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机械缸套等离子表面淬火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宁 王耀磊 +2 位作者 孔祥力 杨莉 陆兴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172,176,共5页
工程机械缸套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因45钢硬度低而导致表面产生磨损失效的现象,缩短了缸套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缺点,本试验采用等离子表面淬火热处理工艺对工程机械缸套的内壁进行局部硬化处理,实现自激冷却淬火,生成硬度极高的淬火... 工程机械缸套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因45钢硬度低而导致表面产生磨损失效的现象,缩短了缸套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缺点,本试验采用等离子表面淬火热处理工艺对工程机械缸套的内壁进行局部硬化处理,实现自激冷却淬火,生成硬度极高的淬火硬化层,组织为高硬度的隐针马氏体。结果表明:随工作电流的增加,淬火层硬度也趋于上升;而伴随着扫描速度或波头数的增大,单道与交叉道的硬度均呈下降趋势。经等离子表面淬火热处理后的试样表面比未淬火的原始试样耐磨性提高了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表面淬火 45钢 热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文章针对地方院校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办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地方行业为背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全程互动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框架平台;同时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建设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 文章针对地方院校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办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地方行业为背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全程互动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框架平台;同时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建设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专业 卓越工程师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紧急制动过程踏面轮廓变化定量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剑锋 时迎港 +2 位作者 黄伟建 赵琰淞 董永刚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为了定量预测车轮踏面轮廓形貌变化,利用ABAQUS软件完成热机械耦合有限元仿真,求解制动过程中的踏面瞬态温度分布、硬度分布以及热弹、塑性应变;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利用Fortran语言对ABAQUS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采用ALE技术... 为了定量预测车轮踏面轮廓形貌变化,利用ABAQUS软件完成热机械耦合有限元仿真,求解制动过程中的踏面瞬态温度分布、硬度分布以及热弹、塑性应变;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利用Fortran语言对ABAQUS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采用ALE技术和Umeshmotion子程序求解有限元模型中车轮踏面的磨损深度动态变化。最后综合塑性变形和磨耗的影响,得到冷却至室温后踏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踏面塑性变形和轮轨磨损影响轮瓦接触状态,轮瓦磨损和轮轨磨损综合作用下磨损区域呈台阶状;在轴重25 t、初速度100 km/h、制动距离600 m的工况下,由于塑性变形和轮轨磨损的综合作用,轮轨接触斑中心最大凹陷深度约16μm,轮轨接触斑边缘凸起约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制动 热机械耦合 塑性变形 磨损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泵机械密封寿命周期及失效模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启东 陈嫄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7,102,共4页
某常减压装置原油泵在掺炼焦化蜡油之后,机械密封泄露频率迅速加大,为了分析在掺炼焦化蜡油前后机械密封的可靠性,运用RCM技术对掺炼焦化蜡油前后机械密封的寿命周期进行分析。通过K-S检查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确定了机械密封的有效运行... 某常减压装置原油泵在掺炼焦化蜡油之后,机械密封泄露频率迅速加大,为了分析在掺炼焦化蜡油前后机械密封的可靠性,运用RCM技术对掺炼焦化蜡油前后机械密封的寿命周期进行分析。通过K-S检查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确定了机械密封的有效运行时间服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并进行了机械密封工作时间概率密度函数、失效率函数等函数的计算。得知在现阶段掺炼焦化蜡油情况下泵机械密封故障引起的停机多发生在700h以后;在可靠度0.9下,机械密封的寿命周期为657h;且表面磨损是加速机械密封泄露故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可靠性 威布尔分布 寿命周期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关集俱 +3 位作者 徐正亚 李特 高超 许雪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8,共9页
纳米流体是由基础液和纳米粒子组成的一种两相悬浮液,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在切削加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和相关性能,综述了纳米流体在车、铣、磨等切削加工方法中的典型应用案例,讨论了加... 纳米流体是由基础液和纳米粒子组成的一种两相悬浮液,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在切削加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和相关性能,综述了纳米流体在车、铣、磨等切削加工方法中的典型应用案例,讨论了加工过程中纳米颗粒的切削加工机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望了纳米流体的应用于切削加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总结发现,与传统切削液相比,纳米流体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切削区域温度和切削力;另外,由于纳米颗粒在切削区域的滚动、修补和抛光等效应,还能降低刀具磨损和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切削加工 冷却与润滑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NE和LSTM的旋转机械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43
