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1
作者 郑立明 刘津含 +3 位作者 李洪 柳龙根 郑国军 戴思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7-443,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1-01/2024-06-30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PBC的住院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排标准的152例PBC住院患者和9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病历资料。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验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平衡后,每组最终各纳入61例患者,确保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在两组间均衡可比。结果分析显示,PBC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31.9%vs 17.8%),以CD4^(+)T细胞升高为主(46.77%vs 41.19%),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19.73%vs 22.07%)。CD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和CD8^(+)PD-1^(+)T细胞明显升高,且CD8^(+)PD-1^(+)T细胞与PBC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41)。CD4^(+)T细胞线粒体质量(MM)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MM及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未见异常改变。此外,PBC患者血浆中IL-4、IL-8、IL-10及IFN-α水平存在异常升高,IL-5和IL-1β与PBC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2)。结论PBC患者CD4^(+)T细胞过度活化和增殖,CD8^(+)T细胞受到抑制,PD-1的高表达导致T细胞耗竭,揭示了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发生显著改变,这种改变与疾病的进展相关。此外,细胞因子可能参与PBC的免疫调节过程,对疾病的致病机制产生影响。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活动性,从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重度血小板骤降1例
2
作者 薛晓燕 孙明芬 丁尧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5-997,共3页
患者因“意识不清2.5 h”入院,诊断为急性呼吸衰竭、颅内出血(非创伤性)、呼吸性酸中毒、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住院期间2次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次日均出现血小板计数骤降,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血小板计数均很快回升至正常... 患者因“意识不清2.5 h”入院,诊断为急性呼吸衰竭、颅内出血(非创伤性)、呼吸性酸中毒、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住院期间2次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次日均出现血小板计数骤降,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血小板计数均很快回升至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抗感染 血小板骤降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对Foxp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陈聂 吴坚 +1 位作者 胡志邦 徐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RT-q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21及Foxp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21对Foxp1的靶向调控作用;将miR-21 inhibitor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miR-21干扰组细胞,RT-qPCR检测Foxp1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将Foxp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Foxp1过表达细胞,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结果:与AR相比,CARAS肺功能指标中FEV1%pred及FEV1/FVC%均下降;CARAS患者PBMC中miR-21水平较高,Foxp1水平较低;CARAS患者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均较高;miR-21结合Foxp1的非翻译区对其进行负向调控;miR-21的抑制、Foxp1表达水平的提高,可降低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释放水平。结论:miR-21可通过负向调控Foxp1进而促进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炎症因子 MIR-21 Fox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林氏喉科从肝论治急喉痺的经验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皎玉 单德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0-582,共3页
常州林氏喉科奠基人林润卿从肝论治急喉痺的经验及理论依据。林氏认为咽喉虽由肺胃所主,实则内关脏腑。咽喉为病,无不危及脏腑,而脏腑之病,亦多累及咽喉,临证要分脏腑经络而治之。林氏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脏腑五官相连,根据"厥阴上咽... 常州林氏喉科奠基人林润卿从肝论治急喉痺的经验及理论依据。林氏认为咽喉虽由肺胃所主,实则内关脏腑。咽喉为病,无不危及脏腑,而脏腑之病,亦多累及咽喉,临证要分脏腑经络而治之。林氏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脏腑五官相连,根据"厥阴上咽喉"及"肝为杂病之源"的理论,对特殊病例,匠心独运,另辟蹊径从肝论治,分别采用清肝法、降肝法、平肝法。肝为刚脏,其体阴,其用阳,以柔为和,喜条达,易郁结,治肝方法颇多,林氏根据喉痹中出现的肝经症状,适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经方化裁,善用旋复花为其特色。林氏从肝论治急喉痺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足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科 急喉痺 从肝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用呼吸机的高频振荡排痰系统研究
5
作者 刘磊 李轩 +3 位作者 车波 郭佳 许小莉 邓林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4,109,共5页
针对呼吸道患者气道黏液清除困难,长期治疗费用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家用呼吸机的高频振荡排痰系统。在呼吸机正压通气下,该系统通过控制扬声器振荡源的频率、幅值产生周期性振荡气流作用于人体气道,体外模拟小气道黏液栓实验表明:... 针对呼吸道患者气道黏液清除困难,长期治疗费用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家用呼吸机的高频振荡排痰系统。在呼吸机正压通气下,该系统通过控制扬声器振荡源的频率、幅值产生周期性振荡气流作用于人体气道,体外模拟小气道黏液栓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通过流体剪切力移动和稀化黏液栓。同时在不影响排痰效果情况下,提出了低幅高频的保护性通气优化策略,规避了高气道压导致的肺部气压伤风险。该系统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尤其适合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等黏液潴留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呼吸机 正压通气 高频振荡 辅助排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与法律审视
6
作者 李洋 李佳泽 +1 位作者 孙珊珊 张骏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2-646,共5页
