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6/Ag/TiO_2共混静电纺纳米纤维毡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万倩华 陶丽珍 潘志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选用聚酰胺6(PA6)作为基体,以纳米Ag和TiO2粉体为功能性添加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抗菌复合纳米纤维毡。在纳米粉体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研究2种粉体的比例与纤维形态、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纳米粉体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PA6... 选用聚酰胺6(PA6)作为基体,以纳米Ag和TiO2粉体为功能性添加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抗菌复合纳米纤维毡。在纳米粉体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研究2种粉体的比例与纤维形态、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纳米粉体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PA6纤维的结晶度和拉伸强度;Ag和TiO2的比例对纤维结构的影响不大;纳米Ag单组分添加剂起到了最佳的力学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酰胺6 纳米AG 纳米TIO2 力学性能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氮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怀宝 王剑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98,113,共3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钇、氮共掺杂纳米TiO2,对甲基橙染料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XRD、UV-VIS、FT-IR分析表明,500℃煅烧时得到的仍是锐钛矿型TiO2,晶粒变小;与单一的掺杂相比,共掺杂光催化活性有较大的提高,光响应范围得到很大拓展...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钇、氮共掺杂纳米TiO2,对甲基橙染料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XRD、UV-VIS、FT-IR分析表明,500℃煅烧时得到的仍是锐钛矿型TiO2,晶粒变小;与单一的掺杂相比,共掺杂光催化活性有较大的提高,光响应范围得到很大拓展。Y3+、N的掺量分别为0.8%和0.5%时,在1.5h内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 共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Saccharin/TEMPO高效催化氧化醇制备醛酮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怀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2-1706,共5页
采用Saccharin/TEMPO共催化剂并在次氯酸钠NaClO作用下高效地催化氧化醇合成了醛或酮。筛选了溶剂及SAC/TEMPO用量等条件获得了最优工艺。以一系列的醇作为底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效地实现了对醇的氧化转化,产率可达95%,并且有良好... 采用Saccharin/TEMPO共催化剂并在次氯酸钠NaClO作用下高效地催化氧化醇合成了醛或酮。筛选了溶剂及SAC/TEMPO用量等条件获得了最优工艺。以一系列的醇作为底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效地实现了对醇的氧化转化,产率可达95%,并且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此共催化体系对醛或酮的制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IN TEMPO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化温度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自淑 宋启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155,共3页
利用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合成得到聚酰胺酸(PAA)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PAA纳米纤维,通过热亚胺化法获得BTDA-ODA型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热亚胺化前... 利用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合成得到聚酰胺酸(PAA)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PAA纳米纤维,通过热亚胺化法获得BTDA-ODA型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热亚胺化前后纳米纤维的形貌特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不同亚胺化温度对PI纳米纤维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亚胺化热处理温度较低时,PAA纳米纤维的亚胺化程度较差。当亚胺化温度达到300℃时,PAA纳米纤维的亚胺化程度基本完全。随着亚胺化温度的升高,纳米纤维的结晶度逐渐增强,热稳定性也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酰亚胺 热亚胺化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纤维的脱胶及其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宏伟 李永兰 +5 位作者 李南 王明芳 袁红萍 邵东锋 黄艳丽 陈东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1,共6页
