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3p19单克隆抗体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缓解MRL/lpr狼疮小鼠肾炎
1
作者 成炜 宋赛哲 +3 位作者 沈宇 刘翠平 常新 武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0-628,共9页
目的利用MRL/lpr狼疮样小鼠模型,观察白细胞介素23p19亚基(IL-23p19)单克隆抗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8周的雌性MRL/lpr小鼠共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PBS组(空白对照)、IgG组(同型IgG)、地塞米松(DEX)组(阳性对照)、IL-23p19单克隆抗... 目的利用MRL/lpr狼疮样小鼠模型,观察白细胞介素23p19亚基(IL-23p19)单克隆抗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8周的雌性MRL/lpr小鼠共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PBS组(空白对照)、IgG组(同型IgG)、地塞米松(DEX)组(阳性对照)、IL-23p19单克隆抗体共分为3个浓度梯度治疗组:LD(1 mg/kg低浓度)、MD(3 mg/kg中浓度)、HD(10 mg/kg高浓度)治疗组。从小鼠12周龄时开始药物干预,尾静脉注射给药。尿蛋白检测试纸检测小鼠尿蛋白含量;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含量;HE染色法及PAS染色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分析肾脏组织内IgG及C3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1型辅助T(Th1)、Th2、Th17、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脾脏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情况。结果IL-23p19单克隆抗体可以减少MRL/lpr小鼠的尿蛋白水平,减少脾脏的肿大,改善肾功能和降低抗dsDNA抗体水平;缓解MRL/lpr小鼠的肾小球肾炎,并降低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IL-23p19单克隆抗体可显著抑制MRL/lpr小鼠脾脏Th1、Th17细胞比例,上调Treg比例;同时显著下调脾脏转录因子T-bet(T-bet)和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水平,上调叉头框P3(FOXP3)mRNA水平。结论IL-23p19单克隆抗体对MRL/lpr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能通过调控Th17/Treg之间细胞的平衡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p19单克隆抗体 MRL/lpr狼疮小鼠 免疫表型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学波 周仁恩 宋琳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8-638,共1页
患者男,51岁。因背部肿块1年于2012年5月2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红色肿块,因无痛痒等不适而未就诊,1年来肿块稍有增大。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关节痛、体萤减轻等症状。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家族成员... 患者男,51岁。因背部肿块1年于2012年5月2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红色肿块,因无痛痒等不适而未就诊,1年来肿块稍有增大。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关节痛、体萤减轻等症状。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man病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一栋 陈银雪 +2 位作者 季孙平 徐文 陆晓逸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复发性C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CO_(2)激光治疗。治疗结束...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复发性C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CO_(2)激光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7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8%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中单发组(疣体数量为1个者)和多发组(疣体数量超过1个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单发组和多发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63±4.14)d,短于对照组[(16.59±4.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复发性CA,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复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在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梅芳 王雪松 +1 位作者 赵一栋 石学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7例PHN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入院后进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给予普瑞巴林150mg/d,视疼痛缓解情况可追加至225mg/d、300mg/d,同时给予曲...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7例PHN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入院后进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给予普瑞巴林150mg/d,视疼痛缓解情况可追加至225mg/d、300mg/d,同时给予曲马多100mg/d,1周后出院,继续用药,观察并记录NRS评分、睡眠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前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1d起镇痛总有效率为95%,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治疗期间除了3例出现周围性水肿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能有效治疗老年患者难治性PHN,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曲马多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患者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一栋 陈银雪 +2 位作者 季孙平 龚家豪 陈怡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00,412,共5页
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 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间隔5周治疗1次,期间用新型复合酸治疗1次。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按痤疮瘢痕临床亚型(V型、W型和U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共有7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0,P>0.05),瘢痕亚型疗效比较中发现治疗组V型瘢痕的疗效较好(t=2.070,P<0.05),而两组W型和U型瘢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0,P>0.05;t=0.020,P>0.05)。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痤疮瘢痕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复合酸 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红斑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学波 邱佳明 宋琳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2-562,共1页
患者女,49岁。双小腿部丘疹、红斑结节伴疼痛10余年.出现溃疡1年余。2012年5月25日就诊。患者发病以来双下肢皮损可自行缓解和加重,无咳血、盗汗、消瘦等情况。家族中无结核病史。
关键词 硬红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发型黏液水肿性苔藓
7
作者 赵一栋 宋琳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4-297,共4页
报告l例黏液水肿性苔藓。患者女,47岁。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丘疹4年余,手指屈曲障碍1年余。颈部、躯干及四肢泛发苔藓样丘疹,面部皮肤肿胀、硬化,鼻根部斑块隆起较明显。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束... 报告l例黏液水肿性苔藓。患者女,47岁。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丘疹4年余,手指屈曲障碍1年余。颈部、躯干及四肢泛发苔藓样丘疹,面部皮肤肿胀、硬化,鼻根部斑块隆起较明显。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束间黏蛋白沉积,阿辛蓝染色阳性。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黏液水肿性 泛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尖锐湿疣7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石学波 赵一栋 +3 位作者 季孙平 陈银雪 徐文 周仁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及肛周增生性损害,如皮损仅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及肛管者称之为肛周尖锐湿疣[1]。现将本科室2007-2012年诊治的76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资料收集分析,现报告如...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及肛周增生性损害,如皮损仅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及肛管者称之为肛周尖锐湿疣[1]。现将本科室2007-2012年诊治的76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资料收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2],且皮损位于肛周(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皮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身体不同部位中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一栋 陈银雪 +3 位作者 周仁恩 石学波 季孙平 徐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白癜风患者不同部位皮肤经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最小红斑量的差异,指导临床治疗剂量的选择。方法:采用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仪对52例白癜风患者的前臂、小腿、腹部及背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分别进行照射。结果:前臂、小腿、腹部... 目的:研究白癜风患者不同部位皮肤经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最小红斑量的差异,指导临床治疗剂量的选择。方法:采用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仪对52例白癜风患者的前臂、小腿、腹部及背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分别进行照射。结果:前臂、小腿、腹部和背部照射后最小红斑量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白癜风患者不同部位皮肤的最小红斑量有差异,因此临床采用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时,应根据不同部位的最小红斑量选择适当的起始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中波 高能 白癜风 最小红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