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常熟虞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资源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祥云 钱丹 +1 位作者 韩曜平 张晓兰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江苏常熟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现知鸟类 196种 ,隶属 16目 ,38科 ,其中 5 8种为新纪录 ,并对该地鸟类种类、居留情况作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鸟类资源 新纪录 种类 居留情况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常熟尚湖浮游动物种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勾影波 苏永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8-631,共4页
2003年3~5月对尚湖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特征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到尚湖浮游动物93种,其中原生动物38种,轮虫27种,枝角类18种,桡足类10种。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公式,对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和... 2003年3~5月对尚湖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特征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到尚湖浮游动物93种,其中原生动物38种,轮虫27种,枝角类18种,桡足类10种。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公式,对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种群 生物多样性 尚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l_2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杜兰芳 沈宗根 +2 位作者 王立新 赵志英 何天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1-1416,共6页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d2+单盐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Cd2+质量浓度≤1 mg/L时,促进种子萌发,Cd2+质量浓度达到5 mg/L时抑制种子的萌发。(2)随Cd2+质量浓度的增加Cd2+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d2+单盐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Cd2+质量浓度≤1 mg/L时,促进种子萌发,Cd2+质量浓度达到5 mg/L时抑制种子的萌发。(2)随Cd2+质量浓度的增加Cd2+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Cd2+质量浓度≤5 mg/L时,促进茎的生长,≥10 mg/L时,抑制茎的生长;且Cd2+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茎。(3)低浓度Cd2+能促进幼苗叶绿素合成,当Cd2+质量浓度高于1 mg/L时,则对幼苗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且随Cd2+质量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4)Cd2+诱发的胚根细胞核、染色体畸变率随着Cd2+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5)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活性随着Cd2+质量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强,Cd2+质量浓度为1 mg/L时POD活性最强,但当Cd2+质量浓度达10 mg/L时,POD的灰度值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种子及幼苗 萌发 生长 过氧化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 被引量:24
4
作者 杜兰芳 沈宗根 +3 位作者 郁达 刘维红 邓燕 周银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266-2271,共6页
研究了不同 Hg2 + 浓度溶液胁迫 ,对豌豆种子萌发、胚根细胞畸变及过氧化物酶 POD 同工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Hg2 + 能诱发豌豆胚根细胞核和染色体畸变 ;Hg2 + 浓度较低时对豌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POD的活性 ,随着 Hg2 + 浓... 研究了不同 Hg2 + 浓度溶液胁迫 ,对豌豆种子萌发、胚根细胞畸变及过氧化物酶 POD 同工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Hg2 + 能诱发豌豆胚根细胞核和染色体畸变 ;Hg2 + 浓度较低时对豌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POD的活性 ,随着 Hg2 + 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但当浓度升高到 10 0 mg/L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豌豆 萌发 细胞畸变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A-FABP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军 董飚 +6 位作者 张红 储冬生 徐国庆 龚道清 段修军 赵旭庭 顾志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9-822,共4页
本文采用RT-PCR方法从35周龄母鸭脂肪组织中克隆了A-FABP基因的cDNA序列,其长度为422 bp,包含了1个399 bp的完整CDS,编码132个氨基酸。该序列与家禽(鹅、鸡)和哺乳动物(人、小鼠、猪、牛)的A-FABP基因序列约有94%和73.4%-75.7%的同... 本文采用RT-PCR方法从35周龄母鸭脂肪组织中克隆了A-FABP基因的cDNA序列,其长度为422 bp,包含了1个399 bp的完整CDS,编码132个氨基酸。该序列与家禽(鹅、鸡)和哺乳动物(人、小鼠、猪、牛)的A-FABP基因序列约有94%和73.4%-75.7%的同源性,而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2.4%和72.0%-77.3%。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为A-FABP基因在间脑、肺和肾组织中不表达,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5)。表明A-FABP基因在动物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ABP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离子和铜离子对中华大蟾蜍蝌蚪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卢祥云 张燕萍 +1 位作者 吴海东 赵湘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9-381,共3页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汞和铜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影响。单种离子Hg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12mg/L、0·612mg/L,Cu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10mg/L、0·862...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汞和铜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影响。单种离子Hg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12mg/L、0·612mg/L,Cu2+对蝌蚪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10mg/L、0·862mg/L,Hg2+和Cu2+共存对蝌蚪24h及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50-0·400mg/L、0·379-0·300mg/L。根据Marking的指数法求得24h、48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078、0·034,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蝌蚪 联合毒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立新 郁建锋 +2 位作者 张海芸 姜小莉 杜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502-11504,共3页