辅助生殖技术能够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困扰,帮助家庭实现生育子女的愿望。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出发讨论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正当性。客观分析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阻力,包括立法不及时、适用主体不明、精... 辅助生殖技术能够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困扰,帮助家庭实现生育子女的愿望。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出发讨论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正当性。客观分析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阻力,包括立法不及时、适用主体不明、精子卵子商品化、制度保障不健全及子代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针对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遵循相关原则,并加强立法规范、明确适用主体、提供制度保障、保障子代权益,在伦理与法律之间寻求平衡。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使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实现伦理与法律的平衡,最大程度上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身女性 辅助生殖技术 医学伦理 法律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福英 邓伟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1-51,共1页
1从行为科学规律入手,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来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行为科学关于人的规律的研究为我... 1从行为科学规律入手,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来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行为科学关于人的规律的研究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运用行为科学理论从人的行为轨迹中去了解人的思想发展过程,进而找到思想产生的根源;从人的行为规律中发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思想政治工作 行为科学理论 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7
8
作者 包作伟 张伟民 +1 位作者 邵珍 符文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分为聚桂醇组(86例,研究组)与无水乙醇组(80例,对照组),实施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 目的对比分析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分为聚桂醇组(86例,研究组)与无水乙醇组(80例,对照组),实施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对照组45例(56.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疼痛,23例(28.8%)出现醉酒样症状;研究组无明显不适。治疗后1周,对照组20例(25.0%)患者仍有右上腹胀痛,研究组仅9例(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3,P<0.05);随访6个月,聚桂醇组治愈率95.7%,无水乙醇组93.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液在肝囊肿硬化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无水乙醇 肝囊肿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负荷与其肝功能及肝组织损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柳龙根 翟德芳 +2 位作者 刘健红 钱梅云 方国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8,共2页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其肝功能及肝组织损害的关系。检测 380例未经治疗的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肝功能 ,其中 71例进行了肝活检。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 ;临床各型乙肝中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ALT、T...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其肝功能及肝组织损害的关系。检测 380例未经治疗的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肝功能 ,其中 71例进行了肝活检。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 ;临床各型乙肝中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ALT、TBil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组织炎症分级Gi~G4和纤维化分期S1~S4各组间HBVDNA值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不能反映其病情的临床严重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BV 肝功能 乙肝患者 肝组织炎症 乙型肝炎患者 严重程度 病情 负荷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或微波治疗后近期疗效应用评价 被引量:19
10
作者 胡建群 叶新华 +8 位作者 范伯强 林红军 汪惠宁 彭小静 苗毅 郭峰 范钦和 俞同福 张伟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肝脏恶性肿瘤靶区局部射频或微波治疗前后超声造影的观察,探讨超声造影方法评估局部治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56个(病灶)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均经增强CT或超声造影、活检证实,局部治疗疗程结束后行超声造影观察局部治疗区域... 目的:通过对肝脏恶性肿瘤靶区局部射频或微波治疗前后超声造影的观察,探讨超声造影方法评估局部治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56个(病灶)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均经增强CT或超声造影、活检证实,局部治疗疗程结束后行超声造影观察局部治疗区域,以治疗后治疗区造影各时相无造影增强,血清学指标正常作为局部治疗彻底的标准,动脉期治疗区残存增强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造影清退,类似于治疗前造影特点为治疗不彻底,作为下次治疗的靶目标区,直至达到彻底治疗标准。结果:超声造影可以动态显示局部治疗区域的微循环特点及残存病灶的各种形态。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显示出局部治疗的治疗区域形态以及残存肿瘤表现,并确定将此作为靶治疗区域,为再次补充治疗提供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肿瘤 局部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白介素-8和弹性蛋白酶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易阳 周国平 +6 位作者 钟闻燕 钱金强 李春华 郭宁 熊建新 涂国华 姚圣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气道中中性粒细胞、白介素8(IL-8)和弹性蛋白酶(NE)在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常州儿童医院诊断为急性毛支的41例患儿和对照组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毛支根据入院lowell... 目的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气道中中性粒细胞、白介素8(IL-8)和弹性蛋白酶(NE)在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常州儿童医院诊断为急性毛支的41例患儿和对照组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毛支根据入院lowell评分为重度组(≥10分,10例)和轻度组(<10分,31例),所有毛支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以及对照组进行诱导痰的细胞分类检查和ELISA方法检测IL-8和弹性蛋白酶。结果急性毛支患儿诱导痰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急性发作期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毛支患儿缓解期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毛支患儿诱导痰中IL-8、弹性蛋白酶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中性粒细胞在急性毛支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IL-8趋化中性粒细胞聚集于气道,中性粒细胞产生和释放弹性蛋白酶,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参与急性毛支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诱导痰 白介素-8 弹性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璐西 吴金平 +5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焦旭东 周建华 包作伟 刘健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诊断、鉴别诊断,特别是与布-加综合征相鉴别,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2月15例HVOD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服用中药土三七(350~1 000 g)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肝肿大...