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131)Ⅰ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兔椎体肿瘤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刚刚 倪才方 +4 位作者 陈珑 章斌 杨超 张帅 阮程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索利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兔椎体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只采用经皮穿刺接种法建立的兔VX2椎体肿瘤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注射负载有放射性核素131I的骨水泥行PVP,对照组单... 目的探索利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兔椎体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只采用经皮穿刺接种法建立的兔VX2椎体肿瘤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注射负载有放射性核素131I的骨水泥行PVP,对照组单纯注射骨水泥行PVP。两组实验动物于术前1 d、术后第4天检测血细胞计数,于PVP术前1 d及术后第1、4、8天行PET-CT检查,测定椎体肿瘤的核素标准化摄取值(SUV)。PVP后第1、4、8天对实验组动物行SPECT检查,了解131I在体内分布情况,在治疗后第8天取肿瘤椎体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动物都顺利接受PVP治疗,实验组的放射性核素平均使用放射剂量为(0.82±0.14)mCi/kg。两组实验动物PVP前、后血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P后SPECT检查见131I主要聚集在病变椎体内,术后各时间点内其分布无明显变化。两组动物术前SU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5,P>0.05),实验组动物PVP后椎体肿瘤的SUV值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数值稳定(F=423.792,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水泥周边肿瘤细胞坏死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PVP治疗椎体肿瘤,方法可行,短期内随访结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肿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