[目的]为缓解重金属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毒害。[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硒对镉胁迫下豌豆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镉浓度≤50.0 mg/L、硒浓度≤1.2 mg/L时,硒促进镉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 [目的]为缓解重金属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毒害。[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硒对镉胁迫下豌豆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镉浓度≤50.0 mg/L、硒浓度≤1.2 mg/L时,硒促进镉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生长、根尖细胞分裂,且降低细胞畸变率;镉浓度≤10.0 mg/L、硒浓度≤0.1 mg/L能提高叶绿素含量,缓解镉的氧化胁迫;当镉浓度达到100mg/L,1.2 mg/L的硒则协同镉发生作用,加剧对豌豆幼苗的毒害作用。[结论]低浓度的硒能缓解一定浓度的镉污染毒害,增强豌豆的抗性;高浓度的硒则协同镉一起胁迫豌豆而产生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叶绿素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及群体遗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董飚 龚道清 +4 位作者 孟和 郁建锋 赵旭庭 段修军 顾志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5-1000,共6页
以昆山麻鸭、樱桃谷鸭、高邮鸭、荆江麻鸭、金定鸭,山麻鸭、龙白鸭和白羽番鸭8个鸭品种为实验材料,根据鸭脂联素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品种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发现引... 以昆山麻鸭、樱桃谷鸭、高邮鸭、荆江麻鸭、金定鸭,山麻鸭、龙白鸭和白羽番鸭8个鸭品种为实验材料,根据鸭脂联素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品种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发现引物4扩增片段上共存有7个单碱基突变,第430、457、523处的G-A、A-G、T-C单碱基突变导致第144、153、175个氨基酸分别由丙氨酸(A)变为苏氨酸(T)、异亮氨酸(I)变为缬氨酸(V)、酪氨酸(Y)变为组氨酸(H);而C507T,T540C,C576T和C597T4个单碱基突变为沉默突变。鸭群中表现出AA、AB、AC、BB、BC、CC、DD、DE8种基因型。8种基因型在8个鸭品种间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除金定鸭外,其他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分析表明金定鸭的纯合度最高,高邮鸭最低,其他各群体的纯合度较相近;金定鸭为低度多态,高邮鸭为高度多态,其他品种为中度多态。表明鸭脂联素基因不同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来分析其与脂肪性状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分析 脂肪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8
9
作者 卢祥云 张燕萍 +1 位作者 勾影波 韩曜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9-710,共2页
介绍了动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包括编好实验讲义,改变实验类型,改进实验教学环节,采取开放实验室,利用野外实习和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措施,来促进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动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综合和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5′-调控区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志良 卢祥云 +1 位作者 朱大海 李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6-1611,共6页
根据鸡的Myostat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Myostatin基因的5′-调控区,克隆并测序后获得了1.3 kb片段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序列比较发现,鹅Myostatin基因的该调控序列与鸭同源性为94.8%,与鸡同源性为69.2%,而与小鼠仅... 根据鸡的Myostat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Myostatin基因的5′-调控区,克隆并测序后获得了1.3 kb片段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序列比较发现,鹅Myostatin基因的该调控序列与鸭同源性为94.8%,与鸡同源性为69.2%,而与小鼠仅为14.3%。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确定了其启动子和转录起始位点,发现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4 bp处存在1个TATA盒,-77 bp处存在1个CAAT盒。还发现在该片段中包含5个E框、2个MEF2结合位点、1个MSX2盒和1个MTATA盒等肌肉特异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采集鹅肝脏、胸肌、腿肌、心脏、肺、肠、肾和脑等8种组织并提取总RNA,用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了Myostatin基因mR-NA在8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只在胸肌和腿肌中表达,而在其他几种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素 5'-调控区 E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Myostat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及群体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云 龚道清 +3 位作者 吴伟 赵旭庭 段修军 顾志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0-1328,共9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其主要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且对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起负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鹅Myostati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浙东白鹅、五龙鹅、扬州鹅、朗德鹅、莱茵鹅、...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其主要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且对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起负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鹅Myostati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浙东白鹅、五龙鹅、扬州鹅、朗德鹅、莱茵鹅、豁眼鹅、吉林农大白鹅、狮头鹅、皖西白鹅、籽鹅等不同品种(系)鹅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在检验的12对Myostatin基因的引物中,发现3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分别为启动子区域T769G、C543T的突变,内含子1的A1 632G突变。