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思实践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探索 |
张斌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2
|
常熟藏书家与文学 |
曹培根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3
|
新世纪报告文学的观察与分析 |
丁晓原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4
|
应用型文科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
王燕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5
|
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 |
丁晓原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6
|
汉语新文学史框架中的白先勇 |
计红芳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7
|
新的启程: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第五届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学术年会综述 |
包中华
彭配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8
|
“花城关注”,在中国文学现场策展了什么? |
周红莉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9
|
圣经精神形象的汉语书写——试论中国圣经文学的观照方式 |
季玢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百年中国现代诗学史的叙述——兼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若干问题 |
许霆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1
|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 |
张道理
华杰
李晓燕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2
|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分析 |
李智军
顾永安
陆正林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3
|
道德相对主义和厌恶情绪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 |
耿晓伟
房津如
韩彦芳
李中权
赵蜜
杨烨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4
|
产学研结合的再思考--兼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 |
陆正林
顾永安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15
|
大学生校园压力、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关系 |
范莉
周成军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6
|
教师聘任合同之法律性质 |
赵杰宏
严妍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14
|
|
17
|
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
张道理
华杰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8
|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中的两难问题 |
严丽萍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9
|
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方言“量名”结构研究 |
王健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20
|
课堂教学师生话语权思辨 |
闫祯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