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23
1
作者 陶石 钱斌 +3 位作者 王志成 吴大军 张惠国 洪学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服务地方产业需求。文章阐述了该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践中心、评价机制和创新创业课外实践等多方面进行的改革,并对构建层次分明的、课内外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服务地方产业需求。文章阐述了该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践中心、评价机制和创新创业课外实践等多方面进行的改革,并对构建层次分明的、课内外实践有效对接的、考核方式得以优化的"五合一"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 层次化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OBE理念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3
2
作者 顾涵 房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9-212,共4页
文章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OBE理念,分析了毕业设计要求、传统毕业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本科毕业设计的一些新模式,并针对传统毕业设计工作的不足,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将毕业设计环节前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文章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OBE理念,分析了毕业设计要求、传统毕业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本科毕业设计的一些新模式,并针对传统毕业设计工作的不足,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将毕业设计环节前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相结合、校企多元化指导、与实习单位相结合、信息化过程管理等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OBE 应用型 毕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粉配比和激发波长对高品质白光LED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赵见国 索博研 +3 位作者 徐儒 王书昶 张惠国 常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随着人们对照明光源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指标参数已不能完全满足对LED的评价。本文研究了荧光粉配比和激发波长对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光谱功率分布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光谱连续度和光效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合适的荧光粉种类... 随着人们对照明光源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指标参数已不能完全满足对LED的评价。本文研究了荧光粉配比和激发波长对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光谱功率分布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光谱连续度和光效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合适的荧光粉种类和配比可以降低荧光粉之间的二次吸收、减少能量损失、光线衰减以及光谱的畸变,实现白光LED品质的提升。此外,不同波长蓝光LED激发荧光粉的优势各不相同,通过组合使用,可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光谱连续度,降低光谱功率分布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本文采用普通商用450 nm和460 nm的蓝光LED芯片激发优化后的荧光粉,显著提高了白光LED的品质,其显色指数、光谱功率分布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光谱连续度和光效分别为97.4、26.3%、93.6%和98.75 lm/W。本研究为高品质白光LED的制备提供了完备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推动高品质白光LED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LED 激发波长 荧光粉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紫外LED散热性能的改善研究
4
作者 赵见国 杨佳楠 +4 位作者 徐儒 李佳芮 王书昶 张惠国 常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7-1715,共9页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DUV-LED)可广泛应用在杀菌消毒、生化检测、医疗健康和紫外通信等诸多领域。目前商用DUV-LED的电光转换效率通常不足5%,从而使LED发热严重、结温升高,进而导致LED出现峰值波长红移、光衰加剧、寿命缩短等一系列问题。...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DUV-LED)可广泛应用在杀菌消毒、生化检测、医疗健康和紫外通信等诸多领域。目前商用DUV-LED的电光转换效率通常不足5%,从而使LED发热严重、结温升高,进而导致LED出现峰值波长红移、光衰加剧、寿命缩短等一系列问题。在电光转换效率难以提高的背景下,提升DUV-LED的散热性能以降低其工作结温是十分必要的。热阻是反映LED散热性能的直接参数,其通常受导热面积、材料厚度、材料热导率等因素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DUV-LED的芯片尺寸、焊接层填隙、导热硅脂和基板材质等因素对LED热阻的影响,并对固晶区和焊接层的厚度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LED芯片尺寸、对焊接层进行填隙、基板与热沉间涂覆导热硅脂或者将Al基板更换为Cu基板等可以减小LED的热阻。针对商用20 mil×20 mil的275 nm DUV-LED,本研究将其热阻从22.19℃/W降低至12.83℃/W,在25℃环境下,电功率为0.669 W时芯片升温从14.69℃降低至8.49℃。仿真结果表明,LED工作结温随着固晶区或焊接层厚度的减小而线性降低,其中固晶区厚度每增加1 mm,芯片升温将提高44.82℃,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减薄固晶区厚度来实现热阻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散热性能 热阻 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蓝光的白光LED制备与评价指标修正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佳楠 王书昶 +4 位作者 赵见国 索博研 刘金鑫 林俊江 孙智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8-972,997,共6页
