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实践——陆华柏在华中师范学院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卫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7,55,共6页
1952—1957年,陆华柏在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音乐系任教。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家,他在担任作曲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大量民歌改编为声乐、钢琴教材,丰富师范类学校教材建设,连续出版多本曲集;作为一名作曲家,他创作了管弦乐作品... 1952—1957年,陆华柏在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音乐系任教。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家,他在担任作曲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大量民歌改编为声乐、钢琴教材,丰富师范类学校教材建设,连续出版多本曲集;作为一名作曲家,他创作了管弦乐作品《康藏组曲》,探索交响音乐民族化;作为一名翻译家,他翻译了《和声与对位》等译著,推动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作为一名系主任,他组织全系师生开展艺术实践,充实教学内容,推动武汉音乐文化建设。陆华柏为成立之初的华中师范学院音乐系奠定了理论和艺术实践根基,他在华中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实践是全方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华柏 华中师范学院 音乐教育 音乐创作 音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菁菁 朱咏北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7,共6页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政-经主导"两大阶段,尽管也不乏个人价值关怀的端倪,然整体来说形变而神未变,依然是建立在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一种价值...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政-经主导"两大阶段,尽管也不乏个人价值关怀的端倪,然整体来说形变而神未变,依然是建立在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特点。我国"重人伦"、"重群体"之传统文化观、"乐之教化在于道德"之传统音乐文化观及"圣人君子"之传统教育目的观是潜藏于其后的文化根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关注文化土壤的更新、建设现代文化;重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注重课程实践,树立培养目标与课程实践相统一的政策执行理念,以实现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师教育 培养目标 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二胡音乐创作的梳理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5-66,共2页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乐器二胡艺术迅速发展,涌现出众多二胡演奏家与二胡教育家,许多作曲家为二胡写作大量音乐作品以推动二胡音乐的发展。本文将对从建国至今的二胡音乐创作做全面梳理与研究,力图能继续促进中国二胡音乐的繁荣与创新。
关键词 二胡 音乐创作 历史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及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菁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7,177,共7页
美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经历了从单一课程到课程体系初具雏形的萌芽期、从学科课程为主到系统化课程体系形成的发展期以及教师专业化与多元音乐文化兴起的成熟期等阶段。美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历程不仅是其课程体系、结构、内... 美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经历了从单一课程到课程体系初具雏形的萌芽期、从学科课程为主到系统化课程体系形成的发展期以及教师专业化与多元音乐文化兴起的成熟期等阶段。美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历程不仅是其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不断完善、成熟的历史,更是其课程文化实现从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一元文化走向多元文化选择的历史。借鉴美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变革的经验,对我国建立立足本土、倡导多元音乐文化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极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音乐教师教育课程 变革 音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立三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族元素与欧洲技法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葛芳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114,共2页
汪立三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其一生专注于钢琴音乐创作,凭借优秀的音乐审美与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融汇民族元素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想融合,创作出大量具有民族元素与欧洲现代技法的钢琴音乐作品。
关键词 汪立三 钢琴音乐 民族元素 现代音乐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西方音乐发展史研究——评《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
6
作者 葛芳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音乐自从诞生之时起,就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交融,互为促进。从地域上来看,音乐中蕴含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从时间上来看,音乐又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与潮流。无论是中心或西方国家,音乐的历史都可追溯到数千年前... 音乐自从诞生之时起,就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交融,互为促进。从地域上来看,音乐中蕴含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从时间上来看,音乐又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与潮流。无论是中心或西方国家,音乐的历史都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然而受礼会文化的影响,两者有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史 文化视域 音乐发展史 修订 插图 社会 文化风俗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贵州省送陇村苗族古瓢琴看苗族古瓢琴声音的双重属性及符号特征
