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国锋 钱振江 +1 位作者 龚声蓉 朱苗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1-206,共6页
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的利用率,我们坚持以成果导向的理念开展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场地申请初期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使用过程中结合管理制度、准入授权、门禁系统、智能监控、信息化网络和流控等管理措施,建立多部门合作的消... 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的利用率,我们坚持以成果导向的理念开展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室场地申请初期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使用过程中结合管理制度、准入授权、门禁系统、智能监控、信息化网络和流控等管理措施,建立多部门合作的消防安全监管机制;在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实验中心和团队负责人四级管理的有效结合下,达到创新实验室资源公平、分配合理,过程管理到位,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使用;最后严格按照产出成果进行对照考核。学校—学院—双创学院三级奖励机制激发创新实验室师生多出成果和出高水平成果,形成高效成果产出的良性循环,为高校计算机创新实验室使用和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成果为导向 计算机创新实验室 准入授权 视频监控 实验室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被引量:17
2
作者 闫海英 龚声蓉 应文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88,200,共4页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出发,以常熟理工学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为例,在分析其目前教学考核方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期末结果性考核方法与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方...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出发,以常熟理工学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为例,在分析其目前教学考核方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期末结果性考核方法与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方法的激励、导向作用。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方法 多元化过程性考核 计算机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Q网络的平衡杆优化控制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3
作者 钟珊 杜鑫 +2 位作者 司亚利 刘井莲 严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2,190,共8页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采用强化学习求解任务最优策略的方法,基于深度Q网络设计了平衡杆的控制优化实验。将平衡杆实验环境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模型,从深度Q网络结构、探索策略、奖励函数、经验回放池更新和目标Q网络更新等角度进行了...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采用强化学习求解任务最优策略的方法,基于深度Q网络设计了平衡杆的控制优化实验。将平衡杆实验环境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模型,从深度Q网络结构、探索策略、奖励函数、经验回放池更新和目标Q网络更新等角度进行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评估综合考虑了算法有效性、Q值估计的准确性、样本效率和Q网络的损失估计。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基准算法Q学习算法在累计奖赏和学习效率上进行了对比。该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强化学习知识,也能帮助其掌握采用深度Q网络算法来求解离散动作空间任务的最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深度Q网络 Q学习 平衡杆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的普适计算服务选择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小英 赵海 +2 位作者 林涛 张文波 尹震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共8页
借鉴人类社会的行为规律,提出普适计算中信任关系的建立、信任度的衡量、以及基于信任的服务选择模型;并依据信任的滞后性和服务选择前瞻性矛盾的动态演化规律,通过多角度(直接、间接)评估、喜好偏差调整和信任更新等综合手段,构造一套... 借鉴人类社会的行为规律,提出普适计算中信任关系的建立、信任度的衡量、以及基于信任的服务选择模型;并依据信任的滞后性和服务选择前瞻性矛盾的动态演化规律,通过多角度(直接、间接)评估、喜好偏差调整和信任更新等综合手段,构造一套较健全的信任评估体系,以提高服务选择模型的准确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计算 服务选择 设备 信任 简单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计算系统任务调度的遗传算法及改进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小英 赵海 +3 位作者 陈英革 张文波 尹震宇 张晓丹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2,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染色体编码方法——逆排序消出结点法RSEEN,确保染色体对应的任务分配调度为合理调度,不必在遗传操作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和调整基因以保证染色体的有效性,简化了遗传操作,使优良基因更易保全并传递给后代,种群的进化过程更接... 提出一种新的染色体编码方法——逆排序消出结点法RSEEN,确保染色体对应的任务分配调度为合理调度,不必在遗传操作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和调整基因以保证染色体的有效性,简化了遗传操作,使优良基因更易保全并传递给后代,种群的进化过程更接近自然的进化法则。另外,还采用了启发式变异方法,加速了算法的收敛性。同时,构造本算法是以异构计算系统模型为基础的,充分考虑了任务间数据交换的开销和处理机间的差异,算法的应用更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调度 异构计算系统 遗传算法 染色体编码 逆排序消出结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VTs:多尺度混合视觉自注意力模型
6
作者 高丽丽 应文豪 +2 位作者 钟珊 胡文军 吴晓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5-1402,共8页
