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理念引导下的高职课程体系重组 被引量:50
1
作者 周大农 戚亚光 吴亚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23-25,共3页
文章借鉴了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并站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基点上,提出了按分层化职业能力框架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重组高职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并对核心能力的培养、“双证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基本方略,使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学... 文章借鉴了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并站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基点上,提出了按分层化职业能力框架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重组高职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并对核心能力的培养、“双证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基本方略,使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标准 综合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双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高职教育功能新定位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彩霞 檀祝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1-34,共4页
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立交桥。高职教育应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服务宗旨,树立终身教育观、人力资本积累观、大职业教育观等,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获益... 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立交桥。高职教育应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服务宗旨,树立终身教育观、人力资本积累观、大职业教育观等,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获益群体受限、职业人才供求不一、实现形式僵化单一等突出问题,重新定位其自身功能,在教育、经济、社会领域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以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宗旨 高职教育 功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再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亚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35-37,共3页
文章通过对双证融通含义的分析及两证关系的内在机制思考,剖析了高职双证融通的实质,深入探讨了双证融通的诸多关键问题,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职 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试点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36
4
作者 檀祝平 杨劲松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6,共4页
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试点是高职教育层次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一个重要的环节。但从试点过程来看,仍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高职本科教育类型定位问题;其次是高职课程一体化衔接技术处理问题;... 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试点是高职教育层次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一个重要的环节。但从试点过程来看,仍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高职本科教育类型定位问题;其次是高职课程一体化衔接技术处理问题;另外是衔接过程的管理和评价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衔接才能更加科学高效,高职本科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技能复合型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 类型定位 课程一体化 管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吴亚萍 周大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2-25,共4页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当代国际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下我国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且关注学生的...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当代国际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下我国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遵循科学性、人本性、开放性、反思性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工学结合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导模式与特征模式相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大农 戚亚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8-139,142,共3页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推广,不仅应考虑其特色或特征,还要考虑其高效率性。而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效率性,就在于其较强的共适性与灵活的应变性。采用主导模式与特征模式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正能满足这种共适性与应变性,因而...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推广,不仅应考虑其特色或特征,还要考虑其高效率性。而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效率性,就在于其较强的共适性与灵活的应变性。采用主导模式与特征模式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正能满足这种共适性与应变性,因而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为构建这种高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将“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种特征模式,以适应不同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学常规管理走向课程管理——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新视角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亚萍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145,共2页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必须突破传统模式,从课程的视角关注教学质量的监控。监控的重点,应以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把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心引导到课程改革、课程管理的方向上来,这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必须突破传统模式,从课程的视角关注教学质量的监控。监控的重点,应以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把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心引导到课程改革、课程管理的方向上来,这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思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质量监控 课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亚萍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54-58,共5页
近十年来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步伐加快,对其进行的研究方兴未艾,分析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有利于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近十年对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高职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保障条件等方... 近十年来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步伐加快,对其进行的研究方兴未艾,分析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有利于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近十年对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高职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保障条件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与此同时,研究者们更应看到研究的不足之处。朝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多元整合”的课程观与课程模式、更为开放的课程开发、系统全面的课程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课程 改革与建设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亚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1-33,共3页
"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问题不仅是当代国际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下我国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应体现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反思性等原则,也应对课程评价的目标、... "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问题不仅是当代国际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也是当下我国高职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应体现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反思性等原则,也应对课程评价的目标、标准、主体、方法等做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产学合作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