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油墨用室温交联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卞喻 钟泽辉 +1 位作者 徐军 孔繁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9,141,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共聚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法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己二酸二酰肼为交联剂,获得的丙烯酸酯乳液在室温贮存时不产生交联反应,而在干燥时...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共聚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法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以己二酸二酰肼为交联剂,获得的丙烯酸酯乳液在室温贮存时不产生交联反应,而在干燥时由于体系pH值发生变化,在酸的催化下可固化成膜。结果表明,加入3%的DAAM制得的丙烯酸酯乳液,固含量达50%左右,粒径主要分布在68.1 nm左右,且分布范围较窄,室温交联胶膜透明度、光泽度高,成膜速度快,各项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酯乳液 水性油墨 室温交联 双丙酮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为连接料的水性油墨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钟泽辉 卞喻 +1 位作者 徐军 孔繁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5-99,共5页
采用半连续乳化法制备了双丙酮丙烯酰胺-己二酸二酰肼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配以蓝色碱性颜料配制成水性油墨,讨论了交联体系改性对水性油墨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AAM-ADH的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3%,丙烯酸酯乳液固含量增加,粒径变小,... 采用半连续乳化法制备了双丙酮丙烯酰胺-己二酸二酰肼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配以蓝色碱性颜料配制成水性油墨,讨论了交联体系改性对水性油墨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AAM-ADH的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3%,丙烯酸酯乳液固含量增加,粒径变小,水性油墨的黏度增大,稳定性得到了改善,附着牢度增大,耐水性耐酸碱性增强;当DAAM-ADH的质量分数继续增加至5%时,水性油墨的黏度显著增大,导致物理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酯乳液 水性油墨 交联改性 双丙酮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防伪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尚咪 杨玲 +1 位作者 刘丹飞 钟云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6-4061,4066,共7页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传统的防伪手段不断被不法分子破解,防伪技术的改进与转型成为必然,新兴的防伪技术不断走向绿色化、智能化、大众化。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将智能材料分为新型纳米材料、刺激响应材料、形状记忆...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传统的防伪手段不断被不法分子破解,防伪技术的改进与转型成为必然,新兴的防伪技术不断走向绿色化、智能化、大众化。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将智能材料分为新型纳米材料、刺激响应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和其它智能材料,并重点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纳米结构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防伪机理;从光、电、磁等诱导因素出发简述了刺激响应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了形状记忆材料与防伪标签结合应用的基本原理;最后介绍了一些其它智能防伪材料——一种新型卡基材料、功能防伪纸张与模塑树脂的防伪机能,拓展了智能材料的应用领域,得出了智能材料在防伪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的结论。为促进智能材料在防伪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向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新型纳米材料 刺激响应材料 形状记忆材料 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明与观察几何条件对镀铝纸颜色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成栋 万晓霞 +4 位作者 黄新国 陈华培 欧立国 杨瑞平 赵德方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照明/观察条件下镀铝纸的色度与光谱值,从而优化不同几何条件在镀铝纸颜色测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45°/0°,SCE,SCI等3种测量条件获取不同镀铝纸的颜色信息,并针对镀铝纸配色和镀铝纸颜色心理属性一致性对其进行对... 目的分析不同照明/观察条件下镀铝纸的色度与光谱值,从而优化不同几何条件在镀铝纸颜色测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45°/0°,SCE,SCI等3种测量条件获取不同镀铝纸的颜色信息,并针对镀铝纸配色和镀铝纸颜色心理属性一致性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0°和SCE条件下的测量数据不符合镀铝纸配色要求;同一样张测得反射率、亮度与色度值大小规律为:SCI>SCE>45°/0°,不同样张在SCE条件下测得的亮度差(△L*)、色度差(△a*,△b*)以及色差(△E)均介于SCI与45°/0°之间,这是由于SCE测量颜色成分中包含了部分镜面反射光。结论 45°/0°和SCE不可作为镀铝纸配色中颜色测量条件,45°/0°较SCE更适合作为镀铝纸表观色测量条件,更符合颜色视觉评价,不同镀铝纸在SCI条件下测量数据差与在45°/0°条件下测量数据差同时较小时,说明两者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观察 镀铝纸 颜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计算机配色的反射光谱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成栋 万晓霞 +3 位作者 黄新国 陈华培 欧立国 赵德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05-3810,共6页
基础色样的反射光谱数据质量是影响计算机配色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评价配色反射光谱数据质量的方法有反射光谱检测法和K/S检测法,但这两种方法需检测每种基础色样和各个波长的反射率与K/S值,检测过程过于复杂,故不适用于光谱数据... 基础色样的反射光谱数据质量是影响计算机配色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评价配色反射光谱数据质量的方法有反射光谱检测法和K/S检测法,但这两种方法需检测每种基础色样和各个波长的反射率与K/S值,检测过程过于复杂,故不适用于光谱数据质量的快速直观检测。本文使用45°/0°和d/8°几何条件的分光光度计测量以铜版纸和银卡纸为基材的胶印油墨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基于光谱检测法优化获取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的几何条件,提出了一种明度色度对比检测法;并对比分析了反射光谱检测法,K/S检测法和明度色度对比检测法。结果表明,45°/0°和d/8°几何条件均可用于铜版纸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的测量,但45°/0°几何条件不符合银卡纸基础色样反射光谱数据的测量要求;而对于d/8°分光光度计,在包含镜面反射时,银卡纸为基材的透明白反射率小于各基色墨反射率,且青墨与品红墨反射率分别在浓度为60%开始出现异常交叉,从而导致高浓度区域光谱质量较差;而在明度色度对比检测图中,青墨与品红墨样条与参考铜版纸基础数据偏离更加明显。故须选择大于或等于各基色墨反射率的透明白,基础色样中需约束青墨与品红墨的最大浓度;以漫反射特性较好的铜版纸作为配色基材时,明度色度对比检测法检测效果较现有两种检测法更为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配色 基础色样 光谱数据 质量评价 几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