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艾敏 韩玉婷 +1 位作者 周建飞 石崇 《绿色科技》 2016年第8期29-30,共2页
指出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头号工程,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在规划编制、工程勘定、任务推进、项目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并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已被省委政策研究室作为优秀案例... 指出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头号工程,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在规划编制、工程勘定、任务推进、项目管理等方面做了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并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已被省委政策研究室作为优秀案例加以推荐。分析了常州市"生态绿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强化管理,明确权责;制定标准,统一建设;机制完善,高效推进;公众参与,加强互动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其它城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城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社会经济影响对比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战峰 高晶蕾 +2 位作者 严小东 郝春旭 葛察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0-388,共9页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包含产业内部关联波及效应和居民消费诱发效应的投入产出宏观闭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完全实施所需投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GDP、就业的... 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包含产业内部关联波及效应和居民消费诱发效应的投入产出宏观闭模型.在此基础上测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完全实施所需投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GDP、就业的正负效应及重点区域不同行业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五年期间项目实施将拉动京津冀地区GDP增加35.66×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40 808个;拉动长三角地区GDP增长2 782.03×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238285个;拉动珠三角地区GDP增长852.85×10~8元,增加就业岗位约74 758个.在短期(2013—2017年)内,长三角地区所获总收益远大于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从行业影响看,三大地区实施"计划"后受益的行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与"计划"直接关联的行业.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所获得的直接效益远大于珠三角地区,侧面反映出珠三角地区服务业水平要整体高于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对交通行业投资较大,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要远大于京津冀地区.研究显示,不同地区投资所获的效益受到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未来产业发展中,京津冀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应多考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应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制造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重点区域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资需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战峰 高晶蕾 +1 位作者 郝春旭 葛察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9-1164,共6页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对京津冀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实施《计划》的投资需求...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对京津冀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实施《计划》的投资需求核算方法体系,对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所需的投资需求进行了测算,并对现有的投融资进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直接投资共计需要2 490.29亿元。其中,能源结构优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分别为636.55亿、769.14亿、1 084.60亿元。从京津冀地区投融资实施进展来看,尚存在已有投资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偏窄、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等问题,建议京津冀地区加大投入水平,加快完善投融资机制,并根据投资需求制定更为清晰的投融资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投资需求分析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鑫 张海燕 +1 位作者 刘明元 邵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42-43,47,共3页
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常用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稻田土壤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鑫 张海燕 +1 位作者 邵彪 刘明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56-57,共2页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生物降解 16S r DNA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