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野生粗毛纤孔菌的分类鉴定及其发酵上清液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少军 陈定安 +4 位作者 邵晨霞 许隽 杨祎 靳磊 吴胜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71-1679,共9页
【目的】对一株野生粗毛纤孔菌进行分类学鉴定,并分析其发酵上清液抗肿瘤活性,为粗毛纤孔菌的开发利用及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特性观察、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一株野生粗毛纤孔菌(简称... 【目的】对一株野生粗毛纤孔菌进行分类学鉴定,并分析其发酵上清液抗肿瘤活性,为粗毛纤孔菌的开发利用及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特性观察、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一株野生粗毛纤孔菌(简称IH3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并利用B16、Hep-3B、Hela、MCF-7、HCT-116和4T1 6种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HUVEC分析该菌株发酵上清液的抗肿瘤谱。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中筛选出萃取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最佳有机溶剂,利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分离抗肿瘤活性组分,并利用MTT(四唑盐)法分析活性组分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半致死浓度(IC50)。【结果】IH3菌株的形态特性与粗毛纤孔菌相似,且其ITS序列与粗毛纤孔菌(MF183947.1)的相似度最高,为98%,鉴定为粗毛纤孔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也显示,IH3菌株属于纤层孔菌属类群,与3个粗毛纤孔菌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IH3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排序为:B16>Hep-3B>Hela>MCF-7>4T1=HCT-116。正丁醇萃取的IH3菌株发酵上清液抗肿瘤活性组分对B16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达80%,说明正丁醇对发酵上清液中抗肿瘤活性组分的萃取效果最佳。利用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可有效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一抗肿瘤活性组分(WIH3),该活性组分对B16、Hep-3B、Hela和MCF-7肿瘤细胞的半致死浓度(IC50)分别为29.322、37.387、47.029和58.009μg/mL。【结论】IH3菌株被鉴定为粗毛纤孔菌,与已发表的粗毛纤孔菌菌株存在遗传差异,可能为粗毛纤孔菌的新亚种,其发酵上清液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鉴定 抗肿瘤活性 液相色谱分离 半致死浓度(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珍菇高温品种筛选及栽培配方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雷潇 陈定安 +4 位作者 吴胜莲 邵晨霞 唐少军 贺月林 许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49-52,共4页
为秀珍菇夏季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双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秀珍菇高温品种并优化其栽培配方。结果表明:25℃条件下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以菌株秀58的最快,为1.35cm/d;川8号和秀26其次,分别为1.26cm/d和1.24cm/... 为秀珍菇夏季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双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秀珍菇高温品种并优化其栽培配方。结果表明:25℃条件下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以菌株秀58的最快,为1.35cm/d;川8号和秀26其次,分别为1.26cm/d和1.24cm/d。在35℃条件下菌株秀58、川8号、秀珍菇168和秀26均能正常出菇,属高温品种;菌株秀58的原基形成时间短,为26d,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为93.3%。使用莲子壳60%+棉籽壳23%或莲子壳60%+木屑23%作栽培主料,秀58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均较高,分别为1.31kg/袋和1.23kg/袋及109.2%和102.8%。菌株秀58和秀26适宜湖南夏季高温栽培;以莲子壳替代棉籽壳作栽培主料能提高秀珍菇的产量,降低原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高温品种 生物学转化率 栽培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树根际土壤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定安 魏小武 +5 位作者 张敏 程伟 王玉双 李一路 伍善东 易红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8-11,共4页
为了获得高效解有机磷细菌,从油茶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21株解有机磷细菌,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复筛,仅有4株细菌能在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透明圈。4株细菌的D/d值在1.62~2.71之间,其中菌株Y6的D/d值最大,为2.71;发酵上清液有效磷含量为... 为了获得高效解有机磷细菌,从油茶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21株解有机磷细菌,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复筛,仅有4株细菌能在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透明圈。4株细菌的D/d值在1.62~2.71之间,其中菌株Y6的D/d值最大,为2.71;发酵上清液有效磷含量为8.50~14.79 mg/L,较CK增加7.88~14.17 mg/L,其中菌株Y6发酵上清液有效磷含量最多,为14.79 mg/L,较CK增加14.17 mg/L。根据菌株Y6的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菌株Y6为假单胞菌属。该菌株有利于改善油茶磷素供应,促进油茶生长,在生物有机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有机磷细菌 假单胞菌 有效磷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地区大棚西瓜反季节长季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振林 李树举 +1 位作者 费胜元 丁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4期199-200,共2页
根据湘西北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及精品西瓜的生长习性,探索出一整套精品西瓜大棚反季节栽培技术。
关键词 精品西瓜 反季节 长季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集约化猪场保育舍内好氧微生物的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邬理洋 舒燕 +5 位作者 刘惠知 陈海艳 缪东 曾发姣 王升平 陈定安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74-76,共3页
为了研究猪舍空气中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在3个集约化保育舍空气中采集好氧微生物样品,利用16S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监测保育舍内好氧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评估保育舍内的空气环境质量以及推断致病微生物可能... 为了研究猪舍空气中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在3个集约化保育舍空气中采集好氧微生物样品,利用16S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监测保育舍内好氧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评估保育舍内的空气环境质量以及推断致病微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猪场保育舍空气中需氧微生物含量较高,为0.22万~2.70万CFU/m^3,不同保育舍内空气样品中的好氧细菌菌落结构差异较大,球菌和杆菌为保育舍优势菌群,部分保育舍含有较高浓度(占34%)的人畜共患条件性致病菌绿色气球菌,对饲养者身体健康和畜禽生产存在潜在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舍 微生物菌群 监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