6
作者 葛阳 郭兰中 +1 位作者 牛曙光 窦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3-231,273,共10页
针对旋转机械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方法。将t-SNE降维方法引入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实例验证表明无论针对时频域特征或小波包分解得到的能量特征,经t-SNE... 针对旋转机械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方法。将t-SNE降维方法引入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实例验证表明无论针对时频域特征或小波包分解得到的能量特征,经t-SNE降维后特征区分度更加明显,利用降维后的特征进行故障模式识别,正确率接近100%;提出利用样本间散度作为旋转机械退化指标,实验表明样本间散度对旋转机械性能退化趋势的表现相比其他指标更加明显;以不同的训练样本量,利用LSTM方法进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为了验证LSTM方法的有效性,将其与BP神经网络、灰色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STM方法能够预测旋转机械退化趋势,显著提高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精度,对旋转机械的健康监测和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故障模式识别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光明未来——评《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实践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德仁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形成了涵盖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等教育类型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形成了涵盖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等教育类型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教授等著的《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实践探索》一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和实际操作指南。一、直面区域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该书为我们揭示了应用型院校如何围绕地方产业链与创新链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集群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 校企合作 实践探索 应用型院校 核心竞争力 操作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泄漏率的垫片参数测试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科 包健 +2 位作者 高志刚 陶兰兰 张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80,共9页
垫片系数m和预紧比压y是法兰螺栓连接结构设计中的2个关键参数,ASMEⅧ.1卷和GB/T 150.3给出的都是基于结构强度的工程经验值,未与泄漏率关联。针对现有垫片参数测试方法不足之处进行优化调整,提出了一种更符合国内垫片标准体系和工程应... 垫片系数m和预紧比压y是法兰螺栓连接结构设计中的2个关键参数,ASMEⅧ.1卷和GB/T 150.3给出的都是基于结构强度的工程经验值,未与泄漏率关联。针对现有垫片参数测试方法不足之处进行优化调整,提出了一种更符合国内垫片标准体系和工程应用实际的垫片参数测试方法。通过与现有方法的试验比对,并对8类典型垫片产品进行验证测试,测试结果误差都在1%左右。使用多孔介质模型及Logistic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试结果可靠,拟合情况良好,可供法兰螺栓连接结构设计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片 螺栓法兰 垫片系数 预紧比压 泄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夹矸煤层三维孪生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美晨 赵丽娟 +1 位作者 王雅东 张凯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53,共14页
【目的】复杂夹矸三维孪生煤层要实现对物理煤层的信息化描述,真实映射物理煤层的虚拟形态,构建模型是研究智能化采煤机高效截割的必要前提,同时也为实现“无人化”开采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方法】以山东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 【目的】复杂夹矸三维孪生煤层要实现对物理煤层的信息化描述,真实映射物理煤层的虚拟形态,构建模型是研究智能化采煤机高效截割的必要前提,同时也为实现“无人化”开采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方法】以山东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层工作面采样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融合更多煤层地质结构条件信息的方法。采用不规则颗粒建模技术,孪生硫化铁结核;优化煤岩层颗粒填充技术;建立自定义接触模型模拟煤岩颗粒表面的粗糙度。以所构建的煤层三维孪生初始静态模型为基础,完成煤层应用插件的编译,根据地质特征为煤岩颗粒及结构体添加新属性实现孪生模型结构的修正;开展采煤机截割实验验证孪生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和结论】结果显示:(1)实现了硫化铁结核、断层、顶底板构造的添加,完成煤层工作面三维孪生初始静态模型构建。(2)获得了可实现修正替换颗粒集的动态复杂夹矸煤层三维孪生模型。(3)采煤机截割实验的开展验证了其物理性能与实际煤岩的接近程度,截割复杂夹矸煤层三维孪生模型过程滚筒受载与实际煤岩之间的误差更小。(4)该模型在煤岩截割双向耦合试验中投入应用后,其优化后的重构煤层工作面三维孪生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工作面煤层的形态,具有修正替换颗粒集功能的动态复杂夹矸煤层三维孪生模型可更准确快速地表达真实工作面的各种地质结构信息,提升煤岩截割数据信息获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孪生模型 颗粒集的修正替换 虚拟映射 煤岩截割信息 离散元 复杂夹矸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耦合法的采煤机螺旋滚筒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美晨 赵丽娟 +1 位作者 李明昊 田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16,共17页