基于GaN基蓝光LED激发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已取得广泛应用,然而,照明光源中蓝光成分对人体健康、昼夜节律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针对蓝光伤害问题,提出了修正后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B_(mr)),以更合理地评估白光光源的蓝光危害指标;针对夜... 基于GaN基蓝光LED激发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已取得广泛应用,然而,照明光源中蓝光成分对人体健康、昼夜节律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针对蓝光伤害问题,提出了修正后的蓝光危害占比指数(B_(mr)),以更合理地评估白光光源的蓝光危害指标;针对夜间照明用白光LED对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使用商用蓝/紫光LED系统研究了激发波长、以及荧光粉种类和配比对暖白光LED的健康、护眼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410 nm波长紫光LED制备的暖白光LED光源的B_(mr)和褪黑素敏感区间光功率占比指数(M_(r))分别仅为4.2%和9.2%,接近于卤素灯的水平,显著优于商用高品质暖白光LED,为夜间低蓝光舒适护眼、低褪黑素干扰的健康照明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危害 夜间照明 暖白光LED 褪黑素 色温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蓄热单元内石蜡熔化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鹏 李晓庆 +2 位作者 毛前军 张楠迪 刘晓燕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1-786,共6页
提高传热速率和传热均匀性是强化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的途径。文章研究了在一个最基本的矩形蓄热单元内,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结合可视化实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固体材料与侧壁面间的流体通道和固体材料底部的特殊形状... 提高传热速率和传热均匀性是强化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的途径。文章研究了在一个最基本的矩形蓄热单元内,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结合可视化实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固体材料与侧壁面间的流体通道和固体材料底部的特殊形状。研究结果表明,正是由于传热不均匀而导致系统内的形态不均匀,尤其在系统的下半部分,固体材料底部的形态持续发生变化。通过监测典型位置的温度变化,分析石蜡熔化过程中典型时间节点的熔化传热特性,可知系统的下半部分传热速率低,尤其是系统左下方还存在温度波动。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改善相变传热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传热 数值模拟 可视化实验 矩形蓄热单元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T8940A1运动控制器的食品分拣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涵 付瑞玲 +1 位作者 张磊 潘启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07-212,共6页
目的为解决食品包装过程中漏抓率、误抓率高及分拣困难等问题,以分拣抓取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ADT8940A1运动控制器的食品分拣控制系统。方法实际分拣过程中,待分拣的食品形状多样,分布杂乱,情况较为复杂,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一般较... 目的为解决食品包装过程中漏抓率、误抓率高及分拣困难等问题,以分拣抓取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ADT8940A1运动控制器的食品分拣控制系统。方法实际分拣过程中,待分拣的食品形状多样,分布杂乱,情况较为复杂,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一般较难满足要求。为了克服传统分拣方法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并联机器人控制,以ADT8940A1运动控制器为核心,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结果系统最大抓取速度达150次/min,漏抓率小于0.1%,误抓率小于0.05%,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结论采用该控制方法设计的食品分拣系统抓取精度高,具有较为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能够满足食品分拣和包装要求,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器 食品分拣 模糊神经网络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C2630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8
作者 顾涵 潘启勇 +1 位作者 张惠国 夏金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2,82,共6页
针对传统有线水质监测系统数据准确度低、通信成本高、监测时间长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系统以CC2630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在数据采集层完成对水体温度、pH值、溶氧值的采集,数据经GPRS网络传输到AP节点汇集层... 针对传统有线水质监测系统数据准确度低、通信成本高、监测时间长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系统以CC2630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在数据采集层完成对水体温度、pH值、溶氧值的采集,数据经GPRS网络传输到AP节点汇集层,经汇总处理后被远程传输到上位监控层,由管理部门对水质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管。完成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分析了ZigBee网络的组网原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水质监测领域的设计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CC2630芯片 数据采集 ZIGBEE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启勇 张磊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186,共8页
为缩短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提取时间、提升采样精度和效率,基于模糊故障树研究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模糊故障树方法对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进行故障映射,建立故障底事件与顶事件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小波包变换提... 为缩短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提取时间、提升采样精度和效率,基于模糊故障树研究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模糊故障树方法对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进行故障映射,建立故障底事件与顶事件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小波包变换提取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特征;最后通过构造SOFTMAX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多分类器,实现对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的识别。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有功功率为3~12 kW的范围内该方法的采样时间较短,且采样精度和采样效率较高,在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故障识别方面具有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故障树 光伏并网 微型逆变器 故障识别 故障论域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