为提高ViT模型在小型数据集上从零开始训练的性能,提出一种多尺度混合ViT模型(MHVT),由多尺度扩张局部聚集模块(MDLA)和多尺度先下采样再上采样模块(MPUA)组成。MDLA利用不同膨胀率的深度可分卷积在不同通道上提取不同尺度的局部特征。M... 为提高ViT模型在小型数据集上从零开始训练的性能,提出一种多尺度混合ViT模型(MHVT),由多尺度扩张局部聚集模块(MDLA)和多尺度先下采样再上采样模块(MPUA)组成。MDLA利用不同膨胀率的深度可分卷积在不同通道上提取不同尺度的局部特征。MPUA在自注意力计算前,在不同的通道上对查询、键和值进行不同粒度的池化处理,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捕获多尺度的全局特征。在各种小尺寸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验证了MHVT在精度和速度方面均获得了更好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自注意力模型 局部相关性 多尺度特征交互 卷积神经网络 小型数据集 自注意力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网瘾及学业预警系统设计
7
作者 王颖 王佳棋 +5 位作者 夏瑜 严卫 朱海霞 厉业强 汝吉东 刘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6,50,共6页
针对高校学生网瘾和学业预警需求,设计包括学生成绩、设计人口学、个体行为、社会关系和网瘾等调查问卷作为研究数据,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两种机器学习方法的学生网瘾及学业预警研究,并分析重要影响因素,为精准干预提供依据。... 针对高校学生网瘾和学业预警需求,设计包括学生成绩、设计人口学、个体行为、社会关系和网瘾等调查问卷作为研究数据,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两种机器学习方法的学生网瘾及学业预警研究,并分析重要影响因素,为精准干预提供依据。经仿真对比,选取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训练网瘾和学业预测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92.286%和92.742%。为学校学生管理教师及学生提供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瘾预测 学业预测 BP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的Web课程群实验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8
8
作者 夏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1-234,共4页
针对当前Web课程群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工程教育的立体化实验体系,旨在全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利用线上平台和综合项目,打破课程单独设置实验的限制,优化整合实验资源,有利于实施贴近实际工程实践的项目驱... 针对当前Web课程群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工程教育的立体化实验体系,旨在全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利用线上平台和综合项目,打破课程单独设置实验的限制,优化整合实验资源,有利于实施贴近实际工程实践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引入CDIO理念,贯通"1个目标、2个层面、3个年级、4个过程、5个能力"的教育主线索,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素养。实践证明,此实验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工程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Web课程群 实验体系 CDIO工程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抵御逆向工程的安卓应用混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乐德广 赵杰 龚声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12-1517,共6页
针对安卓应用容易被恶意逆向工程,引起代码注入、隐私数据泄露和侵害知识产权等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结合Java方法抽离和映射的代码混淆技术.其中,Java方法抽离利用了安卓Native化特性,将Java方法从DEX中抽离后封装到SO中.此外,Java方法映... 针对安卓应用容易被恶意逆向工程,引起代码注入、隐私数据泄露和侵害知识产权等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结合Java方法抽离和映射的代码混淆技术.其中,Java方法抽离利用了安卓Native化特性,将Java方法从DEX中抽离后封装到SO中.此外,Java方法映射对其指令操作码进行映射混淆构造不透明指令.随后通过Java方法注册和映射解释执行环境,对抽离映射混淆后的Java方法进行Native层的映射解释执行,确保混淆后的安卓应用运行逻辑的正确性.最后,从抗逆向工程有效性和运行性能两方面对安卓应用混淆效果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技术在不影响正常运行性能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抵御逆向工程分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卓应用 逆向工程 代码混淆 字节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计算树逻辑的符号模型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朋展 姜久雷 马占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81-2385,共5页
对含有模糊不确定性信息的系统进行模型检测时,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将形式化的系统模型用拟布尔公式表示,用多终端二叉决策图来对拟布尔公式进行存储。对模糊计算树逻辑的不动点语义给出了解释和证明,然后给出... 对含有模糊不确定性信息的系统进行模型检测时,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将形式化的系统模型用拟布尔公式表示,用多终端二叉决策图来对拟布尔公式进行存储。对模糊计算树逻辑的不动点语义给出了解释和证明,然后给出模糊计算树逻辑的符号化模型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算法的正确性。该算法可有效缓解对模糊模型检测验证时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并扩展了模型检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计算树逻辑 不动点算法 多终端二叉决策图 符号模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系统项目实践”产教融合课程模式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从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0,共6页
为解决产教融合课程的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内容重构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问题,探索和实践了“四双五真”的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校企文化和劳动教育等元素,构建校企协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三全育人路径。... 为解决产教融合课程的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内容重构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问题,探索和实践了“四双五真”的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校企文化和劳动教育等元素,构建校企协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三全育人路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和方法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和资源,实现课程内容的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构建了校企双元主体、双师队伍、双创环境和双重资源,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和真实的就业的“四双五真”产教融合课程模式。经过10多年探究实践,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立项建设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54份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表明:69.5%的为单位技术骨干,9.1%的为项目经理,14.3%的为各级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课程 课程思政 劳动教育 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空间与反射强度融合的非结构化道路可行驶区域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越洋 徐江 +1 位作者 钟珊 龚声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7-854,共8页
