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车辆车轮显著多边形提取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瑞乾 李晔 +1 位作者 储丽霞 张学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1期82-85,97,共5页
设计一种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模型,可以便捷地将轨道车辆车轮周向不平顺数据分解为若干阶次的车轮多边形,同时完整地保留其幅值与相位信息。在对模型校核验证后,将其应用于某地铁车轮显著多边形的识别与提取,得到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 轨道车辆 周向不平顺 车轮多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垫对高速列车地板结构中低频声振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丁海洋 王瑞乾 +2 位作者 张学飞 许子研 张安聪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05,共10页
针对高速列车地板结构中低频(500 Hz以下)隔声量较低的问题,该文以地板中的减振垫为对象,探究其密度、泊松比及弹性模量的大小对高速列车地板结构声振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方法建立了地板结构的隔... 针对高速列车地板结构中低频(500 Hz以下)隔声量较低的问题,该文以地板中的减振垫为对象,探究其密度、泊松比及弹性模量的大小对高速列车地板结构声振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方法建立了地板结构的隔声及声辐射预测模型;接着,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分别对减振垫的密度、泊松比及弹性模量对地板结构隔声和振动声辐射的影响开展了计算分析,重点分析了其在中低频的作用机理;最后,试制了3种不同参数的减振垫,并将其应用于某高速列车地板结构中,通过试验评价了其对地板结构隔声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证明:密度、泊松比的增大有利于隔声量的提高,而不利于辐射声功率的提高;而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隔声量降低,辐射声功率提高,增加至0.8 GPa,隔声量与辐射声功率均出现拐点;改变减振垫材质来实现结构隔声性能的提升,对结构的改变较小,具有轻量化特点,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 隔声 声辐射 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侧墙铝型材降噪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天熙 张学飞 +1 位作者 王瑞乾 储丽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建立高速列车侧墙铝型材隔声与声辐射预测模型,将仿真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改变上、下蒙皮厚度的配比和筋板倾角,探究其对侧墙铝型材隔声及声辐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有结构基础上,上蒙皮增加1 mm,... 建立高速列车侧墙铝型材隔声与声辐射预测模型,将仿真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改变上、下蒙皮厚度的配比和筋板倾角,探究其对侧墙铝型材隔声及声辐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有结构基础上,上蒙皮增加1 mm,下蒙皮减小1 mm,能够使结构计权隔声量提升1.9 dB;筋板倾角增加5°可使结构计权隔声量增加0.9 dB;蒙皮厚度及筋板倾角的改变均不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声辐射水平。研究结论可为高速列车侧墙铝型材的降噪优化提供数据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侧墙铝型材 隔声 声辐射 预测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侧墙结构的决策树隔声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子研 王瑞乾 +2 位作者 张学飞 任林旸 钱日成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3-930,共8页
为实现对高速列车侧墙复合结构快速、精准的隔声预测,基于已有的前期大量实测数据,构建了高速列车侧墙复合结构隔声样本数据库,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算法的隔声预测模型,建立了结构的隔声量与材料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首先,介绍了原... 为实现对高速列车侧墙复合结构快速、精准的隔声预测,基于已有的前期大量实测数据,构建了高速列车侧墙复合结构隔声样本数据库,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算法的隔声预测模型,建立了结构的隔声量与材料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首先,介绍了原始实测样本的来源,并进行了材料组成分析、整理和归类;接着,对影响侧墙复合结构隔声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开展了显著特征的筛选;最后,基于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算法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验证,并与传统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该决策树学习模型对高速列车侧墙复合结构隔声特性的预测准确度和预测效率均显著提高。随着将来更多样本的加入,模型还可以被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意义和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侧墙结构 隔声预测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声材料排布顺序对复合板材隔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徐磊 张学飞 +2 位作者 王瑞乾 赵阳宇 李晔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4期58-62,共5页
对高速列车平顶组合结构进行隔声测试,调换其中2块隔声垫的前后位置后,平顶组合结构隔声特性发生显著改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统计能量法探究双层隔声复合板材中材料排布顺序对于整体结构隔声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接着... 对高速列车平顶组合结构进行隔声测试,调换其中2块隔声垫的前后位置后,平顶组合结构隔声特性发生显著改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统计能量法探究双层隔声复合板材中材料排布顺序对于整体结构隔声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接着,进一步利用基于统计能量法的隔声预测模型对三层隔声复合板材中材料排布顺序对整体隔声特性的影响进行延伸探究。结果表明:对于双层复合结构,当两种隔声材料的种类一定时,将隔声量较大的材料置于近声源端,将隔声量较小的置于远声源端,对整体结构隔声量的提升最显著,主要提升低频隔声量;对于三层复合结构,情况较为复杂,其中,将隔声量最大的材料置于近声源端,将隔声量次大的材料置于远声源端,将隔声量最小的材料置于中间时,对整体结构隔声量的提升最显著,且同时提升低频和中频隔声量。