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
1
作者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眼科协会 +6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邵毅 宋秀胜 廖萱 庄文娟 王广玲 沈建良 李兰 王佰亮 谭钢 迟玮 蔡建奇 陶勇 李世迎 田磊 马健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蒋贻平 张慧 邹文进 彭娟 胡守龙 杨瑞波 胡亮 刘红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康刚劲 许琦彬 刘昳 葛倩敏 石文卿 李中文 陆成伟 刘洋 王烽 吴振凯 谢华桃 李海波 余瑶 计岩 陈新建 苏兆安 罗丽娟 王怡欣 林志荣 胡丽丹 戴琦 谭叶辉 凌玲 李贵刚 肖轶尘 曲利军 朱欣悦 申颖 阚菲菲 吴佳丽 令倩 姚牧笛 赫胜利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9-596,共8页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铬、碘、钴、钼、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不同的微量元素在治疗眼部疾病中的作用。因此,国际眼科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目前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识别、评估和治疗与微量元素缺乏相关的眼科疾病的实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患者吸入一氧化氮即刻血液动力学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彦芬 赵一举 +4 位作者 华毅 陈白屏 高莹 杨勇安 程显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评价一氧化氮(NO)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急性治疗作用。方法:13例(男9例,女4例)肺心病患者,平均年龄52±11岁(21~56岁)。检查前3天停服血管扩张药,在心导管检查时吸入NO(20~80ppm)10... 目的:评价一氧化氮(NO)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急性治疗作用。方法:13例(男9例,女4例)肺心病患者,平均年龄52±11岁(21~56岁)。检查前3天停服血管扩张药,在心导管检查时吸入NO(20~80ppm)10~15分钟,吸入前后测右房压、肺动脉压同时取动脉及混合静脉血测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PaO2)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结果:吸入NO后,肺动脉压下降,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分别下降36.0%、32.4%及28.1%(P均<0.001);肺血管阻力降低38.5%(P<0.01);肺动脉收缩压与体动脉收缩压比值从0.39下降到0.24,心脏指数增加10.5%(P<0.01);PaO2、SvO2均值分别增加4.7%、8.7%(P均<0.05)。结论:吸入NO可使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扩张,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室后负荷能预防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肺心病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紫外线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NO/iNOS系统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明亮 张桂英 +4 位作者 易梅 陈潇 李吉 谢红付 陈翔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5-71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以及Griess反应等技术检测UVA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NO生成量。结果: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72 h之内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增加,仅检测到低水平iNOS表达和NO生成,但在5和10 J/cm2剂量UVA照射后各时间点成纤维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随着UVA剂量的增加升高,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和1 J/cm2UVA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且以各剂量UVA照射后24 h时间点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增高最为明显,与同剂量UVA照射后48 h和72 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A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iNOS基因的表达和NO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存活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抗氧化机制对病毒性心肌炎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汪明辉 李双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25-827,834,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抗氧化机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接种CVB3建立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分为黄芪甲苷高剂量治疗组[1mg/(kg·d)]、中剂量治疗组[0.5mg/(kg·d)]、低剂量治疗组[0.25mg/(kg·d)]及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抗氧化机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接种CVB3建立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分为黄芪甲苷高剂量治疗组[1mg/(kg·d)]、中剂量治疗组[0.5mg/(kg·d)]、低剂量治疗组[0.25mg/(kg·d)]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另设黄芪甲苷高剂量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空白对照组。分别对小鼠生存率、心肌病理、心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及反应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行检测。结果黄芪甲苷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加急性期小鼠的生存率及减轻心肌炎症性病理变化,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还可使心肌T-SOD、GSH-PX、CAT活力增加,MPO及ROS含量降低。结论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黄芪甲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病毒 心肌炎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散外敷辅助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探讨接骨散外敷辅助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接骨散外敷辅助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皮克氏针内固定,并接骨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接骨散外敷辅助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散 经皮克氏针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