现鼓藻类(绿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4个属,包括4种1变种:膨大新月藻(新拟)(Closterium tumidulum Gay)、钝齿宽带鼓藻(... 分别于2016年7月和2017年8月在阿尔泰山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鼓藻类植物标本,经显微镜观察,发现鼓藻类(绿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4个属,包括4种1变种:膨大新月藻(新拟)(Closterium tumidulum Gay)、钝齿宽带鼓藻(新拟)[Pleurotaenium crenulatum (Ralfs)Rabenhorst]、克塞凹顶鼓藻(新拟)(Euastrum coeselii Kouwets)、圆齿状鼓藻(新拟)(Cosmarium crenulatum Ngeli)和肾形鼓藻收缩变种(新拟)(Cosmarium reniforme var.compressum Nordstedt)。对这些新记录植物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光镜照片及手绘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藻目 新月藻属 宽带鼓藻属 凹顶鼓藻属 鼓藻属 两河源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肠道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3-甲基吲哚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伟伟 朱雅琴 曾献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研究从人体肠道分离、筛选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其体外降解3-甲基吲哚的功能。采用MRS培养基从3~8岁健康儿童肠道中筛选乳酸菌,提取细菌总DNA,扩增16S rR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在以3-甲基吲哚为唯一碳源、氮源的无... 为研究从人体肠道分离、筛选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其体外降解3-甲基吲哚的功能。采用MRS培养基从3~8岁健康儿童肠道中筛选乳酸菌,提取细菌总DNA,扩增16S rR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在以3-甲基吲哚为唯一碳源、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胁迫培养乳酸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测定乳酸菌在高浓度3-甲基吲哚环境中的生长曲线;使用GC-MS动态检测3-甲基吲哚残留量,测定乳酸菌对3-甲基吲哚的降解能力。结果显示,筛选获得8株乳酸菌,其中LAB1为干酪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casei)、LAB2为类肠膜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LAB3、LAB5、LAB6、LAB7、LAB8均归属为肠膜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AB4为格氏乳球菌属(Lactococcus garvieae)。在添加3-甲基吲哚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8株细菌,其降解3-甲基吲哚的能力均较强。LAB1~LAB8对3-甲基吲哚的体外降解率在168 h分别达到62.21%、60.45%、52.50%、62.19%、61.91%、61.94%、55.34%、58.73%,其中LAB1(干酪乳杆菌)对3-甲基吲哚的降解率最高,证实来源于儿童肠道的乳酸菌具有降解3-甲基吲哚的功能。该实验结果丰富了降解肠道毒素的微生物资源,同时也为今后扩展乳酸菌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3-甲基吲哚 降解 肠道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单叶蔷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闫振 李进 +1 位作者 阿丽努尔·阿卜来提 谢姆斯耶·肖开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5-1193,共9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外源钙的施加对盐胁迫下单叶蔷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作用,以单叶蔷薇种子和幼苗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50,100,150 mmol·L^(-1)氯化钠模拟盐胁迫,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测定单叶蔷薇种子的萌发率以及幼... 为探究不同浓度外源钙的施加对盐胁迫下单叶蔷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作用,以单叶蔷薇种子和幼苗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50,100,150 mmol·L^(-1)氯化钠模拟盐胁迫,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测定单叶蔷薇种子的萌发率以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施加外源钙后单叶蔷薇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升,根和茎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以及实际光量子YⅡ值增加,光合色素的含量上升;显著地提升了单叶蔷薇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且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降低。外源钙的施加能够缓解盐胁迫对单叶蔷薇种子萌发的抑制,提升种子萌发率,降低盐胁迫对幼苗的伤害,且当氯化钙的浓度为10 mmol·L^(-1)时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缓解盐胁迫对单叶蔷薇的伤害提供新的方向,同时为单叶蔷薇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蔷薇 盐胁迫 外源钙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某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雪丹 王俊 +2 位作者 王玉苗 付建红 徐彤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0-166,共7页
为解析乌鲁木齐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乌鲁木齐某工业园区土样中4种重金属污染物(Cr、Pb、Cu和Zn)进行分析评测。发现该区域土样中Cr、Pb和Zn的含量均... 为解析乌鲁木齐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乌鲁木齐某工业园区土样中4种重金属污染物(Cr、Pb、Cu和Zn)进行分析评测。发现该区域土样中Cr、Pb和Zn的含量均小于国家二级标准,均处于较轻微的生态危害,主要超标元素为Cu,有33.33%点位超标率。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等可知,Cu具有最高的污染水平,污染指数为Cu>Pb>Zn>Cr。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分析发现该区域为低等生态风险水平,指数均值为37.68。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发现,Cu、Pb、Zn之间可能污染来源相似,且可能与周围的工业活动具有密切关系,其次也受到一定的自然地质背景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菲尔粒发酵过程酵母菌多样性和动态规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龙 邢军 +1 位作者 李安 张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28,共5页
传统开菲尔发酵乳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集合体,研究开菲尔中酵母菌对揭示菌群共生有重要作用。能帮助了解酵母菌与风味物质之间的关联。了解开菲尔粒(Kefirgrains)120h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的变化规律。以酵母菌ITS为引物,对发酵样品在120... 传统开菲尔发酵乳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集合体,研究开菲尔中酵母菌对揭示菌群共生有重要作用。能帮助了解酵母菌与风味物质之间的关联。了解开菲尔粒(Kefirgrains)120h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的变化规律。以酵母菌ITS为引物,对发酵样品在120h发酵过程中的18个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类群的演变和丰度变化。经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1101576个,属于5个门,经类群分析酵母菌分布于33个属。丰度在发酵过程中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对开菲尔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类及动态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探究发酵乳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进而解析开菲尔中微生物与乳品风味物质之间的关联,最终揭示开菲尔发酵乳中复杂的菌群共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开菲尔粒 酵母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