(2)不同鹅品种(系)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启动子区域引物P3扩增片段多态性位点在各群体中等位基因A的频率均高于B,且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0.77,表现为优势等位基因;引物P4扩增片段多态性位点在扬州鹅、朗德鹅、狮头鹅群体中等位基因D的频率均高于C的频率,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0.625 0、0.548 8、0.647 4,而在其余群体中均表现为等位基因C的频率高于D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脂联素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茂云 董飚 +4 位作者 张营 郁建锋 孟和 龚道清 顾志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32-1239,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鸭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揭示该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采用RT-PCR、5′-RACE和3′-RACE的方法从鸭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脂联素基因cDNA片段;半定量RT-PCR检...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鸭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揭示该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采用RT-PCR、5′-RACE和3′-RACE的方法从鸭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脂联素基因cDNA片段;半定量RT-PCR检测组织表达特异性;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建立原核表达体系。从鸭脂肪组织中得到3个脂联素基因cDNA片段,克隆测序后,拼接获得了鸭脂联素基因1374bp全长cDNA序列,其包含一个长度为738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5个氨基酸;编码区与鹅、鸡脂联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和86.0%,与人、小鼠、狗等物种脂联素基因的同源性在64.2%~67.0%之间;氨基酸序列比较可知,鸭与鹅、鸡的脂联素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达95.5%和84.0%,与人、小鼠、狗等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在65%左右。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表明脂联素基因在所测组织中均表达,且高度表达于脂肪组织、肌胃、小肠、心和骨骼肌,中度表达于肺、腺胃、卵巢和脾组织中,而在肝、肾和间脑中低度表达。构建得到在其C端含有8个组氨酸的鸭脂联素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41a-duck-adp,重组表达质粒转入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经IPTG诱导后并SDS-PAGE检测获得了30ku的鸭脂联素原核表达蛋白。脂联素基因在动物进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通过原核表达可获得鸭脂联素的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RACE 基因组织表达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环湖丘岗生态系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秀娟 苏永春 +1 位作者 杨晨利 倪向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3-637,共5页
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选取洞庭湖环湖丘岗区的4种生态系统———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竹林为样地,对其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垂直剖面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4个土壤动物群落中动... 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选取洞庭湖环湖丘岗区的4种生态系统———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竹林为样地,对其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垂直剖面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4个土壤动物群落中动物类群数依次为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个体数依次为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竹林>阔叶林>茶林>针阔混交林,与群落均匀度的变化显著相关,而与群落的优势度关系不密切;4个群落的DG指数是: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通过对Jaccard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具有较高的异质性,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最高,茶林和阔叶林的相似性最低;4种群落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及数量均具有表聚性,并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且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随着季节变化波动性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环湖丘岗 土壤动物 群落组成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豚毒素中毒机制和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崔竹梅 陈爱英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79-182,共4页
河豚毒素(TTX)是一种强神经毒素。它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中毒防治方法以及在医学和化工上应用受到关注,成为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河豚毒素的化学结构、中毒机制、检测技术、中毒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 河豚毒素(TTX)是一种强神经毒素。它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中毒防治方法以及在医学和化工上应用受到关注,成为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河豚毒素的化学结构、中毒机制、检测技术、中毒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河豚毒素研究要突变的科技问题以及制备高纯度河豚毒素在医学上作为抗肿瘤、抗神经痛等高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中毒机制 化学结构 防治方法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丽 郁建锋 杜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0997-11000,共4页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方法]以豌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铅浓度小于1 mg/L时,促进种子萌发;铅浓度为1 mg/L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铅浓度为5 mg/L时抑制豌豆...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方法]以豌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铅浓度小于1 mg/L时,促进种子萌发;铅浓度为1 mg/L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铅浓度为5 mg/L时抑制豌豆种子萌发;铅浓度≤5 mg/L时促进根、茎的生长,≥10 mg/L时抑制根、茎的生长,并且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铅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茎。