为研究采煤机螺旋滚筒在多种赋存条件下的振动特性,以MG2×55/250–BWD型薄煤层采煤机为工程对象,优化煤岩接触模型,建立与实际赋存条件相似的多种不同截割工况下煤壁离散元模型。结合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ethod-Multi Flex... 为研究采煤机螺旋滚筒在多种赋存条件下的振动特性,以MG2×55/250–BWD型薄煤层采煤机为工程对象,优化煤岩接触模型,建立与实际赋存条件相似的多种不同截割工况下煤壁离散元模型。结合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ethod-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cs)双向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搭建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与煤壁离散元模型的双向耦合试验平台,通过仿真试验得到不同煤岩工况下螺旋滚筒的截割过程,并分别对其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滚筒在截割过程中,三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振动,其中截割阻力方向振动加速度最大,牵引阻力方向振动加速度次之,侧向力方向振动加速度最小。随着模型中夹矸硬度以及层数比例的增加,截割过程中螺旋滚筒的振动强度不断加剧,最大振动加速度有效值的差值达到4403.149 mm/s^(2)。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将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二维时频谱图像,得到不同煤岩工况下振动信息变化特征在时频域中完成较好保留,其时频谱图像的特征样本效果优于各工况的时域一维信号曲线,主频能量位置、范围大小、特征团形状等信息具有明显区别,即使遇到夹矸层数不同,夹矸坚固性系数也存在差异的复杂工况,其时频谱图像中能量特征的分布形式也具有显著差别。通过振动模态分析发现,随着煤壁中含有夹矸硬度的增加,各部位的变形量均发生变化,其中截齿部位变化最为强烈。基于相似理论搭建采煤机振动信号测试试验平台,对不同煤岩工况条件下螺旋滚筒截割过程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追踪螺旋滚筒的振动状态,发现其振动变化规律与双向耦合数值模拟一致。试验测试得到DEM–MFBD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的螺旋滚筒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与依据相似比反推的试验数据之间的误差小于DEM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与实验数据之间的误差,验证了DEM–MFBD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于提升螺旋滚筒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采煤机智能化开采的煤岩截割状态识别系统搭建过程中数据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耦合法 离散元–多柔体动力学 螺旋滚筒 振动特性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囊砂轮磨削工件表面自润滑层的形成
11
作者 关集俱 徐正亚 +2 位作者 杨兰玉 夏雨 许雪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4-266,共13页
在磨削时磨削液难以有效渗入磨削区域起冷却润滑作用。提出利用润滑剂油酸(OA)填充碳纳米管(CNTs)制备CNTs@OA纳米微囊,并以其为填充剂制备树脂砂轮,磨削时随着纳米微囊的破裂,油酸可释放到磨削区形成自润滑层起润滑作用,从而提高砂轮... 在磨削时磨削液难以有效渗入磨削区域起冷却润滑作用。提出利用润滑剂油酸(OA)填充碳纳米管(CNTs)制备CNTs@OA纳米微囊,并以其为填充剂制备树脂砂轮,磨削时随着纳米微囊的破裂,油酸可释放到磨削区形成自润滑层起润滑作用,从而提高砂轮的磨削性能。首先,制备纳米微囊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微囊在砂轮中的存在形式,考察微囊的填充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其次,研究砂轮磨削GCr15钢时纳米微囊的含量和磨削速度对磨削力、磨削温度、磨削比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磨削过程中纳米微囊释放润滑剂油酸并产生自润滑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纳米微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够抵抗树脂砂轮的固化温度并保护其中的油酸,当微囊的填充量小于16%时,砂轮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与普通砂轮比,纳米微囊砂轮磨削时的磨削力可减小40%,磨削温度降低45%,工件表面粗糙度减少15%,磨削比可提高30%。磨削过程中,砂轮中的纳米微囊可将其空腔中的润滑剂油酸不断被释放到磨削界面上形成自润滑层,使砂轮具有了较好的自润滑作用,从而提高了其磨削性能。研究成果可为解决磨削过程的润滑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油酸 纳米微囊 砂轮 自润滑 磨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封特性的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优化
12
作者 宇晓明 沈超 +5 位作者 马志刚 张斌 邵春雷 顾澄 聂佳伟 顾伯勤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4,共7页