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诊断、鉴别诊断,特别是与布-加综合征相鉴别,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2月15例HVOD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服用中药土三七(350~1 000 g)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腹水,病程1~6个月。分析土三七所致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经内科药物治疗,治愈4例,好转6例,死亡5例。15例经多种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小静脉闭塞而3支肝静脉主干和下腔静脉肝段无闭塞,CT,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全肝呈典型的"地图状"、斑片状增强区和低灌注区。6例病理表现为肝小静脉血管内膜急性水肿,而非血栓性阻塞、小叶扩张淤血、肝细胞坏死。结论结合服用土三七病史和具备典型影像学表现者,应考虑为HVOD,确诊仍依靠病理活检。早期明确诊断,合理内科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小静脉闭塞病 布-加综合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敏 蒋轶岭 +3 位作者 夏瑜秦 刘卫东 苏工 谢伟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射频消融的肝癌患者(单发肿瘤≤3 cm)211例,男166例,女45例,Child-Pugh A级。根据术中使用药物分为两组:芬太尼...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射频消融的肝癌患者(单发肿瘤≤3 cm)211例,男166例,女45例,Child-Pugh A级。根据术中使用药物分为两组:芬太尼组(n=92)和舒芬太尼组(n=119)。记录性别、年龄、BMI、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吸烟饮酒史、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和ALT、AST、TBiL、ALP、LDH、ALB、GGT等肝功能指标,以及保肝药物(甘草酸二铵)的使用情况。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筛选肝癌射频消融患者术后1 d ALT>3×UL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1 d的ALT、AST、TBiL和LDH明显升高,术后7 d的ALT和AST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7 d的ALT、AST、TBiL和LDH均明显降低(P<0.05)。与芬太尼组比较,舒芬太尼组术后1 d的ALT和AST明显降低(P<0.05)。分层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使用舒芬太尼且年龄<65岁(OR=0.301,95%CI 0.149~0.610,P=0.001)、肿瘤大小1.1~2.0 cm(OR=0.417,95%CI 0.191~0.910,P=0.028)、手术时间10~20 min(OR=0.231,95%CI 0.081~0.658,P=0.006)是术后1 d ALT>3×ULN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早期肝癌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中使用舒芬太尼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使用芬太尼患者,术中使用舒芬太尼是术后1 d ALT>3×ULN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癌 芬太尼 舒芬太尼 肝功能 分层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盛 许锁保 +2 位作者 沈飞 时常乐 蒋佳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风险较大而临床开展较谨慎,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 目的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风险较大而临床开展较谨慎,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11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每组5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开腹组[(54.28±15.34)min vs(91.63±20.09)min、(73.42±4.28)m L vs(98.54±7.16)m L,P=0.000];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亦明显优于开腹组(P=0.000)。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明显降低(7.14%vs 21.43%,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合理评估手术风险的前提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肝硬化患者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柳龙根 申红玉 +3 位作者 叶春艳 郑中伟 方国平 郑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0-161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3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丙型肝炎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及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3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丙型肝炎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及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并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的检测。设立正常对照组(n=3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组外周血中的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和血清ALT、AST均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12周时,32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和HCV-RNA定量结果与治疗前和未获得EVR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清ALT无明显变化。在治疗48周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组(HCV-RNA定量结果低于最低检测限)(n=51)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结果和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无病毒学应答组(n=32)(P<0.01),慢性丙型肝炎无病毒学应答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4周时,病毒学应答组中有39例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外周血中的CD4+CD25high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及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未获得SVR患者(P<0.01);而未获得SVR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48周末)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的变化对预测疗效和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CD4+CD25high 调节性T细胞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尧 冯静云 +1 位作者 郑立明 陈菲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记录按照患者预后好转程度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记录按照患者预后好转程度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3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79.9%)、腹痛(76.3%)和腹胀(70.5%)。