研究内容对于工程中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进一步改善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高速列车 隔声 统计能量法 复合板材 排布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条Nd:YAG晶体的合成盘抛光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谢瑞清 廖德锋 +6 位作者 王晓博 袁志刚 钟波 陈贤华 王健 雷向阳 侯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针对高功率板条激光器核心工作器件——板条Nd:YAG晶体的超精密加工开展研究,分析了具有特殊构型的板条Nd:YAG晶体元件的加工性能及工艺难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合成盘抛光的板条Nd:YAG晶体加工工艺,并对规格为100mm×30mm×3m... 针对高功率板条激光器核心工作器件——板条Nd:YAG晶体的超精密加工开展研究,分析了具有特殊构型的板条Nd:YAG晶体元件的加工性能及工艺难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合成盘抛光的板条Nd:YAG晶体加工工艺,并对规格为100mm×30mm×3mm的板条Nd:YAG晶体进行了加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盘抛光可以很好地控制元件的塌边现象;通过磨料的优化选择,在合成盘抛光工艺中匹配合适粒度的Al2O3磨料能够实现元件的低缺陷加工,元件下盘后的全反射面平面度达0.217λ(1λ=632.8nm),端面平面度达到0.06λ,表面粗糙度达0.55nm(RMS),端面楔角精度可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条激光器 Nd∶YAG晶体 抛光 合成盘 面形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响室—半消声室的V型声屏障隔声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学飞 李晔 +2 位作者 王瑞乾 吴冬 徐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179-182,223,共5页
首先以匀质铁板为例,利用混响室—半消声室法进行频率隔声特性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混响室—混响室隔声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半消声室模拟半无限声场的特性,在混响室—半消声室环境下分别对V型声屏障进行表面声透射及声传播... 首先以匀质铁板为例,利用混响室—半消声室法进行频率隔声特性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混响室—混响室隔声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半消声室模拟半无限声场的特性,在混响室—半消声室环境下分别对V型声屏障进行表面声透射及声传播指向性识别。结果表明,混响室—半消声室法频率隔声特性测试结果与半消声室一侧的测点位置有关,当测点位置较为合适时,能够与混响室—混响室法测试结果较好的吻合;混响室—半消声室法能够识别样件的表面声透射特性及声传播指向特性,从而为找到其隔声薄弱环节以及声音透过样件后的传播和衰减规律提供更加直观的数据参考,对进一步提高其隔声性能并改善声场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混响室—半消声室 隔声 表面声透射 声传播指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阻尼环车轮服役期关键参数影响分析
8
作者 邓新 张学飞 +1 位作者 耿卓 褚丽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40-2147,共8页
为探究地铁车辆阻尼环车轮在服役期声振特性,在半消声室内进行阻尼环车轮自由状态下的声振特性试验研究,结合有限元仿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硬阻尼材料阻尼环对不同服役时间的车轮减振降噪效果有所差别,对于厚轮缘车... 为探究地铁车辆阻尼环车轮在服役期声振特性,在半消声室内进行阻尼环车轮自由状态下的声振特性试验研究,结合有限元仿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硬阻尼材料阻尼环对不同服役时间的车轮减振降噪效果有所差别,对于厚轮缘车轮,硬阻尼材料更好,而对于达到镟修极限的薄轮缘车轮而言,软阻尼材料更好。车轮自身几何尺寸在服役期间有所改变,导致车轮声辐射为增加趋势,而阻尼环的存在将声功率级变化总值控制在0~2 d B之间,表现出在车轮服役周期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分析 仿真建模 阻尼车轮 阻尼材料 车轮服役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柳晓静 王培培 林建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实现高速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的实时检测,根据UIC513标准和GB 5595-1985,采用EPC-8000I-L嵌入式工控机主板和Linux实时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人机界面丰富、实时性强、携带方便的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检测仪,重点讨论了平稳性舒适度... 为实现高速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的实时检测,根据UIC513标准和GB 5595-1985,采用EPC-8000I-L嵌入式工控机主板和Linux实时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人机界面丰富、实时性强、携带方便的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检测仪,重点讨论了平稳性舒适度检测仪的硬件结构、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为提高实时性所采用的模块拆分算法。通过把检测仪采集到的原始振动加速度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检验计算,将计算结果和检测仪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测试仪能够实时地准确测量并显示列车的舒适度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度 平稳性 检测仪 实时信号处理 片上系统(SoC) GTK+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车厢内RTM语言清晰度预测及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杰 张学飞 +1 位作者 王瑞乾 储丽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5,155,共7页
将声线跟踪法(RTM)与统计能量法(SEA)及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声线跟踪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采用RTM对高铁车厢内语言清晰度进行仿真预测分析,使用最新的语言传输指数STI测试规范中的间接测量法,将声线跟踪法与语言清晰度相结合,对车内声... 将声线跟踪法(RTM)与统计能量法(SEA)及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声线跟踪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采用RTM对高铁车厢内语言清晰度进行仿真预测分析,使用最新的语言传输指数STI测试规范中的间接测量法,将声线跟踪法与语言清晰度相结合,对车内声压级、语言传输指数STI及混响时间T30指标进行预测,最后提出车内语言清晰度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中低频情况下车厢内声压级较高,且随着频率升高声压级降低;当列车使用女声作为声源播报广播信息时,语言清晰度更高,但车厢内转向架区域上方位置的语言清晰度略差;语言清晰度与声源数目没有线性关系,当声源数目为14个,采用女声进行播报时,车内各处的STI值都较为稳定,不存在清晰度较差的盲区。有关结论对改善乘客乘车体验及舒适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线跟踪法 高铁车厢 语言传输指数 仿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