铅诱发的胚根细胞核、染色体畸变率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浓度铅(≤1 mg/L)能促进幼苗叶绿素合成,铅浓度高于1mg/L时,则对幼苗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且随铅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在铅浓度1 mg/L时,稍低于对照;铅浓度为5 mg/L时,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明显增强。[结论]为缓解今后研究铅害机理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种子萌发 叶绿素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H-FABP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旭庭 董飚 +6 位作者 张红 储冬生 徐国庆 段修军 张军 龚道清 顾志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2-1085,共4页
运用RT-PCR技术扩增鸭H-FABP基因序列,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组织特异表达规律。从35周龄母鸭心脏组织中首次克隆了H-FABP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606 bp,包含1个402 bp的完整编码序列,编码133个氨基酸。该序列与鸡H-FABP基因... 运用RT-PCR技术扩增鸭H-FABP基因序列,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组织特异表达规律。从35周龄母鸭心脏组织中首次克隆了H-FABP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606 bp,包含1个402 bp的完整编码序列,编码133个氨基酸。该序列与鸡H-FABP基因序列有约90.5%的同源性,而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0%;与人、小鼠、牛、猪和山羊等哺乳动物的H-FAB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71.9%和76.6%之间,而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72.9%和76.7%之间。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骨骼肌、脂肪、小肠、腺胃、肌胃、肺、间脑和肾组织中均有中度或微量表达,而在肝、脾和卵巢中不表达。表明H-FABP基因在动物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富集-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银杏中痕量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爱英 谢晓峰 +1 位作者 徐娟 崔竹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5-218,共4页
采用硝酸-过氧化氢消解银杏样品,以碘化钾-酒石酸钾钠-抗坏血酸-盐酸-四丁基碘化铵的混液作为底液,经纳米级TiO_2富集后,并在不经除去TiO_2的情况下,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样品中Cd^(2+)含量。实验表明,在pH=7~8条件下,Cd^(2+)富集率可达... 采用硝酸-过氧化氢消解银杏样品,以碘化钾-酒石酸钾钠-抗坏血酸-盐酸-四丁基碘化铵的混液作为底液,经纳米级TiO_2富集后,并在不经除去TiO_2的情况下,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样品中Cd^(2+)含量。实验表明,在pH=7~8条件下,Cd^(2+)富集率可达90%以上;在底液酸度(HCl=0.05mol/L)、50℃恒温水浴条件下超声波分散5min后的解析率为95%。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8~1.2μg/ml,检出限为0.002μg/ml,对0.1μg/ml和0.8μg/ml的Cd^(2+)溶液重复测定8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8%、2.5%,回收率在95%~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富集 单扫描极谱法 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兰芳 王立新 +2 位作者 张艳 卢亚娟 王欢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16-6718,6720,共4页
[目的]研究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开白花的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镧不同浓度(0.05、0.1、0.2、0.4、0.8 mg/L)对镉不同浓度(0.1、0.5、1.0、2.0、5.0、10.0、20.0、40.0、80.0 mg/L)胁迫下的豌豆在种... [目的]研究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开白花的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镧不同浓度(0.05、0.1、0.2、0.4、0.8 mg/L)对镉不同浓度(0.1、0.5、1.0、2.0、5.0、10.0、20.0、40.0、80.0 mg/L)胁迫下的豌豆在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种子萌发时0.1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提高镉胁迫下豌豆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中0.05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但镧仅对低浓度镉胁迫豌豆幼苗茎的生长有解毒效应。当镉浓度较高(80.0mg/L)、镧浓度(0.8 mg/L)也较高时,镧不仅无解毒效应反而与镉协同胁迫豌豆种子的萌发、幼苗根、茎的生长。镧浓度为0.1 mg/L时,POD的活性和数量达到最大。[结论]0.1 mg/L的镧对低浓度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的缓解效应较明显,提高了萌发率,促进了根和茎的生长,增强了POD的活性;高浓度镧则协同镉发生毒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过氧化物酶 白花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立芦荟叶内维管束发育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海民 沈宗根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08-1511,共4页
采用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Aloearborescens)叶内维管束的发育过程,并着重于维管束鞘细胞和芦荟素细胞的来源及组织类型.结果表明: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但在分化原生韧皮部筛管时,其外侧仍保留一层原形成层细胞,... 采用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Aloearborescens)叶内维管束的发育过程,并着重于维管束鞘细胞和芦荟素细胞的来源及组织类型.结果表明: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但在分化原生韧皮部筛管时,其外侧仍保留一层原形成层细胞,以后分裂、增大成为特殊的大型薄壁细胞(芦荟素细胞),芦荟素细胞应属于韧皮部的一部分.而维管束鞘细胞则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属于基本组织的范畴,与维管束不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立芦荟 维管束 发育 芦荟素细胞 鞘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脂联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飚 孟和 +1 位作者 顾志良 龚道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2期44-48,共5页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细胞因子,起调节糖类和脂类代谢的作用。作者就脂联素的来源、结构,对糖和脂代谢的调控、表达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脂联素 脂联素受体 糖和脂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