7
作者 赵凌 杨曦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苗族古瓢琴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都江镇、黔东南州丹寨县雅灰乡、雷山县达地乡的部分苗族村寨。苗族古瓢琴用于古瓢琴舞的伴奏,琴声不仅具有音乐性,也具有“乐器说话”的语言性。在古瓢琴模仿语言的过程中,拉奏者通过技术手段... 苗族古瓢琴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都江镇、黔东南州丹寨县雅灰乡、雷山县达地乡的部分苗族村寨。苗族古瓢琴用于古瓢琴舞的伴奏,琴声不仅具有音乐性,也具有“乐器说话”的语言性。在古瓢琴模仿语言的过程中,拉奏者通过技术手段来增加模仿语言的清晰度,以此进行信息传递。古瓢琴拉奏者的技术手段明显带有针对不同表达内容进行声音符号选择的意图。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古瓢琴“乐器说话”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古瓢琴声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古瓢琴 乐器说话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乐体裁民族化的早期探索与实践——陆华柏编配的三重奏《光明行》与相关版本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丁卫萍 杨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1期41-48,136,共9页
1943年,陆华柏在为刘天华二胡曲《光明行》编配钢琴伴奏的基础上,又为《光明行》编写了二胡、三弦、钢琴三重奏。文章分析了陆华柏编写三重奏的外因与内因;将三重奏《光明行》的二胡、钢琴声部分别与刘天华原作以及陆华柏为《光明行》... 1943年,陆华柏在为刘天华二胡曲《光明行》编配钢琴伴奏的基础上,又为《光明行》编写了二胡、三弦、钢琴三重奏。文章分析了陆华柏编写三重奏的外因与内因;将三重奏《光明行》的二胡、钢琴声部分别与刘天华原作以及陆华柏为《光明行》编配的附加钢琴伴奏做比较,得出结论:三重奏的二胡声部更注意弓法、指法的特殊安排和多种演奏技法的运用,进一步发挥了二胡表现力;三重奏钢琴声部在织体等方面的变化强化了《光明行》的精神风貌;加入三弦使三个声部间形成此起彼伏相互合作的效果,三重奏《光明行》更具室内性和民族风。陆华柏丰富了民族器乐曲的表现形式,是20世纪上半叶西洋室内乐体裁民族化探索的早期成果,对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推进中西乐器同台演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华柏 《光明行》 二胡 钢琴 三弦 室内乐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岩 刘群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61-64,共4页
分析认为21世纪大学生应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并针对当前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考试形式等。
关键词 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传统,中西融合——析陆华柏的钢琴曲《东兰铜鼓舞》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卫萍 耿仁甫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东兰铜鼓舞》是陆华柏先生创作于1977年的钢琴曲,该曲吸取民间铜鼓节奏,运用民族调式,采用了西方常见的"奏鸣曲式",将东兰铜鼓舞场景用钢琴表现出来。文章论述了《东兰铜鼓舞》的创作背景,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及演奏要点提示... 《东兰铜鼓舞》是陆华柏先生创作于1977年的钢琴曲,该曲吸取民间铜鼓节奏,运用民族调式,采用了西方常见的"奏鸣曲式",将东兰铜鼓舞场景用钢琴表现出来。文章论述了《东兰铜鼓舞》的创作背景,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及演奏要点提示,回顾了此曲出版演出情况并总结出《东兰铜鼓舞》所体现的陆华柏音乐创作特征:既继承传统又借鉴西洋作曲技法,作品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华柏 《东兰铜鼓舞》 节奏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表演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评《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声乐表演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是由张红英、王浩东和张钒合作编著的一本针对声乐教学和表演艺术实践的专业书籍。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声乐教学和艺术表演实践技巧,深入分析和研究... 声乐表演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实践探索》是由张红英、王浩东和张钒合作编著的一本针对声乐教学和表演艺术实践的专业书籍。这本书主要阐述了声乐教学和艺术表演实践技巧,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声乐教学及艺术表演实践的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声乐表演。该书一共划分为八个章节,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各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声乐教学 实践探索 声乐表演 实践探究 教学理论 艺术表演形式 表演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陆华柏抗战时期的群众歌曲创作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卫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5-20,共6页
抗战时期,陆华柏创作的群众歌曲灵活运用各种创作手法,易懂易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抗日与鼓舞人心作用。本文选取了陆华柏较有代表性的四首群众歌曲,对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在当时的流传情况以及各自的艺术特点进行回顾和研究,总结其时... 抗战时期,陆华柏创作的群众歌曲灵活运用各种创作手法,易懂易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抗日与鼓舞人心作用。本文选取了陆华柏较有代表性的四首群众歌曲,对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在当时的流传情况以及各自的艺术特点进行回顾和研究,总结其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陆华柏是新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在群众歌曲方面取得的成就推动了广西乃至全国抗日救亡音乐活动的开展,为抗战音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华柏 群众歌曲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一朵奇芭——李斯特艺术歌曲《罗列莱》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201-203,共3页
