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的虚拟化学化工实验室 被引量:7
1
作者 蔡海滨 杨岳湘 刘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给出虚拟实验室的一般定义。提出了基于Web的虚拟化学化工实验室的实现方案和Web数据库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蒸馏过程仿真的例子。
关键词 虚拟化学化工实验室 WEB 实验教学 虚拟现实 化学反应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聚中性红修饰碳纤维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元喜 周谷珍 +1 位作者 陈远道 周诗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31,共4页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PNR)修饰碳纤维微电极。根据循环伏安(CV)、电位阶跃实验结果 ,得出了多巴胺(DA)在PNR膜中的表观扩散系数D0=7.0×10-9cm2/s、膜表面表观标准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0.55cm/s;该电极对DA响应灵敏 ,对抗坏...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PNR)修饰碳纤维微电极。根据循环伏安(CV)、电位阶跃实验结果 ,得出了多巴胺(DA)在PNR膜中的表观扩散系数D0=7.0×10-9cm2/s、膜表面表观标准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0.55cm/s;该电极对DA响应灵敏 ,对抗坏血酸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可望用于活体中D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聚中性红 碳纤维 微电极 电化学行为 修饰电极 神经递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钆与脯氨酸形成配合物的反应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大顺 刘平 +3 位作者 卢基林 王春艳 吴新明 屈松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0-734,共5页
Crystal of rare earth perchlorate complex compound with proline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TG, DTA and chemical analytic method, and comparing with relative literatures,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as [Gd2(Pro)6(H2... Crystal of rare earth perchlorate complex compound with proline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TG, DTA and chemical analytic method, and comparing with relative literatures,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as [Gd2(Pro)6(H2O)4](ClO4)6, and it has a purification of 99.0% . A thermochemical cycle was designed at 298.15K, measurements of solution calorimetry of the reactants [2GdCl3· 6H2O+ 6Pro+ 6NaClO4· H2O] and the products {[Gd2(Pro)6(H2O)4](ClO4)6+ 6NaCl} were carried out in an isoperibel reaction calorimeter, respectively. The calorimetric solvent used was 2mol· L- 1 HCl. The chemical reaction and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were calculated as:<IMG SRC="IMAGE/12180047.JPG" HEIGHT=11 WIDTH=24> =- 46.829kJ· mol- 1,<IMG SRC="IMAGE/12180048.JPG" HEIGHT=11 WIDTH=24> ([Gd2(Pro)6(H2O)4](ClO4)6,s,298.15K)=- 6532.745kJ· mo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热化学 高氯酸钆 脯氨酸 [Gd2(Pro)6(H2O)4](ClO4)6 标准生成焓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脯氨酸配合物[RE_2(L-Pro)_6(H_2O)_4](ClO_4)_6的标准生成焓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新明 刘义 +3 位作者 屈松生 张大顺 刘平 王春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 6H2O(RE=Pr,Er)、LPro、NaClO4·H2O和 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2 mol·L-1HCl 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PrO+6NaClO4·H2O]和{ [RE2(L-PrO)6(H2O)4](ClO4)6+6NaNO3}在 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分别是:63.904 kJ·mol-1和 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Pro)6(H2O)4](ClO4)6(s)在 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298.15 K)分别 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L-脯氨酸 溶解量热法 [RE2(L-Pro)6(H2O)4](ClO4)6 反应热 标准生成焓 稀土配合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钬及铒钇丙氨酸配合物的量热与热分析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北平 谭志诚 +3 位作者 南照东 孙立贤 徐芬 刘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5,共5页
合成了两种固态稀土丙氨酸配合物[Ho2(Ala)4(H2O)8]Cl6和[ErY(Ala)4(H2O)8](ClO4)6(Ala为丙氨酸),用量热和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两种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用全自动高精密绝热量热计测定了在78-377K温区内的低温热容.对于[Ho2(... 合成了两种固态稀土丙氨酸配合物[Ho2(Ala)4(H2O)8]Cl6和[ErY(Ala)4(H2O)8](ClO4)6(Ala为丙氨酸),用量热和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两种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用全自动高精密绝热量热计测定了在78-377K温区内的低温热容.对于[Ho2(Ala)4(H2O)8]Cl6,在214-255K温区内发现一固-固相变,其相变温度为235.09K.对于[ErY(Ala)4(H2O)8](ClO4)6,在99-121K温区内也发现一固-固相变,其相变温度为115.78K.[Ho2(Ala)4(H2O)8]Cl6固-固相变焓为3.02kJ·mol-1,相变熵为12.83J·K-1·mol-1;[ErY(Ala)4(H2O)8](ClO4)6固-固相变焓为1.96kJ·mol-1,相变熵为16.90J·K-1·mol-1.同时,用TG技术在40-800℃温区研究了两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由TG/DTG曲线分析可知,[Ho2(Ala)4(H2O)8]Cl6从80℃到479℃热分解分两步完成,[ErY(Ala)4(H2O)8](ClO4)6从120℃到430℃热分解分三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丙氨酸配合物 热分析 [Ho2(Ala)4(H2O)8]Cl6 [ErY(Ala)4(H2O)8](ClO4)6 绝热量热 热容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钬丙氨酸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北平 谭志诚 +4 位作者 余华光 兰孝征 张大顺 刘平 孙立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449,共5页
合成了稀土氯化钬丙氨酸配合物,犤Ho2(Ala)4(H2O)8犦Cl6,的晶体.用绝热量热法测定了其在78~363K温区的热容.在214~255K温区发现一固-固相变,相变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235.09K,3.017kJ·mol-1和12.83J·K-1·mol-1.... 合成了稀土氯化钬丙氨酸配合物,犤Ho2(Ala)4(H2O)8犦Cl6,的晶体.用绝热量热法测定了其在78~363K温区的热容.在214~255K温区发现一固-固相变,相变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235.09K,3.017kJ·mol-1和12.83J·K-1·mol-1.用最小二乘法将实验热容值拟合成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利用此方程式和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以298.15K为参考温度的热力学函数值.在40~800℃温区,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观察到犤Ho2(Ala)4(H2O)8犦Cl6分两步分解,第一步从80℃开始,179℃结束;第二步从242℃开始,479℃结束.从热分析结果推测出该配合物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氯化钬 丙氨酸配合物 热力学性质 热力学函数 热重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Ritter反应改进合成AMPP
7
作者 贺全国 孙元喜 +1 位作者 刘平 张儒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26-28,共3页
本研究报道了经Ritter反应合成路线的改进方法制备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膦酸 (AMPP)阻垢剂单体。合成路线以五氯化磷出发 ,在甲苯溶剂中吸收异丁烯后 ,采用二氧化硫脱氯 ,得到膦酰二氯异构混合物 (产率为 83 .3% ) ;膦酰二氯异构... 本研究报道了经Ritter反应合成路线的改进方法制备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膦酸 (AMPP)阻垢剂单体。合成路线以五氯化磷出发 ,在甲苯溶剂中吸收异丁烯后 ,采用二氧化硫脱氯 ,得到膦酰二氯异构混合物 (产率为 83 .3% ) ;膦酰二氯异构混合物经室温水解 ,得到水解混合物 (产率为 99% ) ;后者再与丙烯腈、水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Ritter反应 ,制得了AMPP(产率为 72 % )。研究比较了不同溶剂、脱氯剂、温度、时间、Ritter反应中的投料比等对相应产物产率的影响 ,并简要探讨了Ritter加成反应的机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经Ritter反应的改进合成路线 ,可成功制得AMPP ,三步反应总产率为 5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磷酸 Ritter反应 阻垢剂 合成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