可行驶区域检测旨在检测和提取智能车辆在道路上可行进的区域,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空间特征实现,难以处理路面边缘无清晰空间特征的非结构化道路.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空间和反射强度融合的非结构化道路可... 可行驶区域检测旨在检测和提取智能车辆在道路上可行进的区域,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空间特征实现,难以处理路面边缘无清晰空间特征的非结构化道路.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空间和反射强度融合的非结构化道路可行驶区域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融合反射强度因子改进了基于空间特征的柱坐标系检测模型;然后,使用强度和降维空间检测对检测精度较低的环形检测模型进行优化,并将其与柱坐标系检测模型联合使用以提高方法检测准确率;最后,在自录实际道路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显著提高了非结构化道路可行驶区域检测的成功率与精确率,在结构化道路上也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 非结构化道路 三维激光雷达 反射强度 空间分布 区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信息过滤的视觉问答网络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世阳 王朝晖 +1 位作者 龚声蓉 钟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视觉问答作为多模态任务,瓶颈在于需要解决不同模态间的融合问题,这不仅需要充分理解图像中的视觉和文本,还需具备对齐跨模态表示的能力。注意力机制的引入为多模态融合提供了有效的路径,然而先前的方法通常将提取的图像特征直接进行注... 视觉问答作为多模态任务,瓶颈在于需要解决不同模态间的融合问题,这不仅需要充分理解图像中的视觉和文本,还需具备对齐跨模态表示的能力。注意力机制的引入为多模态融合提供了有效的路径,然而先前的方法通常将提取的图像特征直接进行注意力计算,忽略了图像特征中含有噪声和不正确的信息这一问题,且多数方法局限于模态间的浅层交互,未曾考虑模态间的深层语义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跨模态信息过滤网络,即首先以问题特征为监督信号,通过设计的信息过滤模块来过滤图像特征信息,使之更好地契合问题表征;随后将图像特征和问题特征送入跨模态交互层,在自注意力和引导注意力的作用下分别建模模态内和模态间的关系,以获取更细粒度的多模态特征。在VQA2.0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信息过滤模块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模型准确率,在test-std上的整体精度达到了71.51%,相比大多数先进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问答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多模态融合 信息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淼 张玉金 +2 位作者 张涛 田瑾 吴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2238,共9页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将样本从空间域变换至频谱域,通过控制频谱显著性提高模型的迁移与泛化能力.在CIFAR-10与CIFAR-100数据集上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以ResNet18为目标网络,面对PGD-10攻击时,本文方法在CIFAR-10上的鲁棒精度较现有方法提升了2%~9%,在CIFAR-100上提升了1%~9%.在面对PGD-20、PGD-50、C&W等其他攻击以及架构更复杂的模型时,均取得了类似的效果.提出方法在避免灾难性过拟合现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快速对抗训练 离散余弦变换(DCT) 鲁棒性 样本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abelle/HOL的文件系统形式化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文斌 钱振江 +4 位作者 靳勇 孙高飞 邢晓双 苏超 孙天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5,共9页
对于构建可信操作系统而言,文件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是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的文件系统仍然有漏洞被检测出来。采用形式化方法对文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进行严格的验证是公认的可行方法。当前文件系统的形式化验证工... 对于构建可信操作系统而言,文件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是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的文件系统仍然有漏洞被检测出来。采用形式化方法对文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进行严格的验证是公认的可行方法。当前文件系统的形式化验证工作大多基于宏内核操作系统,而忽视了微内核操作系统架构下文件系统的验证。为此,提出一种微内核架构下采用内联数据机制的文件系统的形式化设计和验证方法。以高阶逻辑(HOL)和自动机模型为基础,将文件系统中的工作对象和系统资源抽象为系统对象来构建文件系统的工作状态,形式化地描述文件系统的相关系统调用的功能语义,将系统调用提供服务的过程抽象为系统工作状态发生跃迁的过程,并给出文件系统功能正确性和安全属性的断言。以实现的安全可信微内核操作系统(VSOS)中的安全可信文件系统(VSFS)为例,在设计阶段构建VSFS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并在Isabelle/HOL中抽象描述VSFS的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SIX)系统调用,分析和归纳出VSFS文件系统正确性断言,使用定理证明的方式来验证VSFS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Isabella/HOL中完成VSFS有限状态机模型细粒度的形式化验证,满足预期的安全需求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验证 文件系统 定理证明 有限状态机 微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端策略优化模板更新的实时目标跟踪方法
16
作者 孙愉亚 龚声蓉 +2 位作者 钟珊 周立凡 范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9-1507,共9页