75例感染患者的腹水培养阳性病原菌86株,依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溶血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白蛋白(ALB)、血Na^(+)、总胆红素(TBIL)水平、ChildPugh分级、合并高血压、合并肝性脑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相比预后良好组显著更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血Na^(+)、Child-Pugh分级、合并高血压、合并肝性脑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以发热、腹痛和腹胀等经典临床表现为主,感染预后较差,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众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腹腔感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志斌 李小好 +3 位作者 牛建平 蒋春 王思鸿 丁秋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脑梗死病灶体积大小以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对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起病24h内抽取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MMP-9水平...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脑梗死病灶体积大小以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对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起病24h内抽取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MMP-9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入院以及入院3周后进行评分,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确诊。结果3组受检者MMP-9、CRP、三酰甘油及白细胞数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RP异常组和正常组脑梗与腔梗构成比、病死率、治疗有效率、MMP-9水平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RP异常患者中,高MMP-9组与非高MMP-9组脑梗与腔梗构成比、治疗有效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死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MMP-9水平与CR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224,P=0.013),与预后呈等级正相关(r=0.180,P=0.046)。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对于梗死体积大小以及近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严桐 郑婷婷 +4 位作者 易婷 许小莉 李洪 黄泽宇 薛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及图书馆数据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候的分布以及用药的规律。方法: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18年4月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出符合纳入标准及...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及图书馆数据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候的分布以及用药的规律。方法: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18年4月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出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并构建出数据库,然后对所构建的数据进行频数及关联的统计分析。结果:120篇有效文献中所涉及的证型43个,将43个证型分解后得到证候要素15个,病位要素6个、病性要素9个。文献中所使用的155张处方中,用药一共165味,1678频次。通过关联分析获得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见药物配伍。结论:痰、淤、湿、气滞是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性;肝、脾是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位,虚症和实证夹杂是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证型,基本的治疗原则是攻补兼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酒精性脂肪肝 组方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突变谱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申红玉 张宏宇 +3 位作者 陈敏 郑国军 朱珉之 杭双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HBV DNA水平与乙肝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确定耐药突变是否会影响HBsAg水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843例患者。所有患者首先分为突变组和非突变组,然后根据突变位点将突变组分为M204I/V、L180M...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HBV DNA水平与乙肝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确定耐药突变是否会影响HBsAg水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843例患者。所有患者首先分为突变组和非突变组,然后根据突变位点将突变组分为M204I/V、L180M+M204V、L180M+M204I、A181T、N236T、A181T+N236T等组别。同时收集患者HBsAg、HBV DNA、肝功能和HBV基因分型等资料,采用t检验对正态分布数据进行组间比较,χ2检验用于分类数据的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耐药突变组与非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5,P<0.001)。非突变组和各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非突变组:r=0.413,P<0.001;rtM204I/V:r=0.380,P<0.001;L180M+M204V:r=0.300,P<0.001;rtA181V:r=0.258,P=0.008;rtN236T:r=0.369,P=0.004),但rtL180M+rtM204I突变组和rtA181V+rtN236T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L180M+M204I突变组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M204I/V和L180M+M204V突变组(t=-4.362,P<0.001;t=-3.763,P<0.001)。rtA181T+rtN236T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明显低于N236T单位点突变组(t=2.005,P=0.038)。结论HBV RT区不同变异影响HBsAg水平及其和HBV DNA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基因突变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HBV DNA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东 范正达 +2 位作者 朱珊梅 陈定贵 周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96-1699,共4页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疏肝健脾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Th1、Th2、Th17及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比较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监测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reg/Th17及Th1/Th2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阻治疗16、24周后,HBsAg转阴数、HBeAg转阴数、HBeAg转换数、ALT复常数及HBV DNA转阴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颗粒不仅可以明显抑制HBV的复制,改善CHB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颗粒 肝郁脾虚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