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浸没N+注入对豌豆胚芽细胞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17
1
作者 杜兰芳 顾志良 +3 位作者 钟华 董英 吴美萍 潘重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8-400,共3页
报道了等离子体浸没N+ 注入豌豆种子后 ,引起M1 胚芽细胞畸变效应。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能抑制纺锤体形成 ,诱发胚芽细胞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提出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诱变育种方法。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豌豆 诱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属3种植物不同叶龄、不同部位叶内蒽醌类物质含量及其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沈宗根 郁达 +1 位作者 胡正海 Yitzchak Gutterman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48-1153,共6页
用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 3种芦荟属植物不同叶龄和不同部位叶中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 .结果表明 ,被研究的芦荟属 3种植物叶中主含的蒽醌类物质有 :芦荟素或高那特芦荟素 ,芦荟宁和芦荟苦素 .其中 ,中华芦荟和木立芦荟主含芦荟素 ;海... 用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 3种芦荟属植物不同叶龄和不同部位叶中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 .结果表明 ,被研究的芦荟属 3种植物叶中主含的蒽醌类物质有 :芦荟素或高那特芦荟素 ,芦荟宁和芦荟苦素 .其中 ,中华芦荟和木立芦荟主含芦荟素 ;海莱芦荟主含高那特芦荟素 .叶各部位详细分析的结果表明 ,蒽醌类物质在植株上部的嫩叶中的含量要高于下部老叶 ;同一叶中 ,叶尖高于叶中部 ,叶基含量最低 ;而叶缘含量高于叶的中央部分 .在同一叶的横切面上 ,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在维管束区最高 ,同化薄壁组织部分次之 ,储水组织部分最低 .芦荟属植物在同一个植物体不同的叶之间 ,以及同一叶不同的位置间有规律的累积蒽醌类物质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属 叶龄和叶位 蒽醌类物质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浸没N^+注入豌豆种子对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兰芳 郁达 +2 位作者 吴美萍 董英 潘重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等离子体浸没 ,N+的不同剂量注入豌豆种子 ,引起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和活性迁移率均起变化 ;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注入剂量有关。 35min处理的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变化量大。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豌豆 种子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酶活性迁移率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激素对条斑紫菜体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建荣 姚文煜 +1 位作者 陆勤勤 许璞 《水产养殖》 CAS 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
用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IBA和6—BA)的PES培养液对条斑紫菜体细胞进行培养,观察其对条斑紫菜体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的条斑紫菜近基部体细胞离体培养可发育成细胞团和叶状体,低浓度的IBA有利于体细胞向叶状体方向发育,而... 用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IBA和6—BA)的PES培养液对条斑紫菜体细胞进行培养,观察其对条斑紫菜体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的条斑紫菜近基部体细胞离体培养可发育成细胞团和叶状体,低浓度的IBA有利于体细胞向叶状体方向发育,而低浓度的6—BA有利于体细胞发育成细胞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条斑紫菜 体细胞 生长发育 浓度 培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蛙种群年龄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维平 韩曜平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1期3-7,共5页
本文通过对 315号金线蛙标本 ,利用体长数理统计法、椎骨面轮带法、骨骼切片法 3种方法对金线蛙种群年龄进行划分 ,分析讨论 3种不同方法的结论 ,阐明 3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对金线蛙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
关键词 金线蛙 种群 年龄 体长 年轮 椎骨 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浸没N^+注入豌豆种子的生长发育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兰芳 袁亚梅 杨小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豌豆 种子 生长发育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重要性状主效基因和QTL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志良 耿拓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26-130,共5页
  传统的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与质量性状相比,数量性状有其特殊性,必须借助于统计方法加以研究.受研究方法的限制,人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只能是建立在一个抽象的微效多基因假设...   传统的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与质量性状相比,数量性状有其特殊性,必须借助于统计方法加以研究.受研究方法的限制,人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只能是建立在一个抽象的微效多基因假设的基础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进行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研究的手段,同时促使我们改变数量性状的遗传机制的研究策略(吴常信,1997).人们在研究基因组结构时发现,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并不是随机分布的,往往是有相关功能基因的成簇分布,具有相同或相关功能的基因往往组织在彼此相邻(近)的染色体区域,形成紧密连锁的基因簇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Geldermann(1975)提出了控制数量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Loci,QTL)的概念.对QTL的研究构成了正在形成的分子数量遗传的主体(徐云碧等,1994).借助于各种分子标记,运用统计学的手段将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剖分开来,充分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数量性状进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 连锁图谱 遗传图谱 数量性状位点 连锁群 资源家系 候选基因法 染色体 丝毛乌骨鸡 基因组扫描 腹脂率 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 主基因 主要基因 遗传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作为水稻人工种子外膜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兰芳 沈大稜 +3 位作者 李瑶 叶鸣明 倪德祥 纪才圭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5期41-42,共2页
经丙烯酸树脂浓度、成膜时间对水稻人工种子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以1~5%丙烯酸树脂溶液成膜10分钟所制作的人工种子外膜,效果较佳。
关键词 水稻 人工种子外膜 丙烯酸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液浸种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郁达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6-27,共2页
植物生命活动除所必需的17种化学元素外,体内还含有大量的非必需元素,其中包括稀土元素。近年来,我国对稀土的农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发现田间施用稀土元素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和改善品质。
关键词 棉花 施肥 稀土液 浸种 幼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人工种子
10
作者 杜兰芳 《上海农业科技》 1995年第5期48-50,共3页
本文阐述了人工种子的特点、发展概况、制作过程及当前研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工种子 体细胞胚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