以食用藕的荷叶茎秆为原料,采用河水浸渍和碱煮脱胶的方法制取莲纤维。对莲纤维的组成成分、回潮率、密度、线密度、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合IR、XRD、SEM等测试方法,对莲纤维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 以食用藕的荷叶茎秆为原料,采用河水浸渍和碱煮脱胶的方法制取莲纤维。对莲纤维的组成成分、回潮率、密度、线密度、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合IR、XRD、SEM等测试方法,对莲纤维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取的莲纤维组成成分与黄麻相似,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得出最优的碱煮精制工艺为:NaOH质量浓度10 g/L,温度100℃,时间3 h。精制莲纤维具有一定的纺纱性能,平均直径317μm,线密度55.8 dtex,强度1.76 cN/dtex,强度变异系数40.2%,断裂伸长率7.84%,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纤维 脱胶 性能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淀粉与乙二醛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宏伟 赵海梅 +2 位作者 万雅波 王慧敏 马立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采用水解淀粉与乙二醛复配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讨论水解淀粉、乙二醛和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率和断裂强力保持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整理工艺参数:淀粉质量浓度40g/... 采用水解淀粉与乙二醛复配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讨论水解淀粉、乙二醛和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率和断裂强力保持率的影响。得出最优整理工艺参数:淀粉质量浓度40g/L、乙二醛质量浓度7g/L、催化剂质量浓度40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5min。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率为30%~45%,断裂强力保持率为8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抗皱整理 乙二醛 水解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涤纶非织造布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淑芳 齐宏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51,共4页
针对涤纶纤维的表面能较低导致其吸湿性差的现状,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非织造布进行处理。通过实验得出了处理时间、功率以及放电间隙这3个参数对涤纶非织造布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改变涤纶非织造布的润湿性;随着功率... 针对涤纶纤维的表面能较低导致其吸湿性差的现状,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非织造布进行处理。通过实验得出了处理时间、功率以及放电间隙这3个参数对涤纶非织造布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改变涤纶非织造布的润湿性;随着功率的不断增大,吸湿量增加到一定峰值后有少许的减少;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吸湿量持续增加;放电间隙为1 mm时,可以获得较为理想且均匀的等离子体,可对非织造布进行均匀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非织造布 空气等离子体 处理时间 处理功率 放电间隙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胭脂虫酸染丝织物时媒染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红梅 程万里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
用钛、铁、铝、锌4种金属离子对丝织物进行前媒染后,用天然染料——胭脂虫酸染色,随媒染剂种类的不同,染色织物的上染率、色光、鲜艳度与无媒染染色织物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媒染使染色织物获得了较好的色牢度,同时机械性能有所变化... 用钛、铁、铝、锌4种金属离子对丝织物进行前媒染后,用天然染料——胭脂虫酸染色,随媒染剂种类的不同,染色织物的上染率、色光、鲜艳度与无媒染染色织物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媒染使染色织物获得了较好的色牢度,同时机械性能有所变化;仪器分析显示,媒染后织物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原纤化,金属离子与纤维上配位基的配位反应主要发生在纤维的无定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虫酸 桑蚕丝织物 媒染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棉环锭纱结构力学性能与其强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宏伟 李南 +1 位作者 黄艳丽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根据纤维性能和纱线设计参数预测纱线强力,对合理使用纤维原料、降低成本、保证成纱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环锭纱结构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环锭纱的相关力学性能参数与纱线线密度和捻度的关系;通过对从工厂收集的200组纯棉纱线线密... 根据纤维性能和纱线设计参数预测纱线强力,对合理使用纤维原料、降低成本、保证成纱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环锭纱结构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环锭纱的相关力学性能参数与纱线线密度和捻度的关系;通过对从工厂收集的200组纯棉纱线线密度、捻度、强力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综合考虑纱线线密度、是否精梳、是否使用长绒棉等因素,得出了线密度和捻度与纱线强力相对值的经验函数关系。综合考虑环锭纱的力学性能参数和经验函数,根据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推导出一种纯棉环锭纱单纱强力计算公式。该公式使用方便,对纯棉环锭纱强力预测精度较高。预测强力与实测强力之间呈线性关系,二者之间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0.9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度 纯棉环锭纱 结构力学性能 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涤纶废料合成聚酯织物耐久性亲水整理剂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介平 王建庆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5,共2页
根据分子设计概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工业和民用涤纶废弃物与乙二醇经加热降解等合成工艺制备了聚酯织物耐久性亲水整理剂。
关键词 分子设计 性能特点 涤纶废料 合成 聚酯织物 耐久性亲水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墨水在天然纤维织物热转移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滇溪 夏冬 史爱娟 《染整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为代替进口活性染料墨水,本科研团队制备了适用于活性染料热转移印花墨水,成本低廉,稳定性好,打印流畅。