本文简要概括了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以及艺术歌曲在他音乐创作上的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在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中运用标题性手法,这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艺术歌曲《罗列莱》的分析,大致归纳出了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在和声与调性、节奏与速度、... 本文简要概括了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以及艺术歌曲在他音乐创作上的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在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中运用标题性手法,这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艺术歌曲《罗列莱》的分析,大致归纳出了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在和声与调性、节奏与速度、歌唱旋律与伴奏、歌曲结构等关系方面,具有"开拓精神"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创作特点,为人们更好地了解李斯特,了解他的艺术歌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罗列莱 艺术歌曲 创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怀赤诚执着追寻--陆华柏1949年后的艺术追寻与心路历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卫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9-147,共9页
陆华柏先生命运多舛,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界所关注的一位先驱。本文从陆华柏手稿、信件、思想汇报等第一手资料探寻他1949年后的心路历程,以陆华柏先生建国后的辉煌、蛰伏期的执着、晚年彷徨矛盾的心理,分段梳理了他1949年后的艺术人... 陆华柏先生命运多舛,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界所关注的一位先驱。本文从陆华柏手稿、信件、思想汇报等第一手资料探寻他1949年后的心路历程,以陆华柏先生建国后的辉煌、蛰伏期的执着、晚年彷徨矛盾的心理,分段梳理了他1949年后的艺术人生追求,洞察陆华柏隐秘的内心世界,发现他既具有那一代知识份子心路旅程的共性特征,又具感人的个人情怀,为推进、丰富近现代音乐教育界代表性人物的学术研究充实有价值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华柏 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 新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二胡演奏对古琴奏法与音色模仿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8-189,共2页
二胡与古琴均为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一件为拉弦乐器、一件为拨弦乐器,看似不甚相同,但笔者在多年演奏学习二胡的过程中逐渐体悟到二胡对古琴音乐的借鉴,因而以此为思路意欲分析研究二胡音乐对古琴演奏技法、古琴音色音效的借鉴与融合,期... 二胡与古琴均为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一件为拉弦乐器、一件为拨弦乐器,看似不甚相同,但笔者在多年演奏学习二胡的过程中逐渐体悟到二胡对古琴音乐的借鉴,因而以此为思路意欲分析研究二胡音乐对古琴演奏技法、古琴音色音效的借鉴与融合,期望能对二胡艺术在二十一世纪的多元化发展尽到一些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 古琴 演奏技法 借鉴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秋蘋《借云馆曲谱》的艺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路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1,共3页
我国民间歌曲在明清时期非常繁荣,但大多数留存至今的民歌有词无谱。华秋蘋所收集整理的《借云馆曲谱》记载了极具江沪风格的吴音民歌十首,是一部有词有谱的清代民歌集。此曲集是对明清俗曲进行有声研究的可靠依据,也为厘清明清俗曲作... 我国民间歌曲在明清时期非常繁荣,但大多数留存至今的民歌有词无谱。华秋蘋所收集整理的《借云馆曲谱》记载了极具江沪风格的吴音民歌十首,是一部有词有谱的清代民歌集。此曲集是对明清俗曲进行有声研究的可靠依据,也为厘清明清俗曲作品的流变关系、认定今天民间音乐中的一些曲牌属于明清俗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秋蘋 借云馆曲谱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贯通 尽善尽美——《长征组歌》排练感悟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年第3期73-75,共3页
合唱艺术是讲究协调统一,在人声的共性中寻求艺术表现的艺术。本文通过对排练《长征组歌》实践经验的总结,试图寻求一个较快、较好地提高合唱演唱水平的排练方法,依据情绪、情感体验表现的心理学提示,提出以情统声、以情立声、以情变声... 合唱艺术是讲究协调统一,在人声的共性中寻求艺术表现的艺术。本文通过对排练《长征组歌》实践经验的总结,试图寻求一个较快、较好地提高合唱演唱水平的排练方法,依据情绪、情感体验表现的心理学提示,提出以情统声、以情立声、以情变声、以情促齐的合唱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唱 长征组歌 协调统一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化节奏呛声法探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柏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3期94-97,共4页
视唱练耳教学中,人们常用节奏呛声法来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以利于快速掌握基本节奏。针对当今五花八门的节奏唸声法及其存在的缺陷,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采用颇具民族化特征的京剧锣鼓经—"仓才台",作为视唱练耳教... 视唱练耳教学中,人们常用节奏呛声法来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以利于快速掌握基本节奏。针对当今五花八门的节奏唸声法及其存在的缺陷,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采用颇具民族化特征的京剧锣鼓经—"仓才台",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节奏唸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 锣鼓经 节奏唸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思想及地位
19
作者 陈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259-261,共3页
在近代音乐史中,李斯特占着独特的地位。李斯特的作品数量很大,早期以钢琴作品为主,后期管弦乐作品的成就更突出。目前学界对李斯特艺术歌曲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
关键词 李斯特 艺术歌曲 创作 思想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守、执着与信念——谈声乐学习中的持之以恒
20
作者 葛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36-140,共5页
由傅聪先生就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问题提到的"从一而终"引发起笔者对声乐学习上的思考,本文试从歌唱思想、歌唱技术、歌唱的音乐性方面就固守、执着与信念谈谈声乐学习上的持之以恒。
关键词 从一而终 歌唱思想 技术性 音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