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等碳投入三种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周美春
周建江
+3 位作者
王圣燕
赵燕
王明玉
赵远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4-1135,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有机肥3种有机物料等碳投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单季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等碳施入有机物料,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质(D...
本研究旨在探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有机肥3种有机物料等碳投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单季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等碳施入有机物料,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质(DOM)荧光组分以及微生物量碳的响应规律。与对照(单施氮磷钾肥)相比,有机肥处理(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施用有机物料处理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肥处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有机物料的投入影响了土壤DOM的组成和特性,导致土壤腐殖化水平降低,增加了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与芳香蛋白类Ⅱ物质。3种有机物料的等碳投入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同,其中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全球增温潜势(GWP),较对照提高40.97%(P<0.05),而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的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P<0.05),分别降低了29.86%和39.13%,水稻秸秆处理对GWP和GHGI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N_(2)O累积排放量、CO_(2)累积排放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N_(2)O累积排放量与荧光指数和芳香蛋白类Ⅰ荧光区域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反,芳香蛋白类Ⅱ荧光区域积分和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荧光区域积分均与N_(2)O累积排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芳香蛋白类Ⅱ荧光区域积分与CO_(2)累积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等碳投入有机物料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溶解性有机质组分,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水稻
温室气体
土壤有机碳
全球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园公共区域土壤重金属特定源风险评价
2
作者
周美春
蒋丹妮
+3 位作者
刘翠
王超
刘炜
杨孟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6,共12页
为确定工业园公共区域健康风险的优先控制源,该文选择长江下游某工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定公共区域土壤中As、Al、Fe、Ti、Cr、Cd、Cu、Ni、Pb、Zn和V的含量。结合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合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为确定工业园公共区域健康风险的优先控制源,该文选择长江下游某工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定公共区域土壤中As、Al、Fe、Ti、Cr、Cd、Cu、Ni、Pb、Zn和V的含量。结合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合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确定特定源的健康风险贡献率。结果表明,公共区域土壤中As含量最大值为60.7 mg/kg,超过风险筛选值;Cd、Cu和Zn的富集系数最大值超过5,存在显著富集的现象。识别出4个重金属污染源:燃煤电厂(41%)、金属加工(16%)、化工(13%)和自然源(29%)。儿童的总非致癌风险系数(HI)中值为1.07,表明多种重金属元素的综合作用对儿童造成不可忽略的非致癌风险。As的致癌风险(CR)中值为2.01×10^(-4),对人体有较高致癌风险。虽然化工厂对重金属总量的贡献率仅排在第3位,但其却是健康风险的首要贡献者,对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分别高达69%和79%。总之,应重视工业园公共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控制源有助于工业园土壤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
公共区域
源解析
土壤污染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碳投入三种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周美春
周建江
王圣燕
赵燕
王明玉
赵远
机构
常州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中吴
环保
产业发展
有限公司
常州
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4-113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7005)。
文摘
本研究旨在探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有机肥3种有机物料等碳投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单季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等碳施入有机物料,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质(DOM)荧光组分以及微生物量碳的响应规律。与对照(单施氮磷钾肥)相比,有机肥处理(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施用有机物料处理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肥处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有机物料的投入影响了土壤DOM的组成和特性,导致土壤腐殖化水平降低,增加了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与芳香蛋白类Ⅱ物质。3种有机物料的等碳投入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不同,其中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全球增温潜势(GWP),较对照提高40.97%(P<0.05),而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的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P<0.05),分别降低了29.86%和39.13%,水稻秸秆处理对GWP和GHGI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N_(2)O累积排放量、CO_(2)累积排放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N_(2)O累积排放量与荧光指数和芳香蛋白类Ⅰ荧光区域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反,芳香蛋白类Ⅱ荧光区域积分和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荧光区域积分均与N_(2)O累积排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芳香蛋白类Ⅱ荧光区域积分与CO_(2)累积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等碳投入有机物料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溶解性有机质组分,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水稻
温室气体
土壤有机碳
全球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Keywords
organic materials
rice
greenhouse gases
soil organic carbon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分类号
S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园公共区域土壤重金属特定源风险评价
2
作者
周美春
蒋丹妮
刘翠
王超
刘炜
杨孟
机构
常州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无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C3707700)。
文摘
为确定工业园公共区域健康风险的优先控制源,该文选择长江下游某工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定公共区域土壤中As、Al、Fe、Ti、Cr、Cd、Cu、Ni、Pb、Zn和V的含量。结合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合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确定特定源的健康风险贡献率。结果表明,公共区域土壤中As含量最大值为60.7 mg/kg,超过风险筛选值;Cd、Cu和Zn的富集系数最大值超过5,存在显著富集的现象。识别出4个重金属污染源:燃煤电厂(41%)、金属加工(16%)、化工(13%)和自然源(29%)。儿童的总非致癌风险系数(HI)中值为1.07,表明多种重金属元素的综合作用对儿童造成不可忽略的非致癌风险。As的致癌风险(CR)中值为2.01×10^(-4),对人体有较高致癌风险。虽然化工厂对重金属总量的贡献率仅排在第3位,但其却是健康风险的首要贡献者,对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分别高达69%和79%。总之,应重视工业园公共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控制源有助于工业园土壤污染防治。
关键词
工业园
公共区域
源解析
土壤污染
空间分析
Keywords
industrial park
public area
source apportionment
soil pollution
spatial analysis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等碳投入三种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周美春
周建江
王圣燕
赵燕
王明玉
赵远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业园公共区域土壤重金属特定源风险评价
周美春
蒋丹妮
刘翠
王超
刘炜
杨孟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