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康复教育结合动力型支具训练在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青 汤晓瑾 +2 位作者 陶敏红 高蓓 顾群亚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目的考察针对性康复教育结合动力型支具训练对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 目的考察针对性康复教育结合动力型支具训练对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教育,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教育结合动力型支具训练。比较2组的总主动活动度(TAM)、手部整体功能、手指侧捏力、三点捏力和握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TAM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2组的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评分均比干预前更高,手指侧捏力、三点捏力和握力均比干预前更大;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优;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上述指标均比干预3个月后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教育结合动力型支具训练可有效改善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患者的手部功能,增大其手部活动度,增强手部握力和捏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 动力型支具训练 针对性康复教育 肌腱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皮瓣不同时间断蒂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梅远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带蒂皮瓣两周断蒂与三周断蒂在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符合标准的手外伤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术后两周进行断蒂;对照组40例患者在术后三周进行断... 目的探讨研究带蒂皮瓣两周断蒂与三周断蒂在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符合标准的手外伤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术后两周进行断蒂;对照组40例患者在术后三周进行断蒂。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皮瓣存活率、皮瓣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分别为(15.1±2.41)d与(10769.3±402.6)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8.2±3.17)d与(16794.2±491.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皮瓣在两周以后断蒂的治疗效果与在三周以后断蒂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手外伤 断蒂时间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对掌指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蓓 汤晓瑾 +2 位作者 闻姣燕 吴怡 朱晓青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5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分析掌指骨骨折术后积极开展系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5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4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 目的分析掌指骨骨折术后积极开展系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5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4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患侧握力。结果观察组骨折再移位及骨折延迟愈合等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05%)低于对照组(13.16%,P<0.05)。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94.59%)高于对照组(82.89%,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早(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后,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干预前,患侧握力均大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降低掌指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促进手部功能恢复、缓解疼痛和改善患侧握力均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 系统化护理 并发症 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