C形环在密封过程中存在低应力区,这些区域难以保证密封可靠性,因此研究C形环密封特性时,需要分析有效接触应力和区域。选取外径为318 mm的C形环为研究对象,利用等效壁厚代替螺旋弹簧丝径,建立C形环等效模型,通过压缩回弹试验验证了模型... C形环在密封过程中存在低应力区,这些区域难以保证密封可靠性,因此研究C形环密封特性时,需要分析有效接触应力和区域。选取外径为318 mm的C形环为研究对象,利用等效壁厚代替螺旋弹簧丝径,建立C形环等效模型,通过压缩回弹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银层厚度、包覆层厚度以及等效壁厚(弹簧丝径)对C形环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层表面有效接触宽度随着银层厚度、包覆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有效接触应力随银层厚度、包覆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等效壁厚的增加可同时增加有效接触宽度和有效接触应力。采用正交试验对C形环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银层厚度和等效壁厚对有效接触应力和有效接触宽度影响显著。C形环最优设计方案为银层厚度0.2 mm,包覆层厚度0.5 mm,弹簧丝径3.1 mm,泄漏率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C形环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 C形环 有效接触应力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非道路柴油机排气管内颗粒的粒径分布与氧化特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忠 孙波 +3 位作者 赵洋 瞿磊 赵怀北 李铭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46,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柴油机颗粒在排气管内的变化过程,分析柴油机颗粒粒径分布和氧化特性的变化趋势,采用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engine exhaust particle Sizer,EEPS),测量了柴油机沿排气气流运动方向,不同位置的颗粒粒径,研究了不同位置颗... 为了深入了解柴油机颗粒在排气管内的变化过程,分析柴油机颗粒粒径分布和氧化特性的变化趋势,采用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engine exhaust particle Sizer,EEPS),测量了柴油机沿排气气流运动方向,不同位置的颗粒粒径,研究了不同位置颗粒粒径的分布规律;应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分析了沿排气气流方向不同位置颗粒的表观活化能、着火温度、燃尽特性指数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柴油机排气气流方向,核态颗粒数量减小,聚集态颗粒数量增加;聚集态颗粒的粒径增大。热重试验结果表明:沿柴油机排气气流方向,在SOF挥发阶段和soot氧化过程中,颗粒失质量速率增加,失质量峰值对应温度降低;颗粒中H2O质量由1.3%增加到2.46%,SOF质量由38.21%增加到42.05%,soot质量由57.84%减少到52.24%,灰分质量由3.01%增加到3.25%;颗粒的指前因子由7.93×1012减小到4.67×1012,反应活化能由157.3降低到127.9,着火温度由546℃降低到501℃,降低了约8.2%,燃烧特性指数由8.16×10-9增加到1.62×10-8,燃尽特性指数上升了14.5%。该研究是对颗粒衍化机理的完善,可为颗粒捕集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 排放控制 排气管 粒径 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前后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尧成 黄希望 +3 位作者 杨莉 陈洪洲 戴军 张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6,30,共6页
在GH4169高温合金板表面制备了GH4169合金激光熔覆层,然后对其进行了完全热处理、980STA热处理和双时效热处理,对热处理前后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熔覆层的顶部为等轴晶,中部和底部为树枝晶和等轴... 在GH4169高温合金板表面制备了GH4169合金激光熔覆层,然后对其进行了完全热处理、980STA热处理和双时效热处理,对热处理前后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熔覆层的顶部为等轴晶,中部和底部为树枝晶和等轴晶的混合形态;热处理后,熔覆层中粗大的树枝晶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细化,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完全热处理后,熔覆层的断裂形式主要为韧性断裂,980STA热处理和双时效热处理后,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共存的混合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激光熔覆 GH4169高温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对304不锈钢薄板搭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国林 杨莉 +3 位作者 柳健 戴军 张尧成 于学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3-215,共3页
研究了在1.2 mm/s焊接速度下,激光功率对304不锈钢薄板搭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熔合线附近组织为树枝晶组织,焊缝中心为等轴晶,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枝晶变长,枝晶间距变大,等轴晶区域减小,晶粒粗化。焊缝区的显微硬... 研究了在1.2 mm/s焊接速度下,激光功率对304不锈钢薄板搭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熔合线附近组织为树枝晶组织,焊缝中心为等轴晶,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枝晶变长,枝晶间距变大,等轴晶区域减小,晶粒粗化。焊缝区的显微硬度随激光功率的提高而增大,高于母材硬度。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制备的接头强度不同,激光功率为5 kW时,接头的抗拉强度最优,略高于母材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功率 304不锈钢薄板 显微硬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液综合设计与控制实验的探索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孟涛 刘忠 +1 位作者 陈启东 管建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3-175,共3页
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机、电、液一体化的综合运用能力,以自制机电液综合控制实验装置为基础,构建了面向机电液综合控制的实验平台,通过机电液综合实验的设计与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文献资料... 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机、电、液一体化的综合运用能力,以自制机电液综合控制实验装置为基础,构建了面向机电液综合控制的实验平台,通过机电液综合实验的设计与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文献资料查阅与方案设计能力,掌握了分析设备基本原理、功能及操作的能力,培养了综合实验项目的兴趣,加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总结、分析实验数据,撰写计算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初步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了基本的职业规范,养成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对创新有了切实的体验并在其间感受到创新带来的成就感。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实验的热情,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液 综合控制 综合设计 工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304不锈钢板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国林 刘鹏 +3 位作者 杨莉 戴军 张尧成 于学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94-196,200,共4页
