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剂对Fe基粉末冶金材料温压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浩瀚 刘子利 +2 位作者 刘希琴 汤志浩 邹德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5,共8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性能测试研究了硬脂酸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ethylene bis stearamide,EBS)、复合润滑剂以及压制温度对Fe基粉末冶金材料温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润滑剂加入量(质量分数)超过0.4%后,Fe基粉末的流动性...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性能测试研究了硬脂酸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ethylene bis stearamide,EBS)、复合润滑剂以及压制温度对Fe基粉末冶金材料温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润滑剂加入量(质量分数)超过0.4%后,Fe基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均随润滑剂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加入单一EBS润滑剂的影响更大。添加润滑剂后增加了Fe基粉末冶金生坯的致密度,其中添加硬脂酸锌和复合润滑剂的Fe基粉末冶金生坯断口颗粒间结合更为紧密。润滑剂对提高Fe基粉末冶金试样生坯密度、烧结密度及抗弯强度的作用顺序为复合润滑剂>硬脂酸锌>EBS,Fe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均随温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最佳润滑剂加入量0.4%时,120℃温压Fe基粉末冶金试样密度比室温压制Fe基粉末冶金试样的密度提高了0.14~0.21 g/cm^3,硬度和抗弯强度提高了4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温度 粉末冶金材料 温压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Mg-6Al-xZr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子利 费飞 +2 位作者 刘希琴 刘伯路 邹德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0-445,共6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Mg-6Al-xZr(x=0、3、6、9)(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Zr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0℃烧结态合金的组织由Mg基体、Zr以及Mg17Al12相组成,同时存在大量微孔;随着Zr含量的升高,Mg...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Mg-6Al-xZr(x=0、3、6、9)(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Zr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0℃烧结态合金的组织由Mg基体、Zr以及Mg17Al12相组成,同时存在大量微孔;随着Zr含量的升高,Mg基体晶粒尺寸以及孔隙均变小,合金显微组织细化;合金的硬度和抗弯强度随Zr含量的增加而提高;650℃复烧后Al元素向Zr颗粒内部扩散并生成中间相Al3Zr,合金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Zr合金 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复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压制备Fe-1.8Ni-0.5Mo-1.2Cu-0.2C粉末冶金齿轮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晓冬 刘子利 +1 位作者 邹德华 刘伯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9,57,共5页
以Fe-1.8Ni-0.5Mo-1.2Cu-0.2C预合金粉为原料,采用温压、烧结、渗碳、淬火与低温回火的工艺制备了粉末冶金齿轮,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硬度仪等研究了齿轮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温压压坯的密度为7.35g.cm-3,相对密度为94.... 以Fe-1.8Ni-0.5Mo-1.2Cu-0.2C预合金粉为原料,采用温压、烧结、渗碳、淬火与低温回火的工艺制备了粉末冶金齿轮,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硬度仪等研究了齿轮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温压压坯的密度为7.35g.cm-3,相对密度为94.2%;烧结态齿轮的显微组织主要是珠光体和铁素体,硬度达到46~54HRA,密度为7.37g.cm-3,相对密度为94.5%,烧结态齿轮有轻微收缩现象,但其仍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热处理后齿轮渗碳层的组织主要由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齿轮断齿扳力为9.6kN,硬度提高至66~75H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1.8Ni-0.5Mo-1.2Cu-0.2C合金粉 粉末冶金 温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W-Mo合金化对粉末冶金齿轮组织成分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魏东博 李民锋 +4 位作者 刘希琴 刘子利 邹育文 黄晓霞 邹德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5-312,共8页
目的通过表面等离子W-Mo合金化提高粉末冶金齿轮硬度与耐磨性能。方法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粉末冶金齿轮表层制备W-Mo合金层。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合金层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用显微维氏硬度仪测量基体与合金层的显... 目的通过表面等离子W-Mo合金化提高粉末冶金齿轮硬度与耐磨性能。方法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粉末冶金齿轮表层制备W-Mo合金层。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合金层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用显微维氏硬度仪测量基体与合金层的显微硬度,通过不同载荷下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等离子W-Mo合金化对粉末冶金齿轮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通过双辉等离子冶金技术在粉末冶金齿轮表面成功制备了W-Mo合金层,合金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经双辉等离子表面W-Mo合金化后的基体的平均显微硬度由之前的145.8HV0.1提升至344.4HV0.1,提升了约1.4倍。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经W-Mo合金化后,试样摩擦系数由0.6~0.7降至0.45~0.5左右,下降了约30%。随着载荷的增加,基体与合金层的磨损体积增加,比磨损率由基体的18.70×10^-5~36.16×10^-5mm^3/(N·m)降至合金层的2.99×10^-5~8.79×10^-5mm^3/(N·m),约下降74%~84%。基体存在磨料磨损和粘着磨损现象,而W-Mo合金层则表现出轻微的磨料磨损。结论 W-Mo合金层显著提升了粉末冶金齿轮的硬度和耐磨性。表面等离子W-Mo合金化为粉末冶金齿轮的表面强化工艺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 W-Mo合金层 显微结构 显微硬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扩散及退火对Fe基粉末高速压制成形与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黎东 刘子利 +3 位作者 刘希琴 李浩浩 方振东 邹德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39-145,共7页
分别通过预扩散和退火对Fe粉进行改性处理,结合高速压制工艺制取高密度Fe基粉末冶金材料,研究预扩散及退火对Fe基粉末高速压制成形与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改善了粉末的塑性变形能力,在高速压制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压坯密度。... 分别通过预扩散和退火对Fe粉进行改性处理,结合高速压制工艺制取高密度Fe基粉末冶金材料,研究预扩散及退火对Fe基粉末高速压制成形与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改善了粉末的塑性变形能力,在高速压制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压坯密度。预扩散处理改善了合金元素的分布,使得烧结试样中显微组织更均匀,晶粒更细。退火和预扩散处理都能提升烧结试样的力学性能。在800℃以下,预扩散处理后的烧结试样的力学性能要好于退火处理的力学性能。相较于未处理的试样,预扩散温度为800℃时,烧结试样的表观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从55.3 HRB和786.8MPa升高至72.3 HRB和1326.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粉末冶金 高速压制 预扩散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