关键词 热转移印花 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分散染料用于涤纶纱碱性染色工艺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岳仕芳 《染整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分析了涤纶筒子纱在常规酸性条件下染色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而碱性染色工艺是解决这些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探讨了国内厂商推出的耐碱性分散染料用于碱性染色的可行性,主要对染料的移染性、得色量、色光变化以及... 分析了涤纶筒子纱在常规酸性条件下染色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而碱性染色工艺是解决这些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探讨了国内厂商推出的耐碱性分散染料用于碱性染色的可行性,主要对染料的移染性、得色量、色光变化以及纤维表面低聚物的量,与常规染色工艺进行比较。通过试验证明,部分分散染料用于碱性染色工艺是可行的,但还有一些品种尽管在得色率上变化不大,但色光稍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纱 耐碱分散染料 染色 低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酸剂在弱酸性染料染真丝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燕萍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4-27,共4页
探讨了释酸剂对弱酸性染料染真丝的影响。结果表明,释酸剂G S能逐渐降低染液的p H值,提高真丝织物的染色牢度、染色鲜艳度、匀染性,并改善织物手感。
关键词 丝织物 释酸剂GS 弱酸性染料 应用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筒子纱活性染料染色符样率的措施 被引量:5
14
作者 岳仕芳 李兴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6,共2页
根据筒子纱活性染料染色大小样的差别及特点,分析了造成染色一次性符样率低的相关因素,拟定了大生产与小样仿色操作要点及规则,设计了三条适合不同染料染色的工艺曲线,并运用于大生产。
关键词 筒子染色 活性染料 大样 小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棉交织物经纬异色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燕萍 《染整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针对锦棉交织布中锦纶和棉纤维各自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各自的染整工艺因素,解决了锦棉交织物染色中的沾色问题,制定了经纬异色的染整加工工艺。
关键词 锦棉交织物 经纬异色 粘色 抗染 工艺控制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醛与水解淀粉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春侠 张宏伟 毛雷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戊二醛与水解淀粉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讨论戊二醛和催化剂用量、淀粉水解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保持率、白度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方案:淀粉水解时间为90min,戊二醛的浓... 采用戊二醛与水解淀粉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讨论戊二醛和催化剂用量、淀粉水解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保持率、白度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方案:淀粉水解时间为90min,戊二醛的浓度为70g/L,催化剂浓度为25g/L,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3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缓弹折皱回复角为280,°断裂强力保持率为61.3%,白度为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抗皱整理 戊二醛 水解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分散紫57的合成及其精制工艺
17
作者 臧健 高介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47,共2页
以4-甲基苯磺酰氯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4-甲基苯磺酸-4'-乙酰氨基苯酯(A1),收率为80%;然后水解成4-甲基苯磺酸-4'-氨基苯酯(A2),收率为85%;再与1,4-二羟基蒽醌反应得到产物-C.I.分散紫57(A3),收率为93%.最后对产物进行精... 以4-甲基苯磺酰氯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4-甲基苯磺酸-4'-乙酰氨基苯酯(A1),收率为80%;然后水解成4-甲基苯磺酸-4'-氨基苯酯(A2),收率为85%;再与1,4-二羟基蒽醌反应得到产物-C.I.分散紫57(A3),收率为93%.最后对产物进行精制后得到不同色光的染料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分散紫57 4-甲苯磺酰氯 4-甲基苯磺酸-4'-乙酰氨基苯酯 4-甲基苯磺酸-4'-氨基苯酯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分散黄65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工艺
18
作者 高介平 《染整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7-18,31,共3页
以蒽醌-1-磺酸钠作为C.I.分散黄65及其衍生物合成的起始原料,经过硝基化反应还原成氨基,再经过杂环化得到中间体C,收率为27%。分别以苯甲酰氯、丁酰氯、丙酰氯作为酰基化试剂,得到成品Ⅰ、Ⅱ、Ⅲ,收率分别为95%、78%、82%。
关键词 C.I.分散黄65 苯甲酰氯 丁酰氯 丙酰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酸性染料上染棉织物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爱娟 张滇溪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19,共4页
介绍了弱酸性染料上染棉织物的机理,从硫脲用量、温度、时间方面探讨了对弱酸性染料上染棉织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硫脲10 g/L,氢氧化钠6 g/L,温度40℃,时间60 min,浴比1︰30。
关键词 硫脲 弱酸性染料 环氧氯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叶纤维的无盐染色
20
作者 史爱娟 张滇溪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1,共3页
用环氧氯丙烷对菠萝叶纤维进行处理后,再用硫脲进行改性,改性的优化工艺:硫脲30 g/L,氢氧化钠8 g/L,改性温度40℃,改性时间60 min,浴比1∶30。硫脲改性后,菠萝叶纤维的可染性明显提高,可以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且匀染性和色牢度有所改善。
关键词 无盐染色 活性染料 环氧氯丙烷 硫脲 菠萝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