采用YAG脉冲激光焊对304不锈钢薄板进行了搭接焊接,焊后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焊接接头组织、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焊接试样进行1000℃保温60min水冷(固溶处理)后,焊缝中心显微组织呈等轴晶,组... 采用YAG脉冲激光焊对304不锈钢薄板进行了搭接焊接,焊后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焊接接头组织、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焊接试样进行1000℃保温60min水冷(固溶处理)后,焊缝中心显微组织呈等轴晶,组织细小分布均匀,焊缝边缘呈柱状晶,垂直熔合线向中心延伸。焊缝区平均硬度达到216.4HV,接头抗拉强度为375MPa,远高于其他热处理工艺的接头抗拉强度。采用该热处理工艺,焊缝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激光焊接 固溶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QL切削液的选择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春燕 王贵成 +1 位作者 裴宏杰 沈春根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25,共5页
基于化学试验和切削试验,对3种环境友好润滑剂(合成酯、植物油、聚乙二醇)的生物降解性、氧化安定性、储存稳定性、切削润滑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切削液的切削效果、环境影响及使用成本等方面构... 基于化学试验和切削试验,对3种环境友好润滑剂(合成酯、植物油、聚乙二醇)的生物降解性、氧化安定性、储存稳定性、切削润滑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切削液的切削效果、环境影响及使用成本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给出3个层次间的模糊关系综合矩阵,对最小量润滑切削加工使用的切削液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工件45钢,植物油为首选切削液,合成酯其次,聚乙二醇最后;对于工件硬铝LY12,植物油为首选切削液,聚乙二醇其次,合成酯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QL切削 切削液 分析 评价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汽车主动悬架LQG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孟杰 张凯 焦洪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4-918,共5页
常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在汽车主动悬架应用中,存在权值矩阵确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器权值矩阵的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算法,以主动悬架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对权值矩阵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控制器的设计效率... 常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在汽车主动悬架应用中,存在权值矩阵确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器权值矩阵的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算法,以主动悬架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对权值矩阵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控制器的设计效率和控制性能。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汽车悬架主动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LQG控制器的汽车主动悬架相对于应用常规控制器的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能够大大改善主动悬架的性能。同时在充分利用常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优势的基础上,解决了其权值矩阵确定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遗传算法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焊接工艺下304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海祥 杨莉 葛进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分别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和钨极氩弧焊(GTAW)对304不锈钢进行焊接,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的组织均为奥氏体,SMAW焊缝区为粗大树枝晶,... 分别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和钨极氩弧焊(GTAW)对304不锈钢进行焊接,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的组织均为奥氏体,SMAW焊缝区为粗大树枝晶,而GTAW的焊缝区为细小的树枝晶,焊缝与母材熔合良好;GTAW接头的显微硬度均高于SMAW,接头从焊缝区到热影响区到母材硬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MAW和GTAW焊缝区的硬度分别为175 HV和205 HV;SMAW和GTAW接头的抗拉强度分别为623.6 MPa和690.7 MPa,断裂位置均为母材,弯曲试验合格,接头塑性良好;GTAW接头组织和性能优于SM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工艺 304不锈钢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