基于孪生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往往采用第一帧的外观特征作为固定模板,难以应对目标外观剧烈变化等问题。为此,所提算法在孪生网络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强化学习,将模板更新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采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减少因... 基于孪生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往往采用第一帧的外观特征作为固定模板,难以应对目标外观剧烈变化等问题。为此,所提算法在孪生网络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强化学习,将模板更新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采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减少因目标外观变化带来的误差积累。针对孪生网络跟踪算法搜索域太小,无法全局搜索目标的问题,引入全局检测算法,找回丢失的目标。所提跟踪算法能够自适应更新模板和全局检测丢失的目标,在OTB数据集和GOT-10k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代表性方法,具有实时性强和准确率高的优点,能够很好应对目标外观形变以及目标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深度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全局检测 更新模板 孪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交互的加权时序网络节点重要性
17
作者 杨晔彬 姜久雷 邹鹏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时序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评估一直是社交网络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在病毒传播、信息挖掘等方面有着诸多应用。现有的算法虽然考虑到节点的邻居信息对节点产生的影响,但建模时仅仅考虑节点是否存在关系,对于链接强度的考虑不够全面。针对此问题... 时序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评估一直是社交网络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在病毒传播、信息挖掘等方面有着诸多应用。现有的算法虽然考虑到节点的邻居信息对节点产生的影响,但建模时仅仅考虑节点是否存在关系,对于链接强度的考虑不够全面。针对此问题,从时间层面去考虑节点链接强度,提出一种新的层内邻接矩阵。同时,综合考虑节点自身的邻居和跨层节点的公共邻居来衡量层间耦合关系,提出多指标交互算法;其次,构建加权超邻接模型(WSAM);最后,通过计算时序网络中每个时间层节点的特征向量中心性来评估时序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实验结果表明,TWCR算法在时序最大连通分量、网络性能、容错性三个方面优于SAM、SSAM和WP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加权时序网络 节点重要性 多指标交互指数 最大连通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隶属关系不确定的可能性模糊聚类方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健美 陆虎 +4 位作者 宋余庆 宋顺林 徐景 谢从华 倪巍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6-1492,共7页
模糊聚类是聚类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其改进算法都是一种基于概率约束的聚类方法,所采用隶属度的取值形式体现了数据集的绝对隶属程度,常常出现不理想的聚类结果.对此,提出了不确定隶属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 模糊聚类是聚类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其改进算法都是一种基于概率约束的聚类方法,所采用隶属度的取值形式体现了数据集的绝对隶属程度,常常出现不理想的聚类结果.对此,提出了不确定隶属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两个基于相对隶属程度的判断准则参数,设计出一种新的基于隶属关系不确定的可能性模糊聚类新算法,并给出了具体算法实现.新算法将迭代过程中数据集对聚类簇隶属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关系引入目标函数中,达到明显的优化聚类结果的功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其他聚类算法,新算法具有更高的聚类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不确定隶属关系 可能性隶属度 不确定性隶属度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形态学和小波变换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姚宇峰 夏开建 +1 位作者 钟珊 常晋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14-216,共3页
针对传统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存在的图像噪声干扰、边缘分辨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与小波变换方法相结合的边缘检测改进算法。在小波域中,对图像分解的弱边缘进行适当的加强,对低频系数采用模极大值法进行边缘处理,... 针对传统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存在的图像噪声干扰、边缘分辨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与小波变换方法相结合的边缘检测改进算法。在小波域中,对图像分解的弱边缘进行适当的加强,对低频系数采用模极大值法进行边缘处理,对边缘细节比较多的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多尺度的双结构元素数学形态学算法进行边缘检测,最终得到图像的完整边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小波变换边缘检测法以及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等方法相比,此种算法更能有效提取准确的边缘信息,而且又具有很强的抗噪性,是一种有效的边缘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数学形态学 边缘检测 多结构元素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夏开建 姚宇峰 +1 位作者 钟珊 常晋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24-226,共3页
在给出基于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图像的质量,提高图像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对读入的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分解,将分解后的高低频系数用一个扩展矩阵进行存储。在低频分量系数选择中,采... 在给出基于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图像的质量,提高图像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对读入的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分解,将分解后的高低频系数用一个扩展矩阵进行存储。在低频分量系数选择中,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边缘图像后,对边缘图像中的尺度系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融合。在选择高频系数时,基于绝对值最大的原则。对多组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融合